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联考那些事儿丨 北大汇丰 MBA伍闲乐:用读书所感去生活,用生活所得去读书!

来源: 北大汇丰MBA    作者:原编    责任编辑:杨雅欣    10/26/2022

4767


PHBS MBA

时光荏苒,转眼间又快要迎来一年的联考了。听闻今年通过面试的同学各个身怀绝技,相信联考一定也难不倒你们。除了常规的学习规划,这里想分享一点避坑指南给大家。


战略

距离上考场还剩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一定要有更加明确的学习方向和战略,千万不要死磕自己的弱项学科。


以我自己为例,我是海外理学专业毕业的,中文写作能力已经退化,所以我给自己定的战略就是仔细复习数学与逻辑,争取高分,而在写作方面就不要花费过多时间去追赶别人多年的积累。结果去年数学考题出乎意料的难,倘若我没有仔细复习数学,肯定就会发生顾此失彼的悲剧了。


所以战略方面我的建议是:不要在强项学科上过于自信,突击阶段可以适当减少弱项学科打基础的时间,毕竟基本功不是短期能练成的。


数学

01、一定要至少学一遍某APP上的免费基础课程,上面有很多类似代入法的解题技巧,保证自己熟悉所有题型。


02、真题的练习建议使用通过章节分类的练习册,可有助于掌握各章节的出题规律。个人认为没必要使用真题来进行模考,毕竟这两年出题规律不定,使用真题模考会使自己过于轻敌哦。


03、追求进阶的同学推荐购买某工版陈老师的精练1000题,难度是从前往后逐步提升的,并且对知识点全面覆盖。我在联考中遇到的冷门投影定理就是通过这套题掌握的,如果只做真题很可能就会忽略掉。整套题刷完保证会给你胸有成竹的安全感。


04、最后提一下所谓的秒杀技巧,不建议使用,除非在考场真的没时间了。


逻辑

备考时间剩余也不多了,逻辑方面建议大家不用上视频课,直接通过书本快速学习知识点,然后刷题巩固。


逻辑一定是刷题收益率最高的科目了!多刷两套培养对关键字眼的敏感性以及逻辑关系的反应速度,保证自己在考场上能够临危不乱。


去年考试有很多同学把逻辑放在最后做,结果都导致十几道题没有完成。所以强烈建议逻辑部分先做,每年考题的字数和难度都在增加,一定要在头脑最清醒时尽可能快速答完。


同样推荐某工版的逻辑1000题,可以开着秒表做题,观察每道题使用的时间,培养做题时对时间的敏感度。


写作

写作方面的战略是大同小异的,小作文保高分,大作文看缘分。虽然写作是我最大的弱项,但通过练习我还是获得了小作文满分的好成绩,所以海龟同学们也不要害怕~~


小作文我建议学习某APP的免费课程,知识点整理的非常清晰,课程也比较简短,两三天突击一下就能完成。


考前要动笔在答题卡上练习至少五篇小作文,需要提前规划好每个段落的字数,有备无患,防止答题卡写不下。对于跟我一样很多年没有动笔写文章的小伙伴,强烈建议一笔一划慢慢写,亲身经历证明了字丑一点不用怕,工整最重要。


英语

英语部分一定是以阅读理解题型为主,其次是翻译和写作,最后是完形填空。因为完形填空可能会出现非常少见的固定搭配短语,备考时间有限,不建议大家拼命背单词了。


我一直认为阅读理解最重要的是语感,而不是对语法句型的死记硬背,所以多读、精读、复盘是重要的学习方法。


做题时要保证每一篇文章都读懂,就算题目做对了也要回过头再去学习文章,从文章中学习新单词更容易掌握。推荐大家做同义词和反义词的积累,考题中经常会遇到。阅读理解一定要避免的大坑就是扫一眼关键词就想当然地答题。考场上英语时间非常充足,即使做完全部题目后也应该沉下心认真检查一遍。


基础较弱的同学在作文方面可以背一两个模板,保证字数足够和不跑题,分数就不会太差。建议在考前一周关注各考研平台的直播节目,会提供当年大作文的关键词预测,关键词的翻译一定是重中之重。


最后希望给大家更多的鼓励和信心~~


我们都曾经历过迷茫、焦虑和疲惫不堪,但就是这样一次次的坚持,一波又一波的闯关,用读书所感去生活,用生活所得去读书,你终将收获一批最美好最真挚的同学,期待明年在校园里见到大家。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