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大到AI独角兽,我在科技商业化的道路上蓄力前行

来源:中欧MBA    作者:原作者    责任编辑:刘佳睿    12/19/2022

4410



李文婷 Maggie

中欧MBA2022级学生

中欧MBA学生大使

中欧MBA创业与创新俱乐部副主席

lwenting.m24@ceibs.edu


来时的路


我的职业生涯始于“四大”,和很多同行的小伙伴一样,我们在无数个日日夜夜一起讨论商业问题的解决方案,积累扎实功底快速成长的同时结交到一生的挚友。


在四大年会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作为外部第三方,我们看似在利用前沿认知帮助企业解决商业问题,但却始终难以深入实质性的业务。有限的认知让我们徒于构建空中楼阁,这可能将一份完美的EXCEL和PPT错认为是完美的解决方案。


找到IKIGAI


日本传统概念IKIGAI(生き甲斐)指生命的价值。19年底,一部HBO电视剧Silicon Valley成为我的IKIGAI的催化剂。我为硅谷的文化和工程师们感到着迷。Richard、Gilfoyle、Dinesh...他们不善社交但绝顶聪明,他们骄傲固执但天真善良,他们充满奇思妙想和行动力,他们准备改变世界。他们或许欠缺一点商业思维,一点逆境中的帮助,一点顺境中的提醒,他们需要有人为他们保驾护航。而压缩算法这样的变革性技术,也需要有人发掘它的商业潜力、打磨产品、验证商业模式、控制风险、管理扩张和增长。


不眠不休,我一次性追完了六季。3个月后,当我发现自己的热情未减半分,我意识到,嘿这是我想做的事情!但问题是,现在开始码代码似乎太晚了,我的天资使我永远无法成为像Richard、Gilfoyle、Dinesh...这样的天才工程师,但我是否有机会成为像Minoca Hall,甚至是Peter Gregory一样的优秀风险投资人,通过指引技术商业化实现我的技术理想呢?这个念头在我心里生根发芽。


休假反思IKIGAI


IKIGAI,于我,它是我每天早上起床的理由。比起远大理想,它更与日常生活相关,而生活就是在我们忙着制订计划时所发生的一切。在此之前,我是一个行走的西绪福斯,一个典型的INTJ,我的人生围绕着制定目标-拆解路径-规划方案-达成目标。而今,我找到“Democratize innovative technologies for good”,持续获取新知,帮助别人获得新知,是我的幸福源泉,这是我的IKIGAI。


初入创业公司


《搭车去柏林》中谷岳说到“如果你真的想做一件事,全世界都会帮你”。不久,我收到了一家创业公司的橄榄枝,企业服务赛道一家低调的AI独角兽:NLP能力SuperGLUE榜单全球第二、CB Insights AI 100、IDC FinTech 50、Gartner NLP cool vendor、国家专精特新。由五源、高榕、创新工场、GGV、中金等资方护航。滑滑梯、玻璃间、推门文化、试错文化、工程师文化,它有着一切我那时喜欢的样子。


加入AI创业公司


我所在的战略部门是公司的智库,作为CEO的眼睛,研究行业和市场趋势,看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新商业模式,为公司寻找新的增长引擎。坦白说,这是一项“舒适”的工作,既能复用我的软硬技能,又能释放我对科技行业的热情,又能满足我对新鲜感的追求,还仅需管理有限的“关键决策者”。


投身科技社区


但很快我便意识到,我还是带着咨询顾问的视角在做事,而这并不是我想要的。我希望有机会深入业务前后端,我希望亲历那些从外部财务报告、尽职调查看不到的东西。


深入科技商业化


此后,我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变为战略落地以及新业务孵化。这对很多人来说是挑战,需要面临top-down和bottom-up的双重任务;但对我而言,这是一个准备已久、主动争取来的绝佳机会。


第一年,我负责公司国际化战略的落地,躬身商业化和项目交付。规划GTM策略的同时,拓展香港和新加坡桥头堡。作为第一责任人,我负责香港政府、香格里拉集团、宏利金融等海外种子项目的落地和交付。在公司海外业务能力储备不足的情况下,我对外负责客户沟通,对内驱动前后端协同。拉动包括技术在内的项目全员面客,直面用户反馈和见证业务价值,推动产品敏捷迭代。


对外技术产品布道


第二年,我作为战略伙伴,负责新技术产品孵化,深入后端产品、工程和算法。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我悄悄把工位搬到了另一层楼。科技公司最不缺的就是freak,当我穿着高跟鞋,坐在语音、语义、视觉三大产研团队中间时,波澜不惊。我不是一个people person,但强烈的好奇心、天生的共情能力、真诚直率的性格,让我获得了产研团队的接纳。这一坐就是半年,为了“听懂”和“能讲”技术,我在开始恶补算法,获得了微软AI助理工程师和产业协会技术认证;我跟产品经理成了交心的拍档,在研发周会给自己找了个位置,跟架构师了解底层系统逻辑,向算法研究员讨教前沿技术动向,协助AI知识研究员行业know-how。瞧,我们实现了“技术商业化”在物理和化学上的最短距离。


对团队而言,知道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三者的协同效应是惊人的;对我而言,跨部门的视野、down-to-earth的信息、各利益相关方的信任,让我得以做出更审慎的决策、更务实的方案,更顺畅的落地。


来自产研同事的离职祝福


算法研发-工程化-产品化-商业化端到端的经历,让我对技术商业化里隐藏的困难、挑战,需要面对的权衡,有了宝贵的一手认知。愈是了解,愈发敬畏。由于认知差、先验假设、有偏归因和目标冲突,我们容易犯错,高估己方,低估他方,复杂化了关键成功因素,简单化了风险传导机制。


在中欧蓄力前行


我用了2年时间,验证了自己在科创领域的行业热情和职业选择。未来,不论我走向科技企业的CXO亦或科技领域的投资人,我都需要更加体系化的认知、更宽广的平台。毕业前就规划好的MBA计划,我想是时候落地了。


纵观人工智能领域,海外领先于基础层技术突破,中国凭借丰富的场景和数据在应用层弯道超车,故在职业选择上,我更希望聚焦中国市场。兼具国际视野和中国深度,中欧作为亚洲第一的MBA商学院成为了我的第一选择。


在中欧跟我的学习小组伙伴


跟塔塔汽车公司前CEO兼副总裁进行一对一指导


事实证明,中欧确实是我最佳的选择。其一,中欧case study的教学方法对我原有的商科知识背景形成了补充,通过和多元背景的同学相处交流,我的商业思维和跨行业视野得以拓展;其二,中欧通过mentor、executive coach、peer coach等项目,为同学建立校友关系以及进行深度交流提供了机会;其三,中欧活跃的学生俱乐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在发挥自我能动性组织活动的同时找到意气相投的伙伴。我有幸入选中欧MBA创业与创新俱乐部副主席,推动中欧创新创业文化的延续和影响力的拓展。


我非常期待在中欧MBA接下来的旅程,为未来在科创领域发光发彩继续蓄力!


Meet Maggie!

热衷科创行业的Maggie从未停下行研学习的脚步,中欧MBA是她职业发展蓄力的加油站~


想要更多了解她就职科创公司的感受和经验,以及MBA的就读体会,由此点击链接预约与Maggie同学一对一交流的机会!

https://app01.ceibs.edu/MBAmp/#/submit?utm_source=ambassadors&utm_campaign=maggie&utm_medium=2023



Maggie还将作为分享嘉宾于12月21日来到中欧MBA深圳场Face Time线下活动!


Meet Maggie!!由此点击报名,解锁她的成长故事和她所经历的中欧MBA分享!

https://event.ceibs.edu/cmd=pageFormSubmit&opCliId=lwt9m3d5w2y9x111&formId=14pv7j1kk7nswujda5qiezpade9d03ya&stagNm1=wechatarticle&scrmRand=1943556985&scrmRand=812456635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