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工商管理硕士MBA写作论证及常见逻辑错误

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综合报道    作者:qazqaz11033    责任编辑:qazqaz11033    03/01/2017

1985

    MBA写作论证有效性分析经常是困扰MBA考生的一个障碍,且是他们容易丢分的一个项目。上海华宏MBA培训中心宋老师从历年英文考试的实际情况看结合GRE、GMAT的分析性写作Argument题库,总结出八大论证有效性分析常见错误,举例并加以说明。

    一、以偏概全

    简单枚举法的结论是或然而非必然的,可靠的结论往往建立在,数目,范围充足的,取样对象之 间的差距要够大。通常把样本过少、结论明显过假,或者过于简单的方法称为“以偏概全”。常见问 题有只顾一点不及其余的情况;有论证条件过于单薄无法支持论证的情况;也有对概念的界定和使用 不够清楚、准确的情况。

    例:在针对巴黎市民对垃圾食品偏好度的调查中,调查人员在巴黎的各大麦当劳餐厅随机抽取了 300人做调查,发现巴黎市民更喜欢程度高达75%。

    分析:该调查的样本仅仅来自于巴黎的快餐厅,在巴黎快餐厅吃饭的人就餐偏好不能代表巴黎市 民的就餐偏好,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二、类比不当

    作类比的两个事物之间固然有相似之处,但也与所差别。于是从两个或两类事物的某些地方的相 似,推出它们在另外的地方仍相似的结论,就不具有必然性。类比结论的可靠程度取决于很多因素, 其中最重要的是它们的已知相同属性与推出的属性之间的相关程度,其相关程度越高,类比结论的可 靠性就越大。相反,类比结论的可靠性就越小。

    例:熊猫和棕熊是近亲,他们都具有相似的牙齿额肠道结构,适应于肉食,所以,熊猫常用的食 物是肉类。

    分析:该例中就用到了类比不当的错误,熊猫和棕熊虽然在很多地方具有相似之处,但是他们的 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大不相同,这些是构成两者食物结构不同的原因。

    类比除了两个物体之间的类比还有同一个物体不同时间的类比,在大部分情况下这种类比都是有 问题的,因为当时间发生了变化,物体所处的环境也可能发生了变化,而且不能排除偶然性。

    例:上次我打得赢他,我这次一定也打得赢

    分析:世上没有常胜将军。

    三、因果倒置

    因果关系具有共存性。指原因和结果是在时空上相互接近的,并且总是共同变化的:原因的变化 将引起结果的相应变化,结果的改变总是由原因的改变所引起。但因果之间的共存性也容易引起人们 倒因为果,或倒果为因,犯“倒置因果”的错误。

    例:为了加快我国的发展步伐,必须大力发展私人轿车工业,因为在发达国家中,大部分人都有 私家轿车。

    分析:这一论证就是倒置了因果关系。应该说私人拥有轿车是发达国家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

    四、无关因果

    指论证者将毫无因果关系的论据与结论生拉硬拽在一起的一种表现。

    例:我在学校都很受人欢迎,因为我每天穿的都很漂亮

    五、单一因果

    在科学实验中,判断因素对结果的影响中往往要求使用单一变量法,来保验证某个变化对结果的 影响。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周围发生的的很多事情是有很多因素共同造成的,在没有办法将其他因 素一一排除的前提下,不能断然决定是某一个或两个因素导致了结果的产生。

    例:张明很胖,他一定很少做运动。

    分析:张明的胖是多种原因一起构成的,不能断定是很少运动造成的。

    六、偷换概念

 [FS:PAGE];   偷换概念是将一些貌似一样的概念进行偷换,实际上改变了概念的修饰语、适用范围、所指对象 等具体内涵。

    常见手段:

    1、把对方言论作出曲解,把它推翻,再假装已经推翻了对方真正的言论;

    2、断章取义──从对方真正的言论中选取有误导性的段落;

    3、选取其他与对方拥有相同立场的人,把他们支持该立场的软弱论据推翻,再假装已经辩倒“ 所有”拥有该立场的人,从以推翻该立场;

    4、虚构一个行为和信念遭受批评的人物,再声称该人物为对方言论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例:小明:“我不认为孩子们应该往大街上乱跑。”

    大文:“我反对,把孩子们关起来,不让他们呼吸新鲜空气,那真是太愚蠢了。”

    分析:大文把 不让孩子们在大街上跑,曲解为把孩子关起来,不让他们呼吸新鲜空气,这就是 典型的偷换概念。

    七、自相矛盾

    自相矛盾在逻辑上是违反了排中律,排中律的内容是:意为任何人不应同时否认一个命题(A) 及其否定(并非A),必须肯定其中的一个,否则就会犯“两不可”的错误。

    例: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 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不可同世而立。

    这个就是典型的自相矛盾

    例:“提高邮票价格,可以产生更多的收益,减少邮件流量”。

    分析:论证者提高邮票价格的目的是为了使邮政业景气起来,而这样做的结果又会减少邮件流量 ,就出现了目的与结果之间的矛盾。

    分析:穿的漂亮和受人欢迎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能成为直接的因果关系。

    八、主观代替客观

    这个问题在MBA写作中出现相对较少,但是常出现在GRE、GMAT的分析性写作中。顾名思义,就是用主观的看法来代替客观的内容。

    例:一群孩子在谈论一只蛤蟆的雌雄,相持不下时一个人突然说:“我知道怎么辨认了”老师很 高兴,说:“请讲”。孩子说:“投票表决”。

    分析:这个例子不需要再解释什么了。

    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该论证的论据是否支持结论。论据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要注意分析的内容深度、逻辑结构和语言表达。

    很多时候人们会用先后顺序来判断因果关系,这也是无关因果。

    例:我一坐到我的座位上,电脑就死机了,所以我一定是做错了什么。

    分析:电脑死机和我坐到座位上两者虽然有先后的关系,但这两个关系并不具有因果联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