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清华“科创杯”创业大赛科创训练营圆满结营

来源:清华大学MBA    作者:原作者    责任编辑:王威林    08/25/2025

3580


8月17日,2025清华“科创杯”创业大赛科创训练营结营仪式在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顺利举行。


清华大学党委原副书记、纪委原书记、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韩景阳,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史带讲席教授徐心,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院长助理、长聘副教授吴乾元,科技创新MBA项目学术主任、“科创杯”创业大赛组委会主任、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朱玉杰,深圳市清华大学校友会经管学院分会会长、力合科创股份投资管理部联席总经理汪姜维,天使母基金副总经理刘湘宁,前海母基金合伙人陈文正,英诺天使合伙人刘溪,松禾资本合伙人郭琤琤,大潮基金董事长戴晓渊以及参赛项目团队出席了结营仪式。结营仪式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教育中心主任马嘉主持。结营仪式吸引多名科创人士,现场座无虚席,互动热烈。


合影


在嘉宾致辞环节,韩景阳老师表示,清华“科创杯”创业大赛是清华响应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重要实践,依托清华科技创新MBA项目,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构建了“技术+管理+资本”的三维培养体系。她强调大赛的三重价值:推动科技创新转化、打造大湾区创新生态枢纽、探索科创人才培养新路径,并感谢校友和专家的支持。最后,韩老师对清华“科创杯”提出三点期望:深化“产学研用”融合、汇聚多方资源、打造开放共享的创新生态。


韩景阳致辞


在专家顾问分享环节,几位创投专家分享了他们对本次活动的心得与寄语。汪姜维表示,本次科创训练营的科创属性强、项目质量高,与清华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定位高度契合。他鼓励当今时代的科技创业者持续学习,利用好大赛提供的产学研生态,让科技创新的种子能够开花结果。刘湘宁表示,清华“科创杯”创业大赛的特别之处在于将技术与管理完美结合。他提到,大赛不仅是一个科技含量丰富、成果显著、成功的赛事,对参赛项目来说更是一个新的起点。陈文正分析了人工智能、大健康、智能制造新材料三个方向的项目情况,并对创业者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一是从技术能做什么转向用户要为什么付费,二是做小闭环验证而非追逐大生态,三是警惕平台化陷阱。刘溪表示,创业就是一场马拉松,创业大赛也是一个不断完善自我、完善团队的过程。他强调了创业路上的持续性和不易,并肯定了本次大赛将MBA与创业者相融合的举措。最后,他祝愿清华“科创杯”未来不断扩大影响力,深圳的科创生态越来越好。郭琤琤作为清华经管学院校友,首先强调了校友之间紧密的链接所带来的互相帮助和分享。她建议创业者关注自己的比较优势,深入产业去学习调研,不断完善自己的团队。


值得一提的是,在结营仪式开始前,来自创投领域的大赛专家顾问分别与参赛创业者们进行了深入交流,现场氛围活跃。科创者们积极向投资人请教融资策略、市场拓展等实际问题;而专家顾问们则针对不同赛道的发展前景,为团队提供专业建议和资源对接机会。


在总结发言环节,吴乾元老师回顾了大赛的丰硕成果:吸引了全国多所高校的165支团队参与,其中超半数由博士牵头。大赛通过训练营、企业参访、创业辅导等活动,促进了校际与学科融合,并为52支入围团队提供了资源对接与实战支持。吴老师强调,本次大赛不仅搭建了产学研交流平台,更助力青年创业者成长。


徐心老师对各位嘉宾的精彩发言进行了总结。他特别强调,清华“科创杯”创业大赛应当聚焦三个核心维度:创新性、特色化和实效性。徐老师表示,大赛不仅要鼓励突破性的科技创新,更要突出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特色,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示范平台。他期待通过这一平台,能够持续吸引优质资本和前沿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创新企业。


随后,大赛组委会为入围项目代表颁发了结营证书。


颁发结营证书


在结营仪式前一天,科创训练营进行了备受瞩目的实战路演。经历了紧张而精彩的路演角逐,入围的52支优秀创业团队都展现出了卓越的创新潜力与显著的成长。在结营仪式的最后,朱玉杰教授公布了总决赛入围名单。



总决赛入围名单


科技引领未来,创业成就梦想。2025清华“科创杯”创业大赛科创训练营圆满落幕,期待入围总决赛的项目在后续赛程中继续展现科技创新力量,勇创佳绩!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