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上理 创领未来|上理管院专业学位教育中心举行2026联合招生发布会暨夏令营开营仪式

来源:上理管院专业学位教育中心    作者:原作者    责任编辑:王威林    07/07/2025

3181


7月5日上午,“智汇上理 创领未来”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专业学位项目2026联合招生发布会暨夏令营开营仪式在军工路校区图文信息中心举行。此次发布会旨在为有意报考管理学院专业学位的考生搭建深入了解MBA、MPA、MEM、MPAcc、MF、MIB、MT等项目的平台,同时创造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的机会。管理学院院长、专业学位教育中心主任赵来军出席并致辞,副院长刘魏巍主持发布会。MF项目主任高广阔,MIB项目主任、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秦炳涛,MT项目主任、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带头人田发,中心综合办公室主任孟陈莉,以及意向考生与线上观众共同参加活动。


活动现场


寄语·育才蓝图


赵来军在致辞中回顾了上海理工大学的深厚办学底蕴,强调学院植根于学校百年积淀的务实基因,致力于培养洞悉产业运行逻辑,善于将技术创新、工程实践与卓越管理相融合的复合型人才。他表示,学院专业学位项目的核心在于连接技术与管理、经济与政策、理论与实践,将知识转化为驱动产业与社会发展的现实价值。依托上海科技创新高地及强大的校友网络,学院为学子提供了站在科技前沿与产业升级交汇点的宝贵平台。他期望同学们能在上理这片沃土上汲取知识的力量,锤炼实践的智慧,拓展视野的疆界,并通过此次活动深入感受项目育人氛围,共同探索未来空间。


赵来军致辞


刘魏巍主持


解析·赋能机制


孟陈莉向在座学子介绍了专业学位项目培养体系。她表示,中心依托“4+3+2”专业学位矩阵整合学科资源、构建多元化培养路径,以顶尖系统思维深度融入商科教学,并通过五大特色模块全方位支持学生成长。学院构建深层次的产教融合生态,与微创医疗、中国商飞、蔚来汽车等百余家名企共建实践基地,提供丰富的移动课堂与实践机会,并通过国际交换生、“1+1”国际双学位和海外游学项目拓展全球视野。凭借百年商科文脉、权威国际认证、市区双校区联动、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及高性价比学费等核心优势,为莘莘学子铺就成为职场精英的成长道路,诚邀广大考生加入上理,从这“理”启程,通往更广阔的世界。


孟陈莉介绍专业学位项目培养体系


中心招生主管李蓬勃详细介绍了2026年度招生政策与奖助学金计划,逐一说明各专业学位项目的报考条件、学习方式、学费要求、奖助学金金额与评选标准等信息,希望为更多优秀考生提供实现梦想的平台。


李蓬勃介绍招生政策与奖助学金计划


洞见·治理破题


发布会上,田发作题为“数字经济企业的税收治理新策略”的报告。他强调,数字经济已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但现行基于工业体系设计的税制面临严峻挑战。虚拟化、无纸化和流动性特征,导致增值税税源地与消费地分离、企业所得税注册地与业务发生地错配等问题,造成税收流失与区域间分配失衡,形成“数字经济大发展”与“税收治理小贡献”的突出矛盾。他表示,优化税制结构,特别是提高直接税比重、改革增值税、完善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规则,对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具有显著正向效应。未来需立足国情,借鉴国际“双支柱”方案等经验,通过制度革新、技术赋能和国际协作与反避税,构建适配数字经济发展的高效、公平、现代化税收治理体系,为数字经济行稳致远提供坚实保障。


田发作主题报告



现场精彩瞬间


发布会同期还举行了MBA、MPA、MEM项目“职业赋能工坊”活动,相关意向考生通过沉浸式体验,与资深学者、企业高管和校外导师面对面交流,在互动中拓宽视野,探索职业发展的更多可能性。


“职业赋能工坊”活动合影留念


本次联合招生发布会暨夏令营开营仪式,全面展示了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专业学位项目的特色优势、培养体系和招生政策,为意向考生深入了解项目、科学规划深造路径提供重要平台。未来,学院将继续依托深厚的学科交叉优势与产教融合特色,致力于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卓越管理人才。期待更多怀抱理想、追求卓越的学子选择上理管院专业学位项目,在这里开启学术与职业发展的新篇章,与学院携手并进,共同成就未来。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