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6日,曼彻斯特大学中国中心十周年庆典在上海隆重拉开帷幕。作为中国中心十周年庆典主题活动之一,由曼彻斯特大学中国中心主办的中英创意经济论坛在浦东香格里拉酒店举行。
曼彻斯特大学中国中心是大学在华的重要桥梁,成立十年来,中心始终致力于把世界一流的教育资源和理念带给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培养国际人才,积极支持中英两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两国贸易合作双赢。
曼彻斯特大学校长、英国女爵士Nancy Rothwell教授及大学管理人员、和中心在政商学界合作伙伴及资深校友齐聚黄浦江畔,聚焦中英黄金时代,共话创意经济。
英国女爵士曼彻斯特大学校长Nancy Rothwell教授发表主题演讲
英国女爵士曼彻斯特大学校长Nancy Rothwell教授在论坛中发表主题演讲,领衔探讨中英两国在未来创意经济领域合作的远景。
Rothwell教授首先与到场嘉宾及校友分享了曼彻斯特大学近年来的发展成果与愿景:“ 曼彻斯特大学在科技创新及学术研究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里曾诞生了25位诺贝尔奖得主。创新和卓越是曼彻斯特大学科研工作的基础,在2018年度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及QS世界大学排名中,曼大再次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提升。”“而在科技创新方面,曼彻斯特大学长期致力于同中国的战略合作与可持续发展。大学和中国许多学术研究机构、高等学府开展多元化创新合作,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人民大学等,领域涉及先进材料研究、医疗健康产业、生命科学,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
不仅如此,大学还和中国地方政府、重要的国营企业以及一些创新催化中心合作,其宗旨是把曼彻斯特大学最新的研究成果带来中国,与在华顶尖研究机构共同开发世界前沿的技术应用,这些合作可以提高英国的国际影响力,也可以助推中国的科技进步。以石墨烯为例,曼彻斯特大学和中国各机构已经达成了一系列相当成功的石墨稀科技方面的合作,我们坚信,未来我们在中国将发现更多潜在合作领域,携手领跑全球科研创新。”
此外,曼彻斯特大学在创意及文化领域的投入历史久远,今年,由大学主办的“创意曼城“项目将进一步推动英国创意经济的发展,Rothwell教授表示,“未来,我们希望在中国发展更广阔的合作伙伴关系, 以支持文化创意部门的成长,同时通过中国中心,培养更多国际化人才为发展壮大中英创意产业积极作贡献。
创意和文化行业在中英两国都非比寻常。在英国创意和文化产业的经济增长是其他部门的两倍。对于中国和英国来说,当下是中英合作的良好时机,正是’黄金时代’。
未来,我们将把更多历史积淀和科研实力传递到中国,进一步强化曼彻斯特大学在中国的教育联盟、凝聚各方兴学力量,支持中英两国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领域的合作与发展。
——曼彻斯特大学校长Nancy Rothwell教授
随后,由曼彻斯特大学中国中心主任傅潇霄女士主持的圆桌讨论,立足中英两国间医疗、文化、艺术领域的热门创意经济话题展开深度探讨。上海市经信委、上海市文化创意领导小组副主任陈跃华先生,曼彻斯特大学资深校友、上海康德双语实验学校理事长、全国青联委员、朗盛投资董事长平凡先生,曼彻斯特大学资深校友Ian Crawford先生,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留英分会会长、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副校长毛祥东教授,《经济学人·商论》执行总编辑吴晨先生、曜影医疗创始人兼CEO史浩颖女士出席圆桌讨论并发表讲话。
中英创意经济论坛圆桌论坛环节
中国是未来创新的集中地
上海市经信委、上海市文化创意领导小组副主任陈跃华先生分享了他对中国近年来文创产业发展的新认知:“上海创意设计产业已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助力‘上海制造’向‘上海创造’转变的粘合剂。我们需要通过更多跨国合作与交流,将上海打造成为国际创意设计高地,而曼彻斯特大学在中国推进的文化交流,带来了更丰富的创新理念,将帮助中国文创产业的全面发展 ,支持中英两国在更多创新创意领域合作共赢。 “
上海市经信委、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副主任陈跃华先生
《经济学人·商论》执行总编辑吴晨先生在论坛中指出:“对于世界所有国家来说,中国都是重要的合作伙伴。近年来,中国的创新力也越来越强,因此她既是经济活动的未来,也是未来创新的一个集中地,这也是为什么要和中国越来越多的合作。”
《经济学人·商论》执行总编辑吴晨先生
曜影医疗创始人兼CEO史浩颖女士分享道:“医疗方面,中国在医疗领域正在形成一场革命,在中国医疗领域有着重大的挑战,而这对中英两国来说,是市场与知识强强联合的良机。无论是从医疗健康产业的技术创新还是管理理念革新的角度,曼彻斯特大学都拥有全球顶尖的科研实力和行业资源,这无疑将为中国医疗领域注入新的活力。“
曜影医疗创始人兼CEO史浩颖女士
立足中英两国 做经济创新的孵化器和加速器
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留英分会会长、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副校长毛祥东教授在发言中强调:“英国有非常优秀的教育体制,有相当成熟、甚至可以说奠定了现代世界文明基础的制度。她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和创新创业的环境在世界范围内都处于领先位置。在前沿科研方面,英国具有非常大的优势,不论是科技研发,还是产品化。“
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留英分会会长、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副校长毛祥东教授
曼彻斯特大学资深校友Ian Crawford先生以及上海康德双语实验学校理事长、全国青联委员、朗盛投资董事长平凡先生分享了在曼彻斯特大学学习的收获以及赋予他们在事业发展中的帮助。
曼彻斯特大学资深校友Ian Crawford先生
他们也十分欣喜的看到,曼彻斯特大学中国中心将源于曼大的顶尖教学理念与教育机会带到中国,为中国培养更多具备国际化视野和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
上海康德双语实验学校理事长、全国青联委员、朗盛投资董事长平凡先生
创新既是国际化的合作,又是本土化的实践。从创意概念到商业化,中英国际合作跨越学术界、企业界和政界。中国中心主任傅潇霄女士表示:“曼彻斯特大学长期以来致力于深化中英两国在文化教育、商业贸易、科研创新多维度交流合作,而中国中心正在为大学搭起一座联通创新、产业和资本的桥梁,加速本土和全球创新。”
未来,曼彻斯特大学中国中心将坚持大学在中国“教学、科研、商业“多维度的发展,还将支持更多中英两国,商业、文化、科研、教育等多方面的战略合作,提高多元化、国际化人才培养,这是对中英两国关系及全球的智慧贡献。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