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3平方公里土地,600万人口,华族、马来族、印度族等族群混合共生……作为东南亚重要“咽喉”之地,建国仅60年的新加坡凭借长远战略眼光与创新精神,以“有限资源”创造“无限可能”,在金融、贸易、科技等领域构建起不可替代性。
在医疗领域,其精细化管理和国际化视野尤为突出,医疗系统连续多年被世界卫生组织评为亚洲第一,在全球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领域树立典范,为全球提供了“低成本、高质量”医疗的范本,尤其在整合资源、平衡公平与效率方面极具借鉴意义。
6月,在医疗管理MBA学术主任王杉副教授带领下,40名MBA学生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开启以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为主题的海外课堂之旅。
01
课程学习:服务质量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融合
本次海外课堂围绕主题开设《生产力和服务质量》《面向医疗保健服务的AI和分析》《服务质量的系统方法》等课程,三位教授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
董润桢教授聚焦生产力管理,剖析技术、员工、流程三维度改进策略,通过六西格玛在GE医疗扫描仪等案例,揭示生产力与服务质量协同提升的逻辑。他指出,提升二者需从三方面着手:技术上,先进设备提高效率;员工方面,专业素养和积极性关键;流程优化减少冗余。这种协同逻辑不仅推动了医疗行业的发展,也为经济增长注入了动力。
蓝少伟教授先剖析新加坡医疗体系的挑战,再阐述AI技术在整合多维度数据、考量SDoH实现精准医疗干预的价值,列举了AI在院前急救调度、感染错峰调度模型、临床辅助决策等领域的应用案例,还依据多纳贝迪安模型构建AI医疗应用评估框架,强调实施AI过程中需严格把控偏差管理以保障医疗质量。
吴桐毅教授从系统视角与质量管理演进切入,分析质量管理从缺陷修复、单点控制向主动创新、服务系统优化的转变,实现从“产品思维”到“流程思维”的升级。他还探讨服务质量的分布式、多维度和互动性特征对标准化的挑战,以精益六西格玛为基础提出解决方案,并结合柯达、诺基亚等案例,强调企业需保持敏锐度、拥抱技术变革,以及AI与人类创造力协同互补的必要性。
02
参访求知:亚历山大医院的“全系统质量”实践
结合课程内容,同学们走访了历史悠久又充满活力的亚历山大医院。
亚历山大医院成立于1938年,最初是英国远东司令部的主要军事医院,曾在二战期间救治了大量伤员。几经沿革,最终在2018年归属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组织,也由此开始了优化革新之路。
同学们分组参观院区,探讨前瞻性设计对医院创新实践的赋能,并就服务管理、技术实现等问题深入交流,纷纷表示感受到新加坡医疗的进化、创新及制度理性与人文温度的共振。
03
文化融通:新加坡的历史、规划与永续智慧
新加坡城市规划馆和资源永续展览馆,让同学们领略其多元文化与创新发展。
新加坡城市规划馆宛如一部城市发展的史诗,通过精美的规划模型和详实的数据,生动展示了“花园城市”理念的演变历程。新加坡资源永续展览馆则通过对水资源循环利用、垃圾处理的能源转化的互动展示,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样本。
从最初的渔村到当下的国际金融中心,今夕的对比呈现,让同学们清晰感知到了新加坡在城市规划方面的预见性和前瞻性,也认识到了战略规划对于发展的重要性。作为管理者,如何借鉴新加坡长期主义的规划和实践思维,赋能企业实践,引发了同学们的思考和讨论。
教授说
王杉 中大管院副教授
本次新加坡国立大学《服务质量管理》海外课堂让学生们收获颇丰。对亚历山大医院的深度参访极具启发性,学生们真切体会到尖端医疗科技与精益管理流程如何融入充满人文关怀的服务实践中,也感受到医疗服务中效率与温度如何实现平衡。随后的文化参访从更宏观的视角,让学生们深刻理解了可持续运营理念在现实社会中的核心价值与落地策略。整个行程是一次生动的沉浸式学习,不仅深化了同学们对服务质量管理的理解,也为未来实践打下了坚实的认知基础。
学生说
蔡德建
这段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学习交流经历,于我而言,是一场知识的盛宴、实践的洗礼、文化的熏陶与心灵的滋养。我学到了先进的医疗管理理论与实践经验,触摸到医疗服务人文温度与协同魅力,感受到城市文化多元包容,更在团队中收获成长力量。
曹诗丹
回顾本次NUS课程的精髓,在于优秀的医疗管理如同新加坡的治理艺术,既要如瑞士钟表般精密(系统思维、数据驱动),又要似热带雨林般包容(文化敏感、人文关怀)。在标准与弹性之间,在数据与现实之间,在技术与人文之间,存在着医疗管理者永恒的探索空间。感谢中大与NUS馈赠的思维礼物,为我的职业生涯带来珍贵启迪。
张慧媛
结合我在汤臣倍健公司从事益生菌市场营销工作的经历,我从医院管理、消费者教育、行业趋势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与反思,认为大健康行业正朝着高科技化、精准化、国际化方向发展,企业应注重产品创新与品牌建设,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而我亦将继续关注行业趋势,提升产品创新能力,加强消费者教育,为推动大健康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