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北京邮电大学会计学跨学科联合学士学位项目启动仪式顺利举行

来源:对外经贸大学商学院    作者:原编    责任编辑:范思雨    12/13/2024

5393

2024年12月5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北京邮电大学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诚信楼三层报告厅联合举办了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金融科技联合学士学位项目的启动仪式。此次仪式标志着两校在跨学科人才培养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赵忠秀,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彭木根,北京邮电大学教务处处长卞佳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书记王铁栋、国际商学院副院长祝继高、国际商学院副院长杨震宁,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王尚广、计算机学院副院长张笑燕、经济管理学院书记王宏原、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冠南,安永大中华区能源资源行业联席主管合伙人、安永华北区审计服务主管合伙人钟丽,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审计部总经理王文章,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会计学系教师,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师代表以及首届联合学士学位项目学生全体参加了此次仪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务处处长毛捷主持此次活动。


会议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务处毛捷处长的主持下拉开了序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赵忠秀和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彭木根分别发表了致辞。赵忠秀校长指出,当前社会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高等教育必须与时俱进,积极探索跨学科合作的新模式。他强调,两校各具独特的学科优势,此次合作将共同打造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新高地,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彭木根副校长对赵校长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对合作办学项目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表示感谢,并祝贺联合学士学位项目正式启动,强调这是数字经济时代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举措。


随后,国际商学院书记王铁栋介绍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发言。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何帅老师作为首批授课教师代表发言,他表示将践行立德树人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期待与对外经贸大学合作深化教学改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王坤珏老师则强调了金融科技与计算机科学对会计行业的影响,并表示教师将积极投身教学,提供前沿知识与技能。





2024级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项目的黄铄涵同学和2024级会计学-金融科技项目的张琬淇同学作为学生代表分别发言。她们表达了对联合培养项目的创新意义的认同,以及对未来学习旅程的期待和决心。黄铄涵同学表示,将珍视机会,积极参与学习,成为复合型人才,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张琬淇同学则强调了会计学与计算机专业结合所带来的无限潜力,并感谢优秀的教师团队和丰富的教学资源。



在领导致辞和代表发言后,由北京邮电大学教务处卞佳丽处长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务处毛捷处长向教师代表颁发了聘书。


接着,进入了产教融合主题分享环节,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祝继高主持。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王宏原书记、安永大中华区能源资源行业联席主管合伙人钟丽以及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王文章等嘉宾进行了精彩的分享。他们围绕数字经济时代的人才需求、产教融合的有效机制以及联合学士学位项目的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联合学士学位项目宣讲环节,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杨震宁主持,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张笑燕副院长和经济管理学院许冠南副院长分别介绍了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联合学士学位项目和会计学-金融科技联合学士学位项目的具体情况。他们详细介绍了项目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以及就业前景等方面,使联合项目学生对项目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最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务处处长毛捷做总结发言,他表示此次联合学士学位项目的启动,不仅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在跨学科人才培养领域的一次重要合作,也是两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服务数字经济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复合型人才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数字化转型、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生力量。


据悉,此次启动仪式吸引了众多校内外媒体和师生的关注。与会者纷纷表示,此次活动不仅让他们对联合学士学位项目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让他们对两校未来的合作充满了期待。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