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商学院 · 商院快讯
香港中文大学(港中大)商学院与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推进港中大商学院落户罗湖区,立足两地,通过双方的密切交流与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推动两地经济发展。
港中大商学院院长周林教授和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区委副书记、区长刘智勇先生分别代表双方在备忘录上签字。
港中大商学院与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
共同推进港中大商学院落户罗湖区。
两地办学模式 促进师生多面发展
近年来诸多香港高校北上珠江三角洲,在深圳、广州、珠海等地设立分校,为当地提供了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港中大率先在深圳龙岗区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学校成立至今的七年里,港中大(深圳)已经连续五年成为广东地区招生录取分数最高的大学。这次港中大商学院落户深圳,又会给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带来什么新的气象呢?
港中大常务副校长陈金樑教授(左)及商学院院长周林教授
周林教授对此给出下列的解读:“目前香港院校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办学采取的是分校的模式,分校通常有自己师资,招收自己的学生,基本上在本地开展独立于总校的教学与科研活动。港中大商学院落户罗湖是一个全新的模式。沙田和罗湖仅仅一河之隔,半个小时内便可借轨道交通从一个校区抵达另一个校区。学院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安排香港、中国内地和国际的师生于沙田或罗湖校区上课,而教学和科研活动亦可以在两地并行展开。由于商学院的教学与科研活动具有高度的实践性,与企业和行业的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这个新的办学模式之下,学院的学生将可以深入了解香港和深圳两地的业界,毕业后可以选择在两地发展;而学院的教师则可成为谙熟香港深圳两地商业环境的专家,充分利用两地政府和企业的资源从事研究活动,促进两地经济和企业的繁荣发展。”
全新研究基地 展望深港未来
根据双方议定的合作内容,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将大力支持与推进港中大商学院建设深圳校区。在深圳校区内,港中大商学院除了从事现有项目的教学活动之外,还会开发若干全新的面对市场需求的高端项目;深圳校区内将设立实习基地及创业园区,为学院本科生和硕士生毕业后到深圳和大湾区就业与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深圳校区同时也会成为港中大商学院重要的研究基地,学院的教师将可以参与内地各级政府资助的研究项目,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也将协助学院对接在罗湖乃至大湾区内的各类企业,促进学院和企业之间的项目合作。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及港中大商学院代表
港中大常务副校长陈金樑教授出席备忘录签署仪式并致辞,他表示:“感谢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对港中大商学院的肯定和支持,期望双方的合作能够促进国际化高端人才的培养,并推动深港两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密切合作 培养国际创新型人才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区委书记罗育德先生出席仪式见证备忘录的签署,他表示:“希望双方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原则,发挥各自优势,在深港合作、高等教育等方面开展更多务实合作,打造金融经济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国际高水平研究平台和国际高端学术交流平台,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周院长和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区委副书记、
区长刘智勇先生(右)分别代表双方在备忘录上签字。
双方出席备忘录签署仪式的校方高层代表和官员还有:港中大副校长霍泰辉教授、协理副校长王淑英教授、学术交流处(国内事务)处长黄咏女士、港中大商学院副院长(硕士课程)张惠民教授、副院长(创新与影响力)张晓泉教授、副院长(对外事务)赵善铭教授、金融财务工商管理硕士课程主任刘民教授,以及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范德繁先生、副区长宋强先生、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周小建先生及教育局局长殷刚先生。
(由左至右)港中大学术交流处(国内事务)处长黄咏女士、
协理副校长王淑英教授、副校长霍泰辉教授、
常务副校长陈金樑教授、港中大商学院院长周林教授、
副院长(硕士课程)张惠民教授
及副院长(对外事务)赵善铭教授
于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上合照。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