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益平就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卸任

来源:中国MBA教育网    作者:原作者    责任编辑:王威林    01/29/2024

7017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简称“北大国发院”)官网“学院领导”一栏近日更新显示,该院副院长黄益平现已担任院长职务。



黄益平,男,1964年出生,浙江余姚人,现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金光经济学讲席教授、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目前还担任国务院参事室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理事长、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同时兼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Crawford公共政策学院Rio Tinto中国经济讲席教授。

此外,他同时还是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成员(现任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英文学术期刊《China Economic Journal》主编和《Asian Economic Policy Review》副主编。


黄益平获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和浙江农业大学农学(农业经济学)学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金融市场与农村发展。


北大国发院(NSD)是北京大学的一个以经济学为基础的多学科综合性学院,前身是林毅夫等六位海归经济学博士于1994年创立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随着更多学者的加入以及科研和教学等方面的拓展,2008年改名为国家发展研究院。林毅夫目前担任北大国发院名誉院长。


北大国发院院长一职此前由姚洋担任。



姚洋,1964年生于西安。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理系本科,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管理科学中心,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农业与应用经济学系,获发展经济学博士学位。


现为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大国发院经济学教授、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执行院长,《经济学(季刊)》主编;中国经济学年会理事长,当代经济学基金会理事长;中国经济50人成员。获2008、2014年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第一届和第二届浦山国际经济学奖(2008年、2010年)、第二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奖(2008年);被评为2006年北京大学十佳教师和2017年北京大学十佳研究生导师。


国发院简介: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NSD)是北京大学的一个以经济学为基础的多学科综合性学院,前身是林毅夫等六位海归经济学博士于1994年创立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随着更多学者的加入以及科研和教学等方面的拓展,2008年改名为国家发展研究院(简称国发院)。


国发院在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教育经济学、人口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拥有国内外知名学者,除林毅夫、易纲、海闻、张维迎等创始人之外,还包括周其仁、宋国青、曾毅、闵维方、汪丁丁、姚洋、黄益平、卢锋、刘国恩、徐晋涛、李玲、雷晓燕、傅军等。学院秉承北大兼容并包、和而不同的学风,高度关注中国的现实问题,致力于学术与现实的结合,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国进步。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国发院已经形成了集教学、科研和智库于一身的综合性学院,成为北大构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方面,国发院已经形成政、商、学三大教学体系。在学术教育方面,国发院的经济学硕士和博士项目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毕业生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学界的生力军;经济学双学位/辅修项目经过二十多年的锤炼,已经成为北大的一张重要名片。从2017年秋季起,国发院开始招收经济学(国家发展方向)专业本科生。在商学教育方面,国发院旗下的BiMBA项目始于1998年,MBA和EMBA教育以学术导向和严谨的教学彰显于世,学员评价长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EDP项目以高端定制企业内部培训为主,广受社会的好评。在政府行政和经济管理教育方面,国发院承办国家重大工程——北京大学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专门培养发展中国家的中高级官员。


在科研方面,国发院在国内外的人均学术发表处于国内领先行列,教师的学术论文发表于《美国经济评论》(American Economic Review)、《政治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经济学期刊》(Economic Journal)、《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等国内外著名学术杂志上,并产生了一些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为中国经济学界提供一个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


在智库建设方面,国发院秉承“小机构、大网络”的理念,聚合北大乃至全球的研究资源,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新农村建设、土地问题、国企改革、电信改革、股市治理、人口政策以及经济结构调整等诸多重大问题上,产生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政策建议,并被政府所采纳。经过多年的耕耘,国发院已经成为中国高校智库当中当之无愧的领军者,2015年入选国家首批高端智库。国发院拥有“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会”、“格政”和“国家发展论坛”三个智库品牌活动,并牵头组织“中美经济对话”和“中美卫生对话”,在中美民间外交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