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4日下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数字经济与智能管理硕士项目2026级招生说明会在清华经管学院建华楼成功举办。本次活动吸引了众多有志于在清华大学深造的学子,共同探讨和体验数字经济前沿教育的独特内涵和魅力。招生说明会由清华经管学院硕士项目办公室主任任晖主持。
图/任晖
首先,清华经管学院史带讲席教授、清华经管学院副院长徐心发表开场致辞。他表示,项目直面国家数字经济领域人才短缺的迫切需求,致力于培养既懂宏观政策制定又精通微观技术应用的复合型管理人才,有效结合“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双重导向,发挥清华经管学院在经济与管理两大学科的深厚积累与师资优势。
徐心强调,作为专业硕士学位项目,其培养强调实战应用,课程体系系统整合数字经济基础理论与行业真实场景,为每位学生配备学术导师和行业导师,共同指导学习与实践,为学生提供前沿洞察和实战支持。
图/徐心
随后,清华经管学院数字经济硕士项目学术主任、清华经管学院经济系教授刘潇从项目定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阵容、项目首届新生画像和报考流程展开全面的介绍。
刘潇强调,项目凸显跨学科与产教融合,数据作为市场化改革的一个新要素,涉及大模型产业、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场景应用。对此,项目通过“科研+教学+实践”三位一体的培养机制,给学生带来理论指导、技术支持和产业实践全方位培养。师资团队由清华经管学院资深教授领衔,联合工科院系、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等多学科力量,实现经济管理理论、数字技术与人文社科的有机结合。
图/刘潇
刘潇表示,由项目发起的数字经济领域产研交流活动也丰富多彩,自项目建设启动以来,已持续开展多期面向业界与学界的数字经济系列沙龙,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行业领袖分享前沿动态,推动学术与产业深度交流,为数字经济的研究者、产业实践者和政策制定者搭建起沟通交流平台。
紧接着,项目2025级学生谷贞慧结合自己步入清华的学习经历、备考经验和方法谈了自己的体会。她表示,入学以来,清华经管学院前瞻性的课程设计、顶尖的师资配置、多元背景的同学氛围及清华精神文化令她收获远超预期。她期待未来不断提升专业与国际竞争力,以实际行动推动数字经济造福社会。
图/谷贞慧
公开课环节,清华经管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教授、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朱岩围绕“数字经济时代的社会发展新机遇”展开授课。
图/朱岩
“经济,即经世济民。我们正处于一个范式变革的时代,更准确地说,是社会秩序变革的时代。数字文明时代的秩序需要依靠可信数据、数字信用以及全新的奖惩体系共同建立。”朱岩提到,数据继土地、资本、技术、人才之后成为新的生产要素,数字经济时代,我们需要解决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并创造出新的价值,这是数字文明时代到来的重要标志,是人类文明向下一个阶段发展的重要趋势。
“数字经济要探索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秩序的变化,不只是探讨学习工具的变化和发展,数字经济专业硕士项目希望同学们能够勇于探索并致力于解决一些人类文明秩序变革的问题。”朱岩从2025年上半年上市公司数据资产入表情况切入,结合国家有关政策,与现场同学探讨了数实融合的基本逻辑,即以数据要素为新生产资料、以数字空间为新发展领域、以数据资产为新价值源泉。朱岩还提到,建设数字中国、发展数字经济的基本逻辑除了技术基础设施的建立,更要注重以数字信用、数据市场、数据资产为代表的经济基础设施的重要作用。
朱岩提到,激发数字经济活力,需要“技术开发+制度建设”双轮驱动。朱岩认为,我们要通过释放数据要素的价值摆脱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通过构建可信数据空间实现技术的革命性突破,通过实现产品数据化及数据产品化来进行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通过构建产业互联网来重构数据时代的新质生产关系,通过技术框架与制度建设双轮驱动,进一步开发数据要素市场。
公开课最后朱岩用“连接性、参与性、和智能性”总结了数字经济时代的社会经济新秩序构建的基本特点。他表示,数字中国建设任重道远,数字经济领域的人才培养至关重要,期待更多同学能够加入清华数字经济专业硕士项目,为数字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在互动问答环节,现场学生围绕培养模式、职业发展等核心问题踊跃提问,项目老师悉心解答。
图/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