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英聚北理,案例论英雄!第四届中国研究生工程管理案例大赛决赛正式启幕

来源:北京理工大学管院专业学位中心    作者:原编    责任编辑:姜胜朝    11/03/2025

4440




旗帜飞扬,舞动的是智慧与汗水交织的工程梦想;步伐铿锵,踏出的是严谨与创新并举的管理华章。

11月1日,第四届中国研究生工程管理案例大赛决赛在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隆重开幕。来自全国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的118支参赛团队代表齐聚北理工,共同见证这一工程管理领域的年度盛会。

本届大赛作为"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与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共同主办,由全国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提供学术支持,是我国唯一被政府认可,并面向研究生群体的全国性权威赛事。北京理工大学担任本届大赛总承办单位,联合其他九所兄弟院校及三家协办单位,力求为全体参赛师生提供一个公平、公正、高效、温馨的竞赛环境,共享智慧,激发创新,为我国工程管理领域的实践发展与未来贡献力量。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秘书长赵瑜在致辞中向全体与会人员及承办单位致以诚挚谢意。她指出,学会十三年来通过举办各类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已为超160万名研究生师生搭建创新实践平台。本届工程管理案例大赛设置的十大赛道全面覆盖前沿领域,成为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重要实践。她表示,学会将深入贯彻落实二十大四中全会精神,统筹更多资源,助力研究生成长成才,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全国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原党委常委、副校长郑力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在全球技术变革与产业升级的背景下,工程管理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战略支点。他强调,案例大赛是“知行合一”的重要平台,其价值在于通过对真实场景的剖析与多元视角的碰撞,破解工程效率瓶颈,应对复杂风险挑战。本届大赛的参赛案例均源于实践,不仅是生动的教学素材,更有潜力成为行业未来的范式。他期望通过大赛挖掘人才、沉淀方法论,构建起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良好生态。


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博教授向大赛指导单位、主办方及各合作单位致以诚挚感谢,并对晋级决赛的118支队伍表示热烈欢迎。王博副校长指出,本届大赛案例总数同比增长58%,十大赛道覆盖几乎覆盖全部“双一流”高校及百余所行业特色院校,彰显了工程管理领域的蓬勃活力。作为东道主,北京理工大学秉承"延安根·军工魂·领军人"的红色基因,全力为参赛师生打造优质竞赛环境。他寄语学子要胸怀国之大者,践行知行合一,在比赛中充分展现创新智慧与时代担当,并预祝大赛圆满成功。


在随后举行的"第三届工程管理优秀教学案例颁奖"环节中,经过本学科领域同行匿名函评和专家匿名会评,最终评选出的30篇工程管理优秀教学案例获得表彰。全国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天津大学讲席教授王雪青教授上台公布获奖名单。与会领导为获奖老师颁发奖状。




在激动人心的大赛启动仪式上,六位领导和嘉宾共同上台,与十大赛道联合承办高校的领导一同见证第四届中国研究生工程管理案例大赛决赛的正式启幕。


本届大赛初赛阶段共收到来自160家培养单位的902项优秀案例,经过140天的严谨组织和专业评审,最终遴选出118支队伍晋级决赛。大赛决赛成绩由"初赛评分"(占30%)与"现场评分"(占70%)加权计算得出,评委通过手机或电脑端在线实时评分,确保公平公正。

随着开幕式的圆满结束,各参赛选手与评委老师有序转场至各赛道赛场。下午2:45,各赛道比赛正式启动,参赛团队将在十个专业领域展开激烈角逐,展现工程管理领域的青春力量与创新智慧。


第四届中国研究生工程管理案例大赛决赛的举办,不仅为工程管理学子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更为推动我国工程管理理论与实践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让我们共同期待参赛选手们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勇创佳绩,为我国工程管理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