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MBA | 毕业并非故事的终点,它正翻开全新的一页!

来源:复旦MBA项目    作者:原作者    责任编辑:王威林    07/14/2025

4664



毕业典礼将至,作为准毕业生的他们,都有哪些想说还没来得及说的话?我们请到了八位同学,分享他们留念的、难忘的、关于复旦、关于管院、关于MBA的点点滴滴。


今天,让我们来看上期这四位同学的分享吧。


Q:复旦MBA在读期间,你最骄傲的事是什么?

最骄傲的就是和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一边准备iLab商业挑战赛,给企业写策划方案,一边还要参与年级自发组织的夏日音乐会登台表演,堪称人生前30年最充实和最E的时候。




有幸连续2次参与GIP研学项目,穿越UCB(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和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感受“让阳光普照”和“自由之风永远吹拂”;横跨北欧,享受艺术和人文的双倍“日不落”,这些都是复旦MBA给予我的人生高光片段。




每次和同学们一起上课Present的时候都很骄傲,我的队友,就是这么优秀!




Q:有没有让你印象尤其深刻的课堂或项目体验?

MIT斯隆管理学院的Jonathan Ruane老师,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全球商业课上,让同学们讨论客机能否实现100%自动化。当时,大家都选了极高的比例,我因为坚持必须要有驾驶员,和另一位同学即时辩论了10分钟,我们彼此都充分表达了观点,这个讨论场景让我印象深刻。


在带领我们完成泰国iLab的咨询过程中,何雁群教授不仅仅给我们很多专业知识上的启发,还和我们成为了好朋友,成为了我们的人生导师,感谢何教授~




Q:校园里你有比较喜欢的地点吗?

必须是光华楼前的两颗樱花树!那里也是我在复旦留下最多影像的宝藏机位。每年3月的樱花季,我和好朋友们都会来到这里打卡,连续3年,年年如此,浪漫飘落的樱花和树下惬意的小猫,都是我在复旦最美好的记忆~




史带楼后面的“悟”雕像。研一时,我早晨经常去旁边朗读英文材料,很棒的学习思考氛围。



难忘史带楼的小会议室。我们用一个学期的课余时间,在这些小房间里完成了对班级所有同学的视频访谈并整理留档,这都是鲜活的管理学案例。



李达三楼图书馆阳光房。一坐到这里就心情平静效率奇高。而且这里有很多跟同学们一起学习工作和互相帮助备考的回忆~




Q:在读期间,有什么让你觉得遗憾的事吗?

在2022年入学之初就期待的政立院区终究是没有机会在里面上课了,但论文撰写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政立院区的讨论室中度过,并且最终在崭新的教室获得了答辩的优秀论文,也算是弥补了小小遗憾



参加了复旦院系杯网球赛,但是差一丝没能出线,如果晚两年苦练后还能参加,希望管院能夺冠!




Q:快毕业了,聊聊你现在最想说的话吧。

作为在职MBA,班级同学平均工作时间超过了10年。作为班级的“小老弟”,在众多前辈指导下,我受益良多。


目的地很重要,沿途的风景很重要,那些和你一起走过这片岁月的伙伴,也同样重要。一人行速,但“叁”人行远,中文3班,我们永远不散~




我在管院最大的成长是 “知行合一”。我们是国际合作项目,复旦和MIT的老师们,为我们带来了丰富的商业、科技、人文等知识。我也参加了很多杰出的各行业前辈讲座,在思维的碰撞下受益良多。两年的校园生活里,我积极参与跨国iLab项目、国际商赛、国际交流,坚持跑步、打球来锻炼身体,积极探索推进商业项目。感谢复旦管院,我们将笃行致远,砥砺前行。




因为复旦国际MBA,我们一起前往泰国完成iLab项目,在美国MIT上课,到阿联酋访问中东;又因为友谊,我们在巴哈马、韩国、日本、荷兰、意大利、梵蒂冈一起旅行。两年的校园生活,探索世界是最好的学习,因为有同学而变得生动尽兴。毕业在即,但来日方长。希望我们永远都有再一次相见。




直到我来到了复旦,才明白,精彩的人生故事,值得等待。


翻开记忆的相册,每一帧都鲜活如昨:骆品亮老师的管理经济学课堂,思想交锋激烈如“奇葩说”现场,让我惊叹于同学们深厚的行业底蕴;王安宇老师肩挎帆布包,在无数个周末,无论晴雨,工整写满的黑板,诉说着商业创新与务实精神的双重真谛——那是刻在心底的学术图腾。


更幸运的是,在朝夕相处的7班,我找到了故事里不可或缺的“主人公们”。从线上初识的雀跃,到共度每一个重要节日的温暖,这份在MBA里淬炼出的情谊,纯粹而珍贵。我们为彼此的生日制造惊喜,心意滚烫;与一群有趣的灵魂远征山川湖海,共赴海外游学,为故事的每一章添上新坐标;从懵懂新生到指引方向的学姐,在Orientation的接力传承中,故事的卷轴也悄然铺展向更远的未来。


感谢复旦MBA,让我变成了这个绝妙故事的一员,毕业,并非故事的终点。它,正翻开全新的一页!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