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南京大学MBA走进东部湾(扬州)生物新材料有限公司

来源:南京大学MBA    作者:原编    责任编辑:姜胜朝    10/26/2023

5143


2023

引科技之智 创合作共赢

—走进东部湾(扬州)生物新材料有限公司

南京大学商学院MBA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社群


2023 年 10 月 17 日,在南京大学商学院 MBA 教育中心主任、营销与电子商务系教授宋培建老师的带领下,经南京大学商学院 MBA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社群组织,南京大学 MBA教育中心师生、校友一行来到扬州市广陵区信息产业园,走进了东部湾(扬州)生物新材料有限公司。



企业参访


01

公司介绍

东部湾(扬州)生物新材料有限公司的 8 万吨“替塑”生物可降解新材料项目作为江苏省重大项目于 2019 年11 月落地,系国内外首家专注于研发、制造“聚乳酸素纤-ES 纤维“的省科技型企业,省发改委认定国家绿色项目、省重大项目,也是 2020 年扬州市政府认定的唯一一家独角兽培育企业、2021 年省发改委认定国家绿色项目,系国内外首家专注于研发、制造“聚乳酸素纤-ES 纤维”的省科技型企业。东部湾一直秉持“生物质能、赋能未来”的使命,其战略定位符合国家“十四五”战略新兴产业定位,高度契合国家“双碳”战略,从源头和过程减碳,并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将“降成本、减排放、便民生、促发展”落到实处,赋能产业和社会,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健康良性发展。


02

参访现场

东部湾高级副总裁(南京大学 MBA 2017级校友)夏益锋、生物新材料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殷明接待了我们。



夏总首先带我们参观了东部湾的实验室,向我们展示了聚乳酸素纤的成品、产品以及他们是如何进行检测和质量控制。




随后,夏总带我们参观了无尘生产车间,展示了东部湾的全自动化生产线、智能机器人一键式打包和节能仓库,让大家叹为观止。




03

座谈交流

参观完毕后,夏总邀请我们在会议室做了座谈交流,详细介绍了公司发展历程、环境现状及形势、市场规模和潜力、公司产品和服务。夏总表示,聚乳酸素纤相比于石油基纤维生产过程,碳排放减少46%左右,能源消耗减少 50%。预计 2025 年,全球 ES 纤维需求量为 200 万吨(中国 105 万吨),下游客户痛点存在产品同质化竞争,对抑菌、抑螨、抗过敏的迭代产品有着迫切要求,以及禁塑令等国家政策的推行,聚乳酸素纤有望迅速替代原石油基 ES 纤维市场。同时,东部湾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四十余项国际发明的专利认证、独特的生产工艺和世界前五百强的下游客户对他们的充分认可。


介绍结束后,夏总和殷博士与同学们进行了热切的交流。同学们比较关注聚乳酸素纤未来更多的应用场所和搭建全智能化工厂需要开展的筹备工作等。夏总和殷博士通过介绍东部湾在新材料行业的成功创新案例,生动阐述了公司是如何助力产业迭代升级和赋能国家油气开采领域能源战略,让大家倍受鼓舞和启发。




同学们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他们对新材料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也对东部湾的领先地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活动最后,宋主任发表活动总结:感谢夏总和殷博士的热情接待和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同时赠送了南京大学的特色文创。合影留念后,集体返程。



参访感想


01

21F班 李世燕

发现塑料并运用塑料制造各类产品曾是人类的骄傲,但因此而造成的“白色污染”也无疑给人类带来难题。人类对于可持续未来的思考使得各类取之自然复归于自然的可降解生物材料逐渐被开发出来,比如大家常听到的 PLA、PHA 等。然而,很长一段时间,这些材料的应用也一直困扰着将材料开发出来的科学家。此次参访,让我们看到原来有东部湾集团这样优秀的企业,运用他们在 ES 纤维领域深耕 15 载的行业经验,将 PLA 材料加工成各类纤维,从而应用于一次卫生产品、页岩气开采和过滤等领域。当产业经验与科研实力结合,将会彼此赋能,使得生物可降解材料发展更顺利,真正助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02

23G班 施成

这次是我第一次参加中心组织的企业参访,这次由于是参访的校友企业,所以对企业的产线,商业逻辑,供应链等都进行了全方位的了解。对我感触最深的还是企业高自动化的生产线及丰富的实验测试设备。整个这么大的厂区只需要 80 多个员工,基本实现了全自动化,确实非常震撼。另外一方面,通过与夏学长的答疑交流,也是对我有很多启发。夏学长分享了一些创业的艰辛,能感受到夏学长确实是一位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一位创业者,在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的同时,不仅可以在细分领域深耕发展,更是为了人类的发展做出了研究贡献。最后还是感谢拥有这次机会可以参访到东部湾这么好的企业,希望下次还能有机会可以多学习交流。


03

22F班 郭震洋

此次 MBA 中心组织的东部湾参访安排,让我见识到了家乡扬州原来有这样先进的制造企业。印象最深刻之处,莫过于两万多平的生产基地,竟然靠八十多名员工就运营得游刃有余!无论是从生产车间媲美宝洁的建造标准,还是内部的自动化设备以及“机器人”员工,这些我曾经以为只会出现在世界大厂的配置居然落户在我们扬州一隅东部湾,令人唏嘘。这意味着智能制造逐渐向社会普及,非常期待中国制造业的整体大翻新~


04

22D班 姜巍

通过东部湾企业参访之行,收获有如下几点:

1.在殷博士详细的介绍下,得知企业的发展历史、发展计划、可降解生物材料的应用以及前景。

2.在夏校友的带领下,从实验室到车间,深入了解产品是如何一步步从原料被制造成品,车间自动化程度之高也是出乎意料。

3.通过与夏校友的交流,了解工厂很多规划设计如:企业食堂、人才公寓等建设,在早期就已经做了充分的考虑布局。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