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复旦MBA毕业生,恭喜你们迈向星辰大海

来源:复旦MBA项目    作者:原编    责任编辑:姜胜朝    07/14/2025

4398


昨天,是2025届毕业生的大日子。在回顾毕业典礼与晚会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昨天上午参与直播采访的4位毕业生说了什么吧~

2025届复旦MBA项目毕业生李孝曦


Q:在你就读复旦MBA的过程中,哪些案例或者故事帮助你锻炼了领导力?

A:我一直梦想着能进入复旦学习。来到复旦管院后,成功当选了中文三班班长。第一年,与班委们一起组织了很多活动。到了研一下学期,不仅我们班委积极地策划活动,还有很多同学自发地参与进来,帮助我们组织活动。


在担任班委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责任心。特别是在研一时,我们组织了一个在崇明岛的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班委真的是身先士卒,主动承担了很多任务,为班级同学树立了榜样。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示范,在之后的研二期间,很多同学自发组织了各种各样的学习,运动参访交流等活动,让我觉得在这样的一个班级非常骄傲!


Q:作为复旦MBA科创青干营第三期的学员,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A:加入青干营让我受益匪浅。青干营的同学们无论是在创业领域,还是在个人品格与能力上,都非常出色。在这个过程中,我认识了许多同在创业的朋友。青干营的课程内容也非常贴合实际,学习到的知识可以直接应用到我的工作中,甚至是未来我想从事的事业中。


Q:如果让你来推荐复旦MBA项目,你会怎么说?

A:真的一定要来复旦管院!这里有顶尖的师资和资源,还能通过各种不同的角色锻炼自己的领导力。也一定要积极加入复旦MBA科创青干营!这里能收获满满的成长和实战经验。 无科创,无未来!


2025届复旦MBA项目毕业生黄丛霖


Q:你对复旦管院的印象是什么?

A:我和复旦管院有着蛮深的渊源,我父亲是复旦EMBA校友,我的丈夫在我入学后被管院吸引,后来也成为了复旦-港大IMBA项目的学生。所以,现在我们不仅是家人,还是师兄师姐的关系。


我的教育经历大部分是在国外度过的,回到中国时,我选择了复旦管院。复旦MBA是一个兼具国际视野,又读得懂中国商业语境的项目,这让我更好地了解中国市场和商业文化,真正实现了我一直以来的追求。这一切对我来说,都非常有帮助。


Q:在读期间你有孵化一些创业项目,请介绍一下

A:这其实是我在复旦最兴奋的几件事之一。作为风险投资人,我一直在寻找从0到1的创业项目,而复旦的孵化平台给了我很大的动力。我接触到了一些非常有创意、充满激情的同学,大家的想法让我特别有动力去了解和参与。


对我来说,最看重的还是创始团队,是否具备远见、拼搏精神和执行力,是我判断一个项目的关键。而在复旦,同学之间有了基础的信任和了解,这让我能够更好地评估这些项目的潜力。


最让我兴奋的是,我能亲身参与到项目的孵化过程。将一个创意从纸面上的想法,到制作PPT,再到实地运营,每一步都让我觉得非常激动,甚至有些上瘾。


Q:在复旦管院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A:在复旦MBA,我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建立了很强的信任,这种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不仅让我结识了好朋友,还让我从中获益良多。这种信任和合作精神,成为了我创业过程中很重要的支持。


2025届复旦MBA项目毕业生姜海波


Q:入读复旦国际MBA后,有没有遇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新朋友?

A:刚开始读MBA时,我觉得这可能是个孤独的旅程。毕竟,对于有几年的工作经验的人来说,重新回到校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选择。但让我意外的是,来到复旦管院后,我发现有很多和我一样,拥有3到5年工作经验,甚至更久的人,他们也选择放下之前的成就和经历,投身全职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我结识了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我们聊理想、聊未来、聊人生,也讨论彼此的价值观。通过这些交流,我遇到了很多真挚的朋友,这也是我在复旦国际MBA学习过程中的一段珍贵记忆。


2025届复旦MBA项目毕业生迟慧臻


Q:在复旦国际MBA,你感觉自己找到了职业发展的新方向吗?或者说,这段经历给你带来了什么转变?

A:在互联网工作了几年之后,我发现自己几乎没有时间去提升自己。因此,我决定暂时放下工作,回到学校,重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


对我来说,读MBA是一个全新的机会,几乎是从头开始的转折。我之前一直在互联网行业,而来到管院后,我实现了自己的目标——真正进入了实业领域,这是管院带给我的巨大转变。


春风化雨四十载,

领变未来启新程。


昨天(6月21日)下午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2025届学生毕业典礼

在正大体育馆隆重举行。


2233名毕业生身着毕业礼袍,

光荣接过毕业证书。

毕业生和亲友坐满整个正大体育馆,

近200万人次云端同庆,

一起分享这荣耀与幸福的时刻。







毕业典礼开始前,

由“复二代”小朋友组成的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繁星室内乐团

用一场惊喜快闪表演点燃会场

向毕业生们送上纯真美好的祝福。





拨穗铭志,梦想由此启航


孙一民副院长主持毕业典礼。40余位来自复旦大学及合作院校的主礼团嘉宾出席典礼,见证同学们的成长里程碑时刻。


今年,学院共有2233名2025届毕业生顺利完成学业。其中,获得复旦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2025届工商管理硕士项目毕业生共有697位,获得复旦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2025届国际工商管理硕士项目毕业生共有54位。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马余刚教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教授等为毕业生拨穗,并授予毕业证书。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马余刚教授为毕业生拨穗

陆雄文院长为毕业生拨穗


马余刚院士在致辞中殷切寄语全体毕业生并送上祝福。


马余刚院士表示,今年复旦大学迎来建校120周年,管理学院也迎来恢复建院40周年。四十年风雨兼程,复旦管院始终坚持“开智求真,拓新领变”,依托国际化平台,一流师资和前沿视野,开拓管理新知,服务社会发展。希望同学们不论未来身在何处,无论走向何方,都能铭记复旦校训,保持开放的胸怀,严谨的求知,坚守诚信,勇担责任,始终把个人奋斗与时代使命紧密相连。愿同学们带着母校的祝福和期许,无论顺境逆境,皆能以感恩之心、坚韧之志、创新之行,铸就人生新的高度。


超越自我,领变时代浪潮


临别之际,作为管院人的“大家长”,陆雄文院长向全体毕业生送上寄语,在同学们奔赴人生下一站时,将殷切嘱托与希冀化为临别前的最后一堂“毕业大课”。


陆院长指出,管理学院的毕业生们绝大多数要走上管理实践的道路。是否优秀不以在学校期间考取的分数所定义,而是以十年以后、二十年以后的实践成就所定义。他以爱因斯坦的名言“一旦你停止学习,你就停止了生命”鼓励广大毕业生,要在未来的社会学程中成为“学霸”,不仅要把管理学院已经学习的知识运用好,而且要有更强的目标感、自驱力,以更大的热情去学以致用,进一步去学习新知、探索未知,知行合一,成就理想。


陆院长鼓励每一位毕业生,都能成为“More than Best,Best Plus”,成为超越自我、拓新领变的时代先锋。“今后你们的灿烂前程必将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光辉历程交相辉映、照耀世界。寄希望于你们!祝福你们!”


(陆院长演讲全文将后续推送,敬请关注)


誓言记于心,一生管院人


百年复旦,领秀天南;思想自由,惟学至尊。

文伦兼备,博学笃志;才识双全,切问近思。

兴我邦国,爱吾复旦;荣耀既始,再上征程。


在此庄严宣誓,我们将以奋斗为名,以信念为旗。

不负所学,不惧风雨,责任如山,使命在心。



复旦管院校友菁音合唱团、学生代表、毕业生代表共同唱响《你鼓舞了我》,唱出对母校最真挚的爱,也唱出对未来最热烈的期许。




“无羁绊前程远,向前,向前,向前进展。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


毕业典礼尾声,全体毕业生唱响复旦大学校歌。让我们向着荣耀,再上征程!




“人来人往今日已告别从前

你的名字旦复旦兮温暖在心间

千锤百炼岁月都化作信念

你的明天星光灿烂荣耀在人间

千里万里不管走得多远

你的名字旦复旦兮

今生永相伴”


在《今生永相伴》的悠扬歌声中,

复旦管院2025届学生毕业典礼圆满落幕。



追逐梦想的路上

每一步都是光芒

愿每一位毕业生

在广阔天地间自由翱翔








典礼结束后

复旦MBA的毕业生们继续参与了毕业晚会








星辰属于你们

未来属于你们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