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在北语 全球洞见——2026年北京语言大学商学院研究生项目招生说明会成功举办

来源:中国MBA教育网    作者:原编    责任编辑:姜胜朝    10/11/2025

4239


为助力广大考生深度了解北京语言大学商学院研究生项目特色与招生政策,9月28日上午,学在北语 全球洞见——2026年北京语言大学商学院研究生项目招生说明会在线上成功举办。本次说明会聚焦MF(金融专硕)、MIB(国际商务专硕)、MDE(数字经济专硕)及应用经济学学硕四大项目,通过多维度宣讲与互动,为考生搭建起精准把握升学路径的优质平台。本次活动由北京语言大学商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刘珊主持。


商学院与应用经济学学硕介绍:锚定学科发展根基


活动伊始,北京语言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朱尔茜教授进行商学院介绍与应用经济学学硕介绍。北京语言大学商学院自2001年成立以来,依托学校语言与多元文化优势,构建“外语+专业+数字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一体两翼”发展格局,致力于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商科人才,以契合“一带一路”与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需求。

学院研究生体系涵盖应用经济学学术硕士及会计、金融、国际商务、数字经济4个专业硕士项目,各项目均注重专业拓展,通过海内外实习实训与“经世系列讲座”,助力学生夯实基础、拓宽视野。师资方面实行“双导师制”,24名校内导师,110名校外导师来自国家部委、金融机构等,为学生提供学术与实践双重指导。招生上,录取分数与国家线持平,且推免名额不受限制,对第一志愿考生友好。培养效果显著,近5年研究生就业率持续高位,毕业生多进入国家机关、金融机构及知名企业,或深造于顶尖高校;2019年以来,获多项课题与优秀案例奖项,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北语商学院,一同共创未来!


金融专硕(MF)介绍:聚焦金融领域实战型人才培养


商学院金融专硕项目负责人陈丹妮副教授详细解析金融专硕项目。她介绍到,项目聚焦智能金融、金融分析、跨境金融三大核心领域,着力培养具备国际视野与实操能力的复合型金融人才。课程设置层面,不仅覆盖金融理论核心内容,还开设先修课程,帮助基础薄弱学生补足知识短板;同时增设扩展课程,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宽知识边界。此外,项目常态化举办高规格“经世·金融大讲堂”,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学者分享前沿动态,为学生提供持续的学术补给与行业洞察。师资力量是项目的重要支撑。实行“双导师制”,实现“学术+实践”双重护航。

招生政策方面,项目推免名额不受限制,且保护第一志愿报考考生,为考生营造公平、友好的报考环境。同时,项目学制为2年,学费标准为9.6万元,为考生的报考决策提供了明确参考。陈副教授还针对考生提出的课程细节、就业方向等问题进行了耐心解答,进一步消除了考生的报考疑虑。


国际商务专硕(MIB)介绍:赋能全球商务领域专业人才


国际商务专硕项目负责人刘智媛副教授对该项目进行深度宣讲。她介绍,项目依托北语“小联合国”多语言、多文化背景,开设国际贸易、跨境投资、数字商务三大培养方向,考生入学后可结合课程设置与导师建议自主选择。招生规模逐年扩大,2025级中外学生比例达1:1,进一步强化了国际化交流氛围。办学特色方面,项目实行双语教学、中外同堂、学术讲座、双导师制;构建多元学术讲座体系,涵盖双周学术论坛、“经世·国商大讲堂”等;并通过“双导师制”为学生配备校内博士导师与来自国家部委、京东、小米等机构的校外导师,提供学术与实践双重指导。培养体系则分为学位课、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其中专业必修课包含国际经济政策、数字贸易等核心课程,并将国际商务前沿讲座纳入其中,专业选修课则针对三大培养方向精准设置,助力学生构建专业知识体系。


数字经济专硕(MDE)介绍:把握数字经济时代发展机遇


数字经济专硕项目负责人张原教授带来项目解读。张教授表示,该项目是北语商学院为应对国家数字经济时代人才需求设立的新方向,聚焦“数字经济发展与国际合作”“数字文化产业管理”两大领域。前者依托北语“小联合国”环境与国别区域研究优势,培养通晓国际规则的跨境数字经济人才;后者结合学校语言文化特色,侧重数字文化产业运营与跨文化传播人才培养。培养模式上实行“双导师制”,通过双语教学、案例模拟、产教融合实习基地等,强化学生数据分析、数字产品设计等实操能力。课程体系涵盖4门公共必修课、5门专业必修课及多门前沿选修课,最低需修满39学分,同时注重学术实践与案例研究考核。招生方面为全日制2年学制,2024年已迎来首届学生,考试大纲与参考书目可通过研究生院官网查询,意向考生可关注院校官网咨询。


在读生分享:传递真实求学体验


金融专硕优秀在读生朱可欣分享在校求学的收获,为备考者提供实用参考。她回忆,最初一志愿失利后,她经历了激烈的调剂竞争,这段经历让她特别建议,若心仪金融专业与北语校园,应优先冲刺第一志愿,无需承受调剂焦虑。

谈及在校生活,她表示收获远超预期。学院“双导师制”为学生配备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不仅提供学术与职业指导,还常推荐实习机会;每两周一次的学术论坛邀请校内外导师、专家分享,填补课本知识空白;研一寒假全班赴澳门保险公司实训,参与保险产品设计、风险评估等真实项目,实现“学中做、做中学”。此外,与留学生共同学习的经历,也让她学会从全球视角分析金融问题,为职业发展积累优势。最后,她寄语考生:“选择比努力有时更重要,北语值得作为第一志愿全力冲刺,期待明年秋天在校园相见。”


国际商务专硕优秀在读生张艺则分享选择北语MIB的理由与在校成长收获,为备考者提供参考。张毅表示,选择北语MIB首要原因是学校与专业的“天然适配”——依托北语“小联合国”的国际化氛围,日常在校园中就能接触各国师生,轻松锻炼口语;课堂上通过学习相关课程,既能掌握专业理论与实操技能,还能提升谈判和思辨能力。谈及报考优势,他特别提到项目“保护第一志愿”,对一志愿考生态度友好,减轻了升学压力。

此外,他还分享了赴新加坡研学的经历,带着课堂所学和口语积累,实地体验外企运作模式,真切感受到国际商务实践的内涵。针对“学历贬值”“就业难”的顾虑,张毅提到,项目会持续更新课程库、邀请专家开展前沿讲座,还对接国际商务谈判培训,强化“语言+专业”的双重优势,助力学生就业。最后,他呼吁意向考生将北语MIB作为第一志愿,把握报考机会。


互动交流:答疑解惑助力精准决策

活动尾声,互动交流环节开启。考生们就奖学金政策、招录情况、报考条件、备考策略、项目培养细节等问题积极提问,各项目负责人及在读生耐心解答,为考生扫清升学疑虑,助力其做出精准的报考决策。

本次2026年北京语言大学商学院研究生项目招生说明会,以清晰的项目解读、真实的求学分享和细致的答疑互动,让考生全方位洞悉了商学院四大研究生项目的优势与特色。从“外语+专业+数字技术”的培养模式,到“双导师制”的师资保障,再到对第一志愿考生的友好政策,北语商学院展现出对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商科人才的坚定投入。

未来,北京语言大学商学院将继续依托学校多语言、多文化优势,不断优化研究生培养体系,为考生搭建更优质的升学平台,也期待更多怀揣理想的考生选择北语,在这里开启学业新程,成长为契合时代需求的专业人才,在经济管理领域绽放光彩。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