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 | 同济大学创新、竞争与知识产权论坛】 知识产权与中国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

来源:同济大学MBA    作者:原作者    责任编辑:阿饭    03/26/2021

5096


【中国MBA教育网讯】3月21日上午,“知识产权与中国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主题论坛在同济大学成功举办,论坛由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和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主办,同济大学知识产权实验室和同济大学MBA/EMBA中心承办。同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雷星晖作开场致辞,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吕薇,中国科学学与科技研究会理事长、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穆荣平,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韩秀成,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原局长吕国强,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龙小宁,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院长单晓光,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陈强,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教授毛昊,以及线上线下二百余名师生等参加论坛。论坛由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钟宁桦和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教授许春明主持。


1.jpg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全局,为中国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尤其强调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也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主持人钟宁桦教授借此引出本场论坛主题:知识产权与中国高质量经济转型发展。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5次集体学习上所发表的重要讲话的精神,探讨知识产权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问题,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1616767181478354.jpg


雷星晖副校长代表同济大学对各位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对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他介绍了同济大学学科发展历史,肯定了经管学院和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合作办会的有益尝试,阐释了知识产权与中国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密切关系,以及同济大学在这一领域的积极探索。雷星晖强调创新激励制度安排与核心技术作为发展原动力的重要性,认为核心技术决定了全球技术中心国家建设,只有成为技术中心国家,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中心。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应作为一种核心元素参与到国家制度设计中,服务于核心技术研发与综合国力提升。


1616767187560607.jpg


在主旨演讲环节,吕薇研究员在线分享了有关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在企业内部原始创新能力需求、知识产权成果注册数量与质量不协调、全球知识产权竞争和规则新趋势、数字技术出现导致网络盗版和侵权等知识产权发展现状下,知识产权保护上升到国家整体战略高度,实则是国家竞争力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议题。对于如何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问题,她认为应加强基础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突破涉及国家安全的核心关键技术、保障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和稳定、聚焦实体经济,促进产业技术转型升级,从而实现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相结合,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1616767191253805.jpg


穆荣平研究员从创新驱动发展、知识产权政策、知识产权管理三个方面全面分析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知识产权的结合模式,包括知识产权政策如何能够塑造竞争的优势、提升系统创新能力,同时为高校知识生产全过程提出了建设性意见。穆理事长强调了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核心地位”与“自立自强”这两个关键词,认为技术创新关乎现代化建设全局,并提出加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建设、提升知识产权审查质量、强化专利运营服务系统能力与加快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等具体建议。


1616767195299647.jpg


韩秀成研究员围绕知识产权激励和保障高水平创新与高质量发展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首先,知识产权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只有严格保护知识产权,才能激励和保障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维护我国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其次,知识产权保护关系构建新发展格局,应把握整个知识产权在新的发展格局中的角色和定位,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运用好知识产权战略。最后,知识产权保护关系国家经济安全,对此应确保国家安全自主可控,必须重视和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与全链条保护。


 1616767206822670.jpg


吕国强先生就知识产权与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进行了分享。高质量发展是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近些年上海在知识产权改革、保护、人才培养及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未来上海的发展将聚焦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上海自贸区建设临港新片区、科创板、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博会。知识产权工作要继续为上海发展发挥支撑作用,重点应当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体制、加强转化与运用,加强知识产权国际合作。


1616767212558758.jpg


龙小宁教授以高质量发展中知识产权行业的挑战与机遇为题,分享了知识产权的经济学解读。她提出,知识产权行业的重要性可与金融业相较,其新型生产型服务业特征因其价格特征往往会引发争议。知识产权保护面临两大挑战,即如何实施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与如何确定最优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对此龙教授认为,司法诉讼中损害赔偿金额的计算可以帮助知识产权价格生成,而基础设施中法治的建设也尤为重要。最后,龙教授表示,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也是推动法治建设、优化法治环境的一个渠道,创新的优势就是法治环境的优势。


1616767219298411.jpg


毛昊教授聚焦世界一流审查机构建设,就我国审查机构转型发展与挑战问题展开探讨。毛教授认为,在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审查机构要主动谋求转变:一是强化专利制度运行的基础性功能。恢复专利费用价格杠杆、强化专利损害赔偿、实现低质量专利过滤、提升早期二次确权、弱化实用新型使用、强化市场融资功能。二是优化专利审查流程。重点集中于借助初审与实审流程深度融合等改革手段,缩短审查周期、提升审查质量、满足多元化社会需求。三是优化专利审查机构组织结构。建立有效应对新技术发展的交叉融合审查单元,实施并行通路的审查流程体系改革,考虑专利经济学家办公室设置。四是强化国家专利审查机构对国民经济和创新发展的有效支撑。引导宏观管理部门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标准,建立以质量效率、结构空间、增长匹配度为导向评价体系,实现专利审查机构与国家司法和行政治理体系的协同发展。

 

1616767235666440.png


在圆桌论坛环节,主持人许春明教授提出两个问题:一是政策的作用和影响,二是知识产权的价值如何来评价。单晓光教授首先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认为知识产权的定价问题很难用价格或数字评估,知识产权本身更具有一种“能力”的性质,因此知识产权无法用计价方式去衡量,而是一种“能力的转让”与“持续性收费”的过程。陈强教授认为,知识产权实际上是一种有效的与市场结合的方式,学科、知识溢出与市场需求紧密互动,最后汇聚到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因此在政府的强有力调控能力下,知识产权的价值还是要通过市场来体现。吕国强先生强调知识产权质量的重要性,目前阶段知识产权工作应重视“质量”的提升而非“数量”的增长。韩秀成研究员就非正常专利申请提出自己的看法,他指出,国家政策的指向性是正确且明显的,在实际工作中应尽可能避免产生非正常高价值专利,且在国家政策调控下,各省市应统一标准,避免出现知识产权评估标准不统一现象。对此,穆荣平研究员补充认为,所有政策目标都是鼓励知识产权激励下的创新能力提升,而非以评估或定价为目的。龙小宁教授总结认为,从规制经济学来看,任何规制和政策都存在预料之外的后果,政策发布的指向性往往在落实过程中出现偏差,但这种知识产权相关的、难以给出准确估值的偏差往往会存在更多的工作难点,因此我们需要一批典型知识产权案例,尽量准确计算高价值的专利的赔偿额,以确保政策的落实。


1616767249690377.jpg


本论坛由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和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共同主办。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以打造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顶尖知识产权学科为己任,坚持知识产权学科多元化优势、国际化特色,积极建设世界一流国际化高端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基地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知识产权研究智库,支撑服务国家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和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城市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以创造管理新知、造就业界精英、践行持续发展、应对全球挑战为使命,从学科建设和经济建设实际需要出发,紧密结合教学和科研工作,以科学研究为学院发展重要内容,以国际化为发展特色,为中国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储备高水平研究学者,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同济大学秉承“同舟共济、继往开来”精神,期待与学界业界专家一起,为中国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更加有力的研究支撑与人才保障。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