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学无涯 | 四川大学商学院MBA饶秋:五年运营人在备考上的细节与执行

来源:四川大学商学院MBA    作者:原作者    责任编辑:王卓然    12/03/2020

4895



1.png


为什么报考MBA?


第一,从工作层面来看,我从事的是互联网运营工作,五年内先后涉足物业、医疗、驾培等不同领域,我发现互联网运营的本质就是管理,准确的说是工商管理。运营上的很多思路和玩法,都是来自管理学的创新,所以我认为要在运营工作上有创新,就一定要了解管理的底层逻辑。


第二,从未来规划来看,学习深刻有益的知识,结实学识渊博的老师,认识优秀同频的同学,都助于拓宽自己的职业发展路线。期待自己未来能朝着更专业的运营路线方向发展,从管理中找到更多的思路和方向,拓宽职业生涯道路。


是什么契机让你选择四川大学?


首先,是对川大的十年执念。高中时就对川大心向往之,但高考成绩不理想,只能作罢;大学选择考研,没有任何的迟疑的选择了川大,又失之交臂,甚为可惜;工作之后,阴差阳错来到成都,离川大又近了,有机会再考,依然坚持川大,这次是幸运的,顺利被川大MBA录取。


此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在报考前我曾参加2019年备考经验分享会,当时分享的5位学长学姐给出了很多复习思路和方法。如果说之前报考川大是因为心中执念,而自己并不清楚川大到底好在哪里,那么分享会的那天我第一次坐在川大教室里才发现,我追求的不是川大本身,而是自己坐在川大教室的那个积极向上,蓬勃生长的学习过程。回到家后,原本备考的焦虑荡然无存,心中无比平静,因为目标明确,我只需要努力向前。


可以分享一下你的备考经验吗?


我有三点备考经验想与大家分享。


第一,改变思考习惯。


我自己从事运营工作,在工作中经常会用到几种思维方式:流程化思维、精细化思维、数据化思维等。备考中,我也是充分利用了平时工作中积累的这些经验,帮助自己备考。


比如流程化思维,我将考研用时间轴的方式,将报名、确认、初试、复试等分割成不同的阶段,然后针对不同阶段特点、遵循“近细远粗”的原则制定初步方案:距离当前时间越近,复习计划越详细;时间越远,复习计划越宽泛。用时间线把流程化思维方式串起来,让目标清晰明了。


2.png


第二,进行多次模拟考试。


身边常有备考的同学咨询我关于考试时间是否充裕的问题,我建议大家每周末抽一天进行完整的模考。


我特意强调是完整的模考,意思是管综和英语的大小作文都必须要写,而且还要用机读卡涂选项并答题。且每次模考一定要记录关键的时间点,比如做完数学、逻辑、写作的具体时间,分析自己时间不够是知识点不牢固,还是解题方法有问题。模考最重要的是解题顺序和解题方法。


第三,英语阅读理解真题“做-读-复”三遍法。


我参考了网上很多英语阅读复习方法,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总结,最后形成适合我自己的“做-读-复“三遍法。


第一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理解。当然前提是你已经熟悉了阅读理解每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做题就是充分运用这些方法。在做题时做三种标记,“√”:知晓思路,并认为能作对;“×”:定位不准,或者关键句子没有读懂;“?”:个别单词不熟,或者在几个选项中犹豫不决等。


第二遍,找到“×”“?”的标记点,查阅字典或参考书,再选一次后比对答案。先弄清打“√”但最后选错了的题目,再解决打“?”的题目,最后处理打“×”的题目。结合阅读解析分析文章结构,明白段落大意。


第三遍,再次复习。但并不是做完之后马上回看,而是在十天二十天之后,再重新做一遍。我认为在最后阶段,复习过往知识点比学习新知识点更重要,很多同学在最后阶段盲目追求阅读理解文章的数量,不把每一步都走踏实,效果反而不好。


我的英语最后考了76分,我个人认为阅读理解帮了大忙,在考试时所有题目都定位清晰,方法明了。我也希望备考的同学们都能迈过英语线,顺利进入川大。


有什么好的学习工具可以推荐给大家吗?


我非常推荐大家使用番茄时钟APP(番茄工作法)。番茄工作法是简单易行的时间管理方法,选择一个待完成的任务,将番茄时间设为25分钟,专注学习,中途不允许做任何与该任务无关的事,直到番茄时钟响起,进行5分钟短暂休息,再开始下一个番茄。每4个番茄时段多休息一会儿。


3.png


这种工作方法真的非常有用,能让自己充分知道如何管理时间,关键是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效率,非常推荐大家尝试。


最后说点题外话,每个工作日我会在朋友圈更新自己的读书笔记(偏向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的优化),每个学习周末,我也会更新当周的学习和活动参与情况,以不一样的视角看MBA的学习生活。如果有对以上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年级大群找到我,一同学习一同交流。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