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IS US | 唐艺:听见多元声音,拥抱真实自我——清华MBA巴黎高等商学院双学位项目

来源:清华MBA    作者:原编    责任编辑:吕鸿鑫    03/25/2022

7734




唐艺


2020级清华全球MBA

巴黎高等商学院 (HEC)

双学位项目在读



       这是我第一次踏入这个国家,在这里从字母表开始学习法语。


01

勘极而成知


       相较于很多欧洲高校传统严肃的学风,巴黎高等商学院给MBA学生们释出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双学位这九个月的学习几乎是定制化的——专业课、任选课、证书课程。现在是我来这里的第六个月,专业课已结束,任选课进行到一半。


       第一学期的专业课,我在7个专业中选择了战略市场营销方向。这是一个规模相对不大、口碑和反馈却不错的专业,它在课程设置中将理论和实践、创造性与实用性结合得很好。


       基础课程“高级市场营销学”的教授、市场营销专业的学术负责人安劳·赛丽尔老师,是一位很有法式风格的优雅女士,也是社会和认知心理学领域的专家,学校里有不少人因她的人格魅力和学术造诣而成为她的小粉丝。而她本人则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内曼的拥趸,于是在她的影响下,卡内曼受邀来到巴黎高商讲座的时候,我们全班几乎都早早去到礼堂占座。听赛丽尔教授讲课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因为她本身就从事创造力相关的研究,每一堂课她都致力于推倒我们思维里那个把认知和真实的世界隔开的“墙”,激发创造力和批判性思考。“如何让全班同学吃蟑螂”“如何通过去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重新发明教室”——市场营销中的影响力、价值创造这些重要概念就在她的课上用一场场极端的思想实验传递给我们——实际上,如果不是因为疫情下严格的行政管理,她第一个想推倒的就是教室真实的墙:“在这么好的天气里被困在教室上课实在是太荒唐了,今天我讲的一切本该可以是我们穿上外套走在校园里,在去往湖边的路上讨论的。”



       相较于高级市场营销学的思想实验和案例教学,数字化营销课似乎更具实践性。我们需要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行业并构想自己的产品原型,然后在六周的时间里使用全套的数字化营销武器去推广它——建立网页、关键字优化、社交媒体、搜索引擎广告、电子邮件营销等等——一场相当沉浸的线上营销经理的体验,以至于当结课时收到教授的邮件说,现在项目已经结束,你可以注销社交账户、禁用产品网页、恢复正常生活的时候,几乎有些感动和不舍。整个实践过程中,对我来说最有趣也最有收获的就是去发现中西的差异与统一,连教授也会在课上坦言五六年前当来自中国的同学向他介绍Tik Tok,并保证这个平台一定会火时,他内心是不相信的,而现在他甚至相信Tik Tok的信息流比他更懂自己。同样的,来这里之前我对推特和脸书少有接触,也几乎不会留意邮件营销。这些激烈的变化与融合也许就是数字化营销的魅力所在。在实践操作中,我得以拉开时间的维度去观察和对比,思考我们与西方在各个营销方式上的发展阶段和手法,常常会发现我们互为过去和未来。


       不多赘述,三个月的专业课学习非常紧凑充实,项目实践之下有理论学习,理论之下有R语言、SPSS、Mailchimp等等的工具支持,在实践中这些理论和工具都逐渐具体好用起来。



02

意气与天下相期


       几个月前,我向HEC双学位的学长耿代涛请教经验,在他给我的建议中,有一句我时常会想起:“你要越多元,你内生出来的才越准确。”


       在所有我采访过的校友和同学口中,HEC最常被人称道、几乎毋庸置疑的特点就是它的文化多样性,这是从一踏进校园就能感知到的。文化与文化各自存在着,有时交汇,或许融合,或许碰撞,没有一种可以占主导。


       前面提到过我的专业规模不大,我们只有17个人,但大家的背景和故事千差万别,因此课堂上常常能感受到不同性别、国籍、工作背景之间,文理科思维方式之间,甚至是有没有当过父母的不同心态之间碰撞出的火花。这些讨论在市场营销这样一个以人为本的专业似乎更加被珍惜和重视。课下我们还能听印度同学讲他们的戒指与占星学,听瑞典同学讲森林轶事,听法国同学介绍奶酪和酒,当然我也会将他们对中国的那些好奇讲给他们听。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我自觉初来乍到,但彼时这里的同学们也多是刚刚从疫情期间一个学期的强制线上课程中被释放出来,与彼此“网友见面”,我的期待和他们的热情幸运地撞了个正着。


       如果说同样的专业还是集结了一群有相似之处的人的话,那么任选课就是更精彩的辩论场。我们会为了配置一个虚拟的投资组合因投资理念不同吵得不可开交,然后还要想办法达成团队统一;会有同学在课上向老师当面坦言你这一套在美国的资本市场上并不合理;我们拿着九十年代的大部头论文研究其中的东西方消费心理差异,竟然发现其中对当下的适用性;席间会有其他国家的同学直白地提问该如何理解我们的国潮回归,讨论中竟然也给了我新的视角。



       我还加入了卡地亚与巴黎高商、欧洲高商共同成立的“转折点”研究委员会,每个月一到两次,我们会与来自这两所商学院的同学,以及来自全世界各地卡地亚内部的同事们开会讨论Z世代如何看待那些重要但又似乎没有被充分讨论的议题——爱、性别、成功等等。


       在与卡地亚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西里尔·维格纳的讨论会上,当我们谈到Z世代的自我意识、自我表达、对刻板印象的打破时,维格纳先生说道:“对比30年前,我看到了在一些方面人们减少了刻板印象,但某些角度上刻板印象却在增加。《星球大战》的第一集,男主角卢克·天行者就是那种典型的少年英雄形象,很坦诚、很瘦、没有那么多肌肉。而在最新一集的《星球大战》,我们看到年轻的男性英雄都肌肉发达,女性英雄也身材性感,可以看出明显的审美转变。在韩国,整容手术从未像今天这样流行,在迪拜有一条大街上到处都是整形外科诊所。越来越多的人在改变自己以成为另外一个人、成为刻板印象。”


       观点资讯之外,那些来自其他文化的个性表达、处事方式也都是打磨和寻找自己的养料。在这里我得以打破幻想,以多元的视角考虑当下的问题,也找到了崭新的职业兴趣和方向。也许就如代涛学长所说,它们帮助我内生出更准确的自我。



03

触物皆有会心处


       除了学习和求职,你可以感受到这里有一种氛围叫做把校园生活的每一个面过得“煞有介事”。


       在迎新晚会上,有人集合小半个班排演晦涩难懂的意识流短剧,有人用九成观众听不懂的母语朗诵6分钟诗歌;在社团活动周,我们五天走访了巴黎13个奢侈品企业;学生会和社团的换届选举比出了迷你联合国的味道;不论天气有多冷,每周总有那么一两天宿舍楼下的长椅和草坪上有派对的笑声和歌声到天明。


       我想留学的迷人和特别之处就在于,它提供了一场万里路和万卷书兼得的冒险。我很感恩学校和家人的支持,也很庆幸我的留学发生在这个年龄,让我能为在固定的环境和领域中不自觉陷入舒适圈的自我打开了认知的一扇天窗。虽然一扇窗户只能朝向一个方向,但它已经提供了足够我吸收和碰撞的“多样性”;也让我能在近距离面对起这些由于多样而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少数”和“真实”时——西方世界对亚洲和中国的不理解、不尊重,被反复讨论依然存在的性别不平等,发生在校园的恶性事件等等——不惊慌、不迷失。


       我想我会很爱这些瞬间:去洗衣房的路上,在森林里跟一只咕咕鸟相遇;在云彩很好看的湖边等到日落;在舞房里猜着老师口令的意思,边偷眼看同学边笨拙地摆弄姿势;在超市自助秤前,因为没分清洋葱、大葱和韭葱的叫法而灰头土脸地贴错标签;在国内早已是深夜的晚上,数着窗外的飞机拉线狠狠想家……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