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MBA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奖学金 | 专注热爱,永远的英雄主义

来源:复旦MBA项目    作者:原作者    责任编辑:王威林    10/26/2022

7641


谁说月亮与六便士不可兼得?在《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奖学金》系列文章中,你将有幸围观学霸,了解他们“赴旦”路上的精彩故事与拿奖秘籍。面对众多实力强劲的申请者,成功上岸且追到炙手可热的奖学金是种怎样的体验?他们如何高效管理时间?备考时有哪些可借鉴的经验?加一点好奇心、一点进取心、一点好胜心、一点激情与策略,复旦MBA带你尝尝认真学习的“甜头”。



本期为复旦MBA全国联考奖学金获得者分享专场的第二场,我们请到的嘉宾是张梅军与陈识津。专注在财务领域工作十年的张梅军,不仅是专业干练的职场精英,也是“有点宅”、爱读书的新手辣妈。今年9月,她又多了一重身份,成为复旦MBA学生,乐此不疲地在不断挑战中演绎自己的故事。而追逐热爱的陈识津,是从应用化学专业转至管理咨询行业的勇敢破圈者,他携梦想而来,期待用复旦MBA项目给予的人生能量突破前行,去发现和尝试更多职业新可能。





全情投入,不留遗憾

做更好的复旦人


2012年,我本科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会计学专业,随后开启了长达十年的财务相关工作,拥有6年管理年限,目前在江苏远扬管业股份有限公司担任财务总监的核心岗位。生活中我比较宅,喜欢读书。



我认为读MBA可能是所有渴望向管理层转型进阶人士的一条必经之路。就我个人而言,工作到一定年限后我发现自己在工作上已经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但在向管理层发展的过程中,这些经验很难得以系统化和全面化,过往的管理理念、方法认知等有待充实,迫切需要有一个好的平台,来帮助自己快速获取管理学相关知识,系统性理解到底应该如何做好管理。


我从来没有考虑过其他大学,复旦MBA是我唯一想进的学校,也是我唯一报考的MBA项目。我的复旦情结可以追溯至高考时期,一直很遗憾没能如愿,所以复旦理所当然成为了我心中的白月光。另外我有一位在高中时期就十分要好的同学本科在复旦就读,所以也一直很想有机会能跟她成为校友。双重原因下我选择了复旦MBA,事实证明我的选择非常明智。复旦MBA不仅以包容的胸怀接纳了我,也让我收获了惊喜且丰厚的奖励。


从功利性的角度来看,提升学历、突破工作瓶颈、提升职场核心竞争力、拓宽人脉和视野......既然选择就读MBA大家或多或少一定都带有各自的期许,我也有自己的目标,但我希望这些目标能在我尽情享受知识输入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实现,不需要太刻意,只管全情投入。


每一次,不管是从老师、同学,还是身边家人朋友、同事口中,听到类似于“你成为了复旦人”这些话,我都特别开心。希望未来我能在复旦MBA的助力下,成为一个拥有远大全局观、能够更系统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管理人才,成为一个有爱心和社会责任心的复旦人,为社会真正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


快问快答

学霸备考经验分享



Q:用一句话分享得知自己获得联考奖学金后的感受。

太幸运了,觉得自己赚到了!


Q:认为自己能获得联考奖学金的关键是什么?

一是心态,我报读的是在职MBA,需要兼顾工作、学习和生活,当时宝宝还很小,琐事很多,复习时间和效果都很难保证,所以心态特别重要,一定要鼓励自己永远不要放弃,其实大家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二是家人们的大力支持,因为报考MBA的决定其实不止关乎个人,更关乎整个家庭。不管是在备考阶段,还是上岸后读书,时间周期很长,有家人的支持既能给自己注入动力,也能减少很多麻烦。


Q:备考过程有没有遇到什么挑战或困难?是如何克服的?

备考过程中我个人遇到的困难主要有两点:


第一,我是在职备考,还有一个小宝宝要照顾,备考时间有限,所以我当时借助了外力,节省了一些包括时间规划、资料准备、知识点整理的时间。


第二,在备考的过程中,我相信全科都比较好的同学可能还是少数,大家多少都会有些短板,逻辑和数学就是我的短板。但这两门学科其实有很强的方法论,大家一定要专题化地学习,针对联考的考点专门从初期知识梳理到练习题巩固,再到最后的错题分析和加强训练,一步一步扎实进行。


Q:如何科学备考?有什么Tips?

我的经验是:学会把知识分区以及有目的性的学习。

第一,注重时间规划与心态调整。在备考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可能考不上的消极想法,可以给自己一些心理暗示,有意识地给自己加油打气,坚定地说我可以。相信我,这种心理的暗示在很多时候真的非常有用。


第二,尽可能获得家人的支持。跟家人做好沟通,让他们全心认可你的决定并支持你,解除后顾之忧,最大化利用时间投入备考。





突破过往的桎梏

发现全新的自己


我来自环首都冬奥文旅冰雪之城的张家口,本科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应用化学专业,进入复旦MBA之前从事的工作是管理咨询。因为我的本科背景是理科,应用化学跟管理学和经济学并不是特别相关,所以在之前的工作中我属于边工作边实践边学习的状态,整个过程相对比较碎片化,一直很希望自己能够获得系统性学习的机会。


我非常喜欢复旦整体的文化基调,它的人文精神和自由主义都让我非常向往。我相信在这样一所文理兼具的一个大学里学习,对自己的终生成长一定十分有利。所以在结合自己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考量后,我选择了复旦国际MBA项目,期望获得一个更全局性的、系统性的助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蓄势赋能。


如今入学复旦MBA已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这是我第一次在一个全英文的教学环境中学习,从学术的角度来看,我的短期目标是希望自己能尽可能跟上教授们的节奏,尽快适应浓郁的国际化氛围。长期目标是希望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在与同学们的交流碰撞中,了解不同行业的信息,并在对行业进行筛选分类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明确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


学习之外,我也希望通过这两年的深造,自己可以变得更加从容,有更多的勇气和底气去接受世界的不确定性。在复旦多元包容的环境中,尝试理解和包容世界上的种种不同,拒绝设限,突破过往的桎梏,发现全新的自己。


快问快答

学霸备考经验分享


Q:用一句话分享得知自己获得联考奖学金后的感受。

觉得老天开眼,特别开心,因为这些年我抽奖什么都没有中过,这一次终于中奖了!同时也有些意外,因为在这之前我就知道一同报考的同学们都非常优秀,没想到自己能拿奖。


Q:认为自己能获得联考奖学金的关键是什么?

一是基础,虽然这听起来有点让人沮丧,但在工作和学习双线并举的过程当中,时间是一个很大的因素,基础好一点相对来说更有优势。


二是补短板,有句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全面发展很重要。


三是充足的睡眠。良好的休息能够更好吸收知识,加强记忆力。考前也能更好发挥,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犯一些低级错误。


Q:备考过程有没有遇到什么挑战或困难?是如何克服的?

对我来说,正确且及时的选择要比学习本身带来的困难和遗憾更大。复旦MBA项目采用预审制,全年分四个批次。由于我做决策的时间比较晚,所以只赶上了11月中下旬的预审,参加了最后一轮预审材料的提交与面试。而这时候距离笔试仅剩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一边准备预面试一边准备联考,再加上工作的事宜,时间管理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因此也踩了不少坑。


此外,根据复旦国际MBA GMAT奖学金政策,GMAT成绩达到750分(含)以上能获得全额学费100%的奖学金,我最后一次GMAT成绩在700分左右,有备考的经验和基础,相信经过充分的准备,一定有希望获得全奖。但由于时间不足,我放弃了考GMAT,所以也错失了赢得全奖免学费的好机会。


Q:如何科学备考?有什么Tips?

决定备考后我做的第一件事是尝试写完了一整套往年的试卷,在完全没有备考的情况下考试结果可以说惨不忍睹,但是,我心里有了一个底线,知道了自己的强弱项。我觉得这个甄别、摸清自己实力的过程很重要,有针对性地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备考计划远胜过盲目投入学习。


以我自己为例,模拟考完这套试卷后我发现自己的英语不错,但是对逻辑这门学科基本完全不懂,所以在后面备考时就投入了大量时间攻克,包括跟课程系统性学习知识点、课后反复练习题等。此外,对于写作我也有些手生,但写作有它的模式和套路,只要能找到要点,把模式固定下来,得到基础的分一般没有问题。所以不管怎么样都一定不要放弃,争取不错失任何拿分的机会。


每一份嘉奖的背后,都是坚持不懈的努力。复旦MBA如同一个巨大的磁场,在冥冥之中吸引着来自天南海北、拥有不同的经历与不同认知的各行业翘楚,以千万个你我聚成洪流,汇于沧海,成就多元且开放包容的复旦MBA,亦成就每一位有志青年的精彩人生。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