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MBA教育网讯】2019年11月5日上午,中国农业大学MBA教育中心在经济管理学院行政楼 209会议室举办第二期中国农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学科建设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主要议题围绕着工商管理硕士(国际项目班)培养模式深化进行探讨。 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冯伟哲处长,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负责合作交流工作的常鑫老师,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李军教授,MBA教育中心主任付文阁教授,经济管理学院负责外事工作的刘艺涵老师,MBA教育中心国际项目主管刘国兰老师,培养主管李海燕老师出席了本次研讨会。会议由MBA教育中心常务副主任谷征博士主持。 李军院长首先代表学院和中心对冯处长一行的莅临指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感谢。李院长从当前学生的培养需求、中心的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介绍了此次会议召开的背景。也期待着冯处长给予我们更多建议和帮助。 付文阁主任就农大国际项目班的创立的源起初衷从当年市场上少有的国际项目班的形象推广,中外师资的相互促进与提高,以及对农大MBA教育整个体系打造等, 通过这样一个窗口对项目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推动,进行了回顾。同时,付主任提到,在当前国家大的发展背景下,在当前市场需求及企业海外扩张的环境下,中国农业大学MBA国际项目班新的培养定位是什么?如何扩大中心和国际院校的合作交流、师生互访、学生互换?如何引进国际上优秀的外籍教师资源等,给出探讨性的问题和建议。 MBA教育中心国际项目主管刘国兰老师从国际项目班介绍、国际项目班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向与会人员进行了汇报。 研讨阶段,冯伟哲处长根据此次研讨的议题,给出了综合性建议。 首先,就中国农业大学MBA教育中心的三个项目班的发展变化给予了分析,指出这些变化是与国家的发展是相一致的。毫不保留的指出,中心十多年的自身文化没有传承,自身特色没能体现。与国际院校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的,我们能够提供给对方的是什么,我们的优势是什么,农大MBA十余年来精彩的课堂,丰富的讲座,优秀的校友有没有充分的整合和利用,是否具有全体系的合作平台。在高度竞争的市场化办学条件下,深化提升培养模式,重新定位培养目标将迫在眉睫。国际班人才培养应紧密服务于国家产业发展,可关注世界涉农的顶尖大学,精准定位,把概念的内涵再扩充。 其次,提到我们可以用模式取胜,对标国家产业需求,服务农业企业走出去,凝练我们的特色,实现培养模式升级,对过去的历史有刷新、有新的认识。 最后,冯处长指出特色办学不仅仅是大牌师资,更重要的是学生培养的精准定位,新的培养模式布局,需要全球合作、全球化视野。合作项目宽口径,学生交流带动师资交流,师生互访带动学分互认。目前中国农业大学与世界上的其他四所顶级的农业高校成立了A5联盟,MBA项目也可对标与农大有长期稳固合作的大学的商科院校,学校同欧美、南美东欧、一带一路国家的一流学校、一流学科广有合作,我们既要抓资源又有要走出去,左手右手需要配合使用,才能更好服务于国家建设。 谷征博士代表中心感谢冯处长给出的宝贵建议,我们将在研讨会后进一步开会讨论,结合学校资源,根据中心特色,策划出更加符合我校工商管理硕士(国际项目班)发展的培养模式。 本次研讨会的召开,为工商管理硕士(国际项目班)的培养目标指明了方向,充分发挥学校优势资源,国际项目班紧密服务于国家产业方向,促进培养模式深化,助推国际项目班向着更聚焦更有特色的方向发展。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