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台北到上海的另一个人生

来源:中欧MBA    作者:原编    责任编辑:MBAedu    05/06/2020

4890

中国MBA教育网讯

A1.jpg

CHEN Szu-Yuan,Jason 陈思元


中欧MBA2019级学生

中欧学生大使

cszuyuan.m21@ceibs.edu


我叫陈思元, 中欧MBA2019级在读学生。从以前就对到上海生活有着莫大的憧憬,因缘际会申请了中欧,开启了整个在上海的冒险之旅。


我的故事, 应该从大学毕业开始说起。大学毕业后, 我加入了韩国三星电子,负责消费性电子产品的渠道管理以及产品市场策划运营。在经历了6年的工作历练后,看到了整个亚洲市场在消费电子及互联网科技上的快速发展,便开始思考下一步——大中华市场开拓。


由于这几年大中华市场快速成长,许多科技公司都纷纷将亚洲发展重心及总部设置在北京、上海及深圳。在几年的工作经历后,我很清楚如果要继续往上发展,就必须到总部去历练,进而再争取外派的机会,将整个APAC的市场详尽了解。然而, 中间投递简历时受到不少挫折,原因是在个人经历及技术纯熟之后,大中华区的资源还需要再多做拓展,于是中欧MBA变成了脑海中浮现的第一选项。在历经半年的GMAT以及面试准备, 加上许多学长姐的帮助,终于在第三轮时申请到了中欧MBA。


MBA能帮助什么?


我想分三个部分来说—校友资源,知识领域提升以及毕业后的制高点。


首先,校友资源是许多人谈起MBA时最看重的地方,希望透过校友资源建立起未来工作机会的网络。可以说,这一个简单的词汇在中欧MBA发挥得淋漓尽致。首先,中欧拥有独一无二的良师益友项目,透过这个计划,入学的MBA新生可以依照自己的产业发展以及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我们的导师大多都是中欧EMBA,GEMBA和MBA的校友学长,大部分都是企业的高阶主管。导师们会定期会举办聚会,协助我们的职业发展,这点是很难得可贵的。另外一个校友网络建立的渠道,则是毕业学长姐的顾问咨询。学校会定期安排已经毕业的学长姐回来担任顾问,协助我们规划职业生涯,并帮助我们建立跟企业界的关系。透过这样密集的校友网,我们可以相对容易接触到自己目标企业的校友们,再探索未来的发展可能性。另外学校很多活动,像是学长姐讲座分享,Shanghai Night等等也都会定期邀请校友来参加,增加我们的互动。

A2.png


中欧金字塔


其次中欧在课程选择上非常多元,包括财务、经济、领导力、策略分析、营销等都有提供相对应的课程让我们去学习。对于以前本科不是读相关的同学会是一个很好的增进个人产业知识及技能的机会。另外,中欧也很注重跟产业合作的项目,ICSP(Integrated China Strategy Projects)便是其中一项。透过ICSP,我们会去帮许多大企业做策略专案,同时会吸收企业界的观点,来增进自我的分析。每个MBA的课程都有其特点,但在中欧,除了课程的多元化(广度),也很注重跟产业界合作(深度),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学以致用。


最后,我想分享的是毕业后的制高点。大家读MBA不外乎是想要在毕业之后有更大的价值。许多公司会开展LDP(Leadership Development Program)项目,主要是针对MBA背景的学生,给予一个完整的培训跟晋升渠道,并能够获得较好的起薪。在中欧MBA多年与各大企业的配合之下,同学们在毕业后能够参与此计划的机会更加的多元。

A3.png

Oversea Trek活动交流   

A4.png


CEIBS MBA Presentation训练课程


中欧MBA的生活

MBA的生活体验也是一个很好的经历。来中欧之后,才真正知道“时间管理”的重要。从早到晚密集的课程、活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特别紧凑。在中欧,除了每天固定的排课之外,还有许多的“课外活动”。包括了校友论坛,招聘讲座,校园大使对外宣传活动,社团活动,Case 小组讨论等等。到了晚上,功课做完了又会去Student Lounge跟同学及学长姐聚一聚聊一聊。一整天忙到快半夜12点才能进宿舍躺平,也因此,时间管理变得非常重要,这训练了我们如何在许许多多工作之下来排定自己工作的优先顺序,极大化自己的效益。


A5.png

校园大使活动

坐落上海的国际化MBA学校


深耕大中华市场却拥有国际化视野一直是中欧所强调的优势(China Depth, Global Breath)。在中欧,我们同时拥有来自各国的外籍学生,包括美国、加拿大、欧洲、南美洲、印度、新西兰、日本、韩国等地的同学,可以说是一个全球大集合。汇集各地优秀的创业家、企业经理、医生、家族企业继承者等等,在这个学术殿堂上,大家可以进行文化及知识交流。同时全英文的课程及讨论也是媲美国外顶尖的MBA。另外,在国际化方面,中欧也跟许多国外MBA包括Wharton、Chicago、Kellogg、Michigan、LBS等MBA项目有交换学生的计划。在18个月的MBA学习中,我们可以申请海外交换,到国外MBA去修习学分跟体验当地生活。同时,中欧每年也会举办多次的Oversea Career Trek以及Module,让我们到美国、德国、新加坡、日本、迪拜、以色列等地进行海外模块学习以及跟当地的知名企业交流,增加到海外工作的机会。而中欧拥有的优势,却是除了国际化之外,更深耕当地市场。透过地缘的优势,学校可以将许多在上海的工作机会介绍给我们,邀请各大企业主来学校招聘等。在上海的中欧,对我来说,可以定位成一个多元且国际化的学校,拓展我们的国际视野。

A6.png

Japan Oversea Module  

A7.png

Singapore Career Trek


中欧与我的未来

来中欧之前,“转换职业生涯” 这个议题一直是很多人所思考的。但对于转换,如果没思考清楚,对于后面的找工作就会是一大阻碍。因此,比较好的方式就是二选一:可以透过MBA转产业但保留原本做的职能,或是转职能但却留在原本的产业。如果同时转产业以及职能,那就会相当辛苦。但在这方面,中欧会有一对一的Career Consultant去协助我们,从一开始入学的简历修改、目标产业及公司的校友介绍,到后来的职位空缺联系提醒等等。只要能够尽早把自己未来的工作目标确定,再透过中欧顾问的辅导,相信能够有很多的未来机会。而我在消费电子产业界多年,未来除了消费电子产业之外,也更朝着互联网产业的路迈进。我也深信,在中欧MBA的加持之下,我们都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机会以及达到自己的职业目标。


最后,建议现在正在准备GMAT考试或是MBA申请的你,无论是要创业、到知名企业当职业经理人、或是家族企业的继承者,中欧MBA或许无法改变你的过去,但在你的未来绝对能扮演一个关键的角色。如果有任何申请上的问题,也欢迎联系学生大使,我们也都很乐意帮助大家,期待未来在校园相见!


中欧MBA2020级第四轮申请即将截止!还在准备的小伙伴请把握时间最后冲刺~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