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MBA讲座回顾 | 跨文化交往中的礼仪

来源:上海外国语大学MBA    作者:原作者    责任编辑:黄梦格    11/13/2023

4744


11月8日,孙信伟教授莅临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MBA案例教室为上外MBA学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跨文化交往中的礼仪》讲座分享。


首先,主持人张颖同学简要介绍了孙教授的背景以及本次讲座的流程安排。孙教授曾担任纽约巴鲁克国际金融孔子学院中方院长、上海外国语大学人事处处长、上海外国语大学对外交流合作处处长,同时还是上海五国峰会、上海合作组织峰会、APEC峰会,以及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的政要贵宾接待组成员。他曾接待过数十位外国元首和政要,荣获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教委、上海市外办等部门的嘉奖。


孙教授以亲切交流的方式开始了本次讲座,询问同学们是否有海外工作或留学经历,是否感受过文化差异所产生的误会。他提到跨文化交往中的礼仪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世界是多元化的,处在地球村不同区域的各国人民,因历史文化、生活习俗等的不同,在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都不尽相同,其中的差异难免会产生误解、矛盾甚至冲突。



接着,孙教授从这个角度切入主题,全程结合自身在跨文化交往中的经历以及在海外学习和工作的实践,具体讲述了国际交往过程中的礼仪规范,极为细节地讲解了从称呼到着装,从站姿到容貌,从高规格的礼仪到儒雅文明的礼貌等一系列礼仪规范和要求,让同学们经历了一次跨文化交往中的礼仪模拟实践。




孙教授分享结束后,同学们积极和孙教授互动,踊跃提问。例如,有位同学问道:“参加一些重要外事活动时,男士是否需要化妆,比如涂素颜霜?”孙教授的回答是:“是否需要化妆视情况而定,要考虑场合、个人的肤色、在活动的角色和位置等因素,如果你出席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场合,且需要入镜,那么化妆会更好。”



相信通过此次讲座,同学们一定会对于“跨文化交往中的礼仪”这个主题有更深刻的了解,在今后的待人接物中,将更加注重礼仪规范。同学们纷纷表示意犹未尽,期待孙教授带来下一次的精彩分享。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