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EMBA师资梯队建设计划之第四讲:金融科技前沿

来源: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原编    责任编辑:黄莹    03/25/2019

2388


       【中国MBA教育网讯】春寒料峭,雨声淅沥,3月8日晚,中山大学管理学院S221课室时不时传出阵阵掌声,呈现出一派热闹的气氛。“驾驭金融大势,灵活运用金融工具降低融资成本,提高投资收益,才能助力实业腾飞。”掷地有声的话语,激起如雷的掌声。


       在广大师生的瞩目和期待中,顺利开办三次讲座的EMBA师资梯队建设计划,正式迎来了第四讲。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企业运转的血液。在《金融科技前沿》讲座上,中山大学管理学院韦立坚副教授通过对一系列金融科技案例的阐释和解读,与同学们一起分析和探讨了当前金融科技的前沿发展,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而又极具启示意义的课。


中山-1.jpg

讲座现场


       讲座伊始,韦立坚副教授通过高盛、摩根大通等世界级企业应用金融科技的案例引入当晚讲座的第一个话题:什么是金融科技?金融科技和科技金融的区别在哪里?韦老师表示,“金融科技”是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等新技术、新方法共同驱动的金融创新领域,已经引起产业界和学术界越来越多地广泛关注和创新尝试。


       金融科技的基础是金融大数据,变革业务面貌是大数据的意义所在。因此,韦教授从大数据概念的提出、大数据的“4V” 特征以及大数据的内涵三个角度展开,将科学的理论分析与生动的案例讲授相结合,课堂气氛十分轻松活跃。


       随后,韦老师带领同学们深入认识了当前大数据与互联网金融结合的前沿和趋势,了解了现今广为讨论的人工智能和区块链。韦老师跟大家分享了技术驱动金融变革的原理和过程,使同学们深受启发,获益匪浅。


       讲解完“金融科技前沿”模块之后,韦老师将课堂的重点转到了“运用金融科技”上,引导同学们以企业管理者的身份,思索企业在哪些方面可以运用大数据提升效率和收益,以及如何管控风险。韦老师深入浅出的讲授方式和丰富贴切的案例说明,使同学们对课程理解得更加透彻。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参与,共同探讨了金融科技的相关问题。韦立坚副教授表示,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是能够驱动金融创新并赋能实体经济的前沿技术,企业要充分发挥这些技术的优势,企业领导者要具备大局观和前瞻性,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浪潮中准确把握金融科技发展的趋势。

 

       最后,韦立坚副教授还向积极参与互动的同学赠送了自己精心挑选的书籍——《金融科技启示录》,表达对大家的希冀和祝愿,希望同学们能够真正深入学习如何准确把握金融科技发展的趋势,借助金融科技的力量赋能企业腾飞。


中山-2.jpg

韦立坚副教授与学生合影留念


       同学们纷纷表示,在此次活动中获益良多,未来将会更多地思考现有企业金融创新的驱动问题。今后在实践中,也将学以致用,把学习到的知识内容落实到企业运营中去,力求更加准确地预测未来发展并做出更有效的决策。

 

       EMBA项目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学院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和可持续发展的高质量师资。中山大学EMBA教育中心通过反复酝酿和论证,于2018年秋季学期正式推出师资梯队建设计划,师资梯队建设计划现已成为中心的重要工作之一。该计划旨在借助EMBA的平台充分释放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学者的活力,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为EMBA同学带来耳目一新的热点、亮点和前沿知识。该计划现已起航,未来还将继续邀请在教学实践中屡获好评,并在其研究领域中有较高学术造诣的学者,为同学们开办前沿讲座或选修课程。


个人简介


1553495788318974.jpg


       韦立坚副教授自2015年9月加入中山大学管理学院。2012-2015年曾任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商学院博士后、特聘副研究员和数量金融研究中心成员,兼任证监会下属中证资本市场统计运行监测中心、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访问专家和广东省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平台特聘专家。除此之外,韦立坚副教授目前担任了“基于大数据的地方金融安全智能预警与防控系统”(经费2450万)的项目协调人,该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首个金融科技领域重大项目。同时担任英文国际学术期刊《金融工程国际杂志》(IJFE)的编辑部主任。


       韦立坚副教授还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完成了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中国期货业协会、中证资本市场统计运行监测中心和广东省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平台等知名金融机构委托的课题,并撰写了系列扎实的研究报告,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