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央广网MBA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年度盛典:中国政法大学MBA

来源:央广网    作者:原作者    责任编辑:王威林    10/20/2025

6015


2025央广网MBA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年度盛典以“智启未来·教育强国 管理何为”为主题,将邀请各界领导、高校管理者、行业领军人物等齐聚一堂,共同挖掘商科教育创新理念与实践路径,为塑造卓越教育生态、满足多元化教育需求注入独特智慧与不竭动力。盛典也将通过展示教育院校典范和个人杰出案例,拓宽商科教育前沿视野,激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火花。现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优质MBA等专业学位教育品牌,以期打造一场汇聚商科智慧、共享教育经验的高端盛会。


本期介绍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品牌是中国政法大学MBA项目。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学科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等学科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和“111计划”(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具有中央部委选调推荐资格的两所211院校之一,直属于国家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正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学校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最高学府”,是国家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几乎参与了自建校以来国家的所有立法活动,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重镇”,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唯一的高校“立法联系点”。同时,学校多学科和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人文社会科学高级专门人才,成为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人才培养的生力军。中国政法大学现有海淀区学院路和昌平区府学路两个校区以及三处研究生培养地点: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治研究院(海南省海口市)、海南国际学院(海南省陵水县)、依法治疆研究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依托1995年设立的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于2002年在整合中国政法大学经济、管理和法律师资及教学资源基础上正式组建。目前拥有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工商管理、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工商管理、金融、国际商务、审计、数字经济),以及4个一流本科专业,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和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中国政法大学MBA教育中心,根植于中国法学教育的最高学府,以“培养具有政商智慧、法商思维、工商管理实践能力的新时代管理者”为使命,开创性地打造了“法商管理”为核心、“政法商”深度融合的独特MBA教育模式,拥有全国首个政商管理方向,首个涉外法商管理方向。本项目面向具有丰富管理实践经验的国央企管理者、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跨国企业、民营企业及法律相关从业者。通过系统课程及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全球化视野,传授前沿政法商管理知识,构建起在复杂商业环境中精准决策、管控风险,并创造可持续价值的核心能力。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中国政法大学MBA2026重构培养体系为“纵横精博”型培养体系,即纵深精修、横向博学。通过挖掘商学院自身优势资源,助力学生纵深精修商科专业技能;横向联合兄弟院系,以政商、法商、AI等多学科为抓手实现融合贯通,进一步拓宽知识维度与能力边界。体系以“合纵连横、强基助教”为支撑,培养时代所需、兼具政商智慧、法商理念、工商技能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工商管理硕士采用学分制培养体系,涵盖学位公共课、专业必修课、法商管理模块、政商管理模块、数字经济与AI管理模块、财务审计与合规管理模块、金融管理创新管理模块、国际商务管理模块、涉外法商管理模块、经管综合素养课程、实践教学与训练模块。


原文来源:央广网

原文链接:https://edu.cnr.cn/eduzt/2024sxyzs/20251017/t20251017_527398666.shtml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