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亚林赛热点问题问与答(三)

来源:亚林赛    作者:原编    责任编辑:范思雨    12/12/2023

4907



第五届亚林赛热点问题问与答

第3期

第五届亚林赛正在火热进行中,本期小编对参赛队员关心的亚林赛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整理和回复。


一、时间安排

报到时间?漂流体验时间?

报到时间12月30日,漂流体验时间15点以前到达,分批送达漂流起点,距离酒店30分钟

1、 比赛第一日,出发时间,出行方式?景区内耗时(预估);计时地点?

12月31日,起床时间6点,6:30出发,约30分钟到达望天树景区乘船码头乘船20分钟至望天树景区入口出发点,景区内为CP0-CP1,景区环线约5公里,不计时,其中树冠走廊体验在景区;计时地点从CP1开始,CP0和CP1位置都是望天树景区入口;

比赛第二日,出发时间?预计漂流点关门时间?

1月1日为比赛第二日,出发时间上午8点,预计漂流关门时间2个小时;


二、距离、关门时间、是否有关门兔

比赛第一日距离,(景区内距离),计时距离;是否有关门兔、关门收容车、医疗跑者、医疗救助方式;中途退赛,如何联系主办方?

比赛第一日距离31公里,景区内距离5公里,计时距离25公里左右,没有关门兔,有关门收容人员。赛程全部为乡村公路,救护车可到达,120巡视;医疗救助方式,120,救助信号,和具体联系人员在赛前公布;中途退赛,请至少走到补给点等待救援,目前可联系。13888683043

比赛第二日距离,计时多少?漂流多少?跑步退赛的话,是否能乘坐收容车继续参加漂流。漂流过程中,身体不适如何退赛?

比赛第二日距离,21公里,其中15公里公路,6公里河道漂流。计时段是乡村公路15公里,3小时关门。退赛的话可以做收容车,但不能参加漂流;12月30日有漂流体验,1月1日正式漂流比赛之前,队员要考虑清楚是否参加,中途2、4、6公里有漂流的休息点,可选择上岸退赛。


三、补给

补给点设置,补给物资

第一天目前设计是6个补给点;每5-7公里设置一个,补给点有水、功能性饮料、水果、糕点。其中SP4有热食和午餐。


四、物资

随身物资?

第一天:水袋、手机(下载户外助手APP)、户外遮阳帽、救生哨、越野跑背包、皮肤衣、头巾、适量补给食品、运动凉鞋或浮潜溯溪鞋(组委会12月30日发放)、保温毯


第二天:防水背包(组委会12月30日发放)、水袋、手机(下载户外助手APP)、户外遮阳帽、救生哨、越野跑背包、皮肤衣、头巾、适量补给食品、运动凉鞋或浮潜溯溪鞋(组委会12月30日发放)、保温毯

非随身物资,如何转运(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是否有统一标识)?

非随身物资,转运前以队伍为单位,自行分装,打包前请各队伍做好标记;由组委会转运

宾馆内物资是否需要带到12月31日傣家营地?

宾馆寄存行李的物资不用带到傣族营地,但是必须带上12月31日露营需要换洗的衣服、洗漱用品等适合露营的用品

营地医疗人员、物资,(腿部放松,筋膜枪、泡沫轴等)

营地医疗人员有120医护人员驻点;有运动拉伸工作人员带领拉伸

计时芯片那种类型的,中途遗失处理方法?

计时芯片是号码簿芯片,不能遗失,必须张贴在参赛马甲前方;中途遗失处理方法,打开两步路户外助手计时

赛事方提供的装备何时发放?

12月30日报到时在酒店领取参赛物资;

漂流过程,电子设备(如手机等)

漂流过程,严禁使用电子设备;如携带遗失在河道,责任自负

官方配备摄影师几名,无人机是否可以借用?

官方配4-6名摄影师,无人机不能借用


五、住宿

报名双人间的,可以临时换单间么?

报名双人间的,按照双人间确定,因为元旦旅游假期,临时更换不一定有房间;

在傣家营地住宿,是帐篷还是?如果是帐篷,何时领取,是否以小队领取,需要自己搭建么?

傣族营地住宿是帐篷,在到达第一天终点的时候领取帐篷,以队伍领取帐篷,需要自行搭建


六、餐饮

此次活动,主办方统一安排哪些餐饮?

12月30日报到的晚餐(欢迎晚宴酒店桌餐),12月31日的酒店早餐、午餐(赛事补给包)、晚餐(傣寨营地晚餐);1月1日(傣寨营地早餐)、午餐(赛事补给包)、晚餐(庆功宴酒店桌餐)

傣家营地餐饮是什么样的?

傣族营地餐饮以傣族美食为主,烧烤类但偏清淡,如烤鸡、烤鱼、稀饭、米干等。但以实际具体供应餐单为主


七、 其他

跑完步有地方可以洗澡吗?

跑完步,傣族村民家中可以洗澡,但是洗漱条件简陋,请自行准备好洗漱用品

沿途有没有卫生间?多远有卫生间?

沿途5-8公里有卫生间,CP0、CP1、CP2、CP4有卫生间,CP6有卫生间

家人要陪同,住宿可以单独安排吗?

家人陪同,可以提前与组委沟通12月1日前,组委会可帮忙预定好12月30日、1月1日的房间,不包括12月31日露营;其他行程、物料、交通、乘船、漂流等活动行程不能安排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