【献礼MBA20周年】光荣与梦想系列报道三:巾帼不让须眉,再苦不能苦教育

来源:华理商学院    作者:丁婉星    责任编辑:张天秀    12/14/2017

4852


     【中国MBA教育网讯“中华女儿多奇志,不爱红装爱赋诗”。华理商学院黄维德老师正是对这句诗最好的诠释:一辈子都不爱红装、也从不浓妆淡抹,素面朝天的她纵使鬓发斑白,却愈发衬得眼神清朗、神采飞扬。她是商院开国元老,一片天地奋斗半生,为商学院和MBA的创建和发展献了青春献终身。

 

再苦也要办教育


       1987年,华东理工大学经济发展研究所成立,黄维德老师任书记,彼时在这里,先后6人4次获得孙冶方经济学奖,也是在这里,为商学院的建立积聚了力量。

 

      “直到1990年,商学院正式成立,筹建的过程很艰辛,我们几位老师辛苦到睡觉都只是在学校的乒乓球桌上。”回忆起二十多年前的岁月,黄维德老师铭记在心的是一种信念,一种情怀,“那时的我们根本没有什么科研经费和补贴,所谓科研经费不过一张六块钱的月票,可我们却满城跑着去调研,风里来雨里去,却也不亦乐乎,苦也不觉得苦,因为觉得这是一种使命,这是一份极具认同感的事业。那时候,商学院的教师是有一种精神的。”

 

1511163042363008050.jpg

 

      MBA项目的筹建并非一帆风顺,在获得国家批准的MBA办学资格前,国家规定我院必须先具备一定的MBA办学经验,方可获得资格授权,“当时这项规定可真的是让我们哭笑不得,都没资格办哪来的办学经验一说?”黄维德老师无奈地苦笑,回忆,“所以我们就想了个办法,先从和有办学资格的高校合作办学做起,这样一来办学经验也就水到渠成!”

 

      说干就干,和天津大学谈MBA联合办学时,黄维德老师先后两次飞往天津,“那时候,只有我和现在已经退休的戴家幸老师两个人同去,我还怀着身孕,一路吐着去,再吐着回来,就这样吐来又吐去,所幸,没白吐,我们和天大的合作谈成了!”就这样,一边孕育着腹中孩子的黄维德,一边也在为孕育华理MBA的诞生不遗余力。和天津大学联合办学的第一批MBA学生,也成为了我院MBA教师队伍的强大后备力量。

 

再甜不过桃李情


      1998年,黄维德老师主动申请去美国进修,研习人力资源和组织行为学,起因便是为了填补我院MBA教学中的内容缺失。“我在美国进修了一整年,99年我回到上海,回到华理,成为了组织行为学课程的第一任老师。当后续的师资力量接替上来之后,我才回到了我的老本行,人力资源管理。”

 

      问及黄维德老师,教学的感受,她说,“教过的学生不计其数,前几届的学生让我印象深刻,和他们一起,我感到思想的交流,也感到师生的情怀。”

 

1511163061826067518.jpg

 

      张学坚、顾建良两位历届MBA学生,现已成为我院MBA答辩的校外老师,“参加答辩时,偶会遇到他俩,我的内心总是喜悦的,这曾经是我带过的学生,真好!”谈及门下桃李,黄维德老师笑容可掬、笑声爽朗。

 

      一位好老师,不仅教授知识,她还会为你指引人生道路的方向,黄维德老师的学生杨雁在校时任职原宝钢集团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副总经理,“她是个很认真的学生,我记得很清楚,她的毕业论文主题是人力资源共享,我给她论文里提供的很多研究思路,她学以致用地应用到了宝钢集团的实际运作中,效果很好。毕业之后我们的交流也很多,她好学爱思考,我还将她作为沪上专家,推荐进入了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委员会。”

 

后记:


巾帼不让须眉,再苦不苦教育;

以学生为中心,荣光不负情怀。

谨以此文致敬每一位为华理MBA兢兢业业的师长!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