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MBA教育网就MBA备考专访逻辑名师孙勇

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综合报道    作者:pre.mbaedu.cn    责任编辑:pre.mbaedu.cn    03/01/2017

1841

    孙老师您好,因考试临近,中国MBA教育网想请您针对历年的考试情况做一次专访,根据您多年的备考教学经验,请您谈谈今年的考试趋势,及考生在最后阶段应注意的事项。

    这是这次采访的几个问题,是学生比较关注的,如果您觉得还有其它问题需要让考生了解,或是您对此次考试的考生有其它建议及忠告,请您讲解一下。  您辛苦了,谢谢孙老师。

    中国MBA教育网:请孙老师针对逻辑考试大纲的变化向广大考生简单介绍下考试的重点和难度以及与历年相对比有没有重大的变化。

    孙勇:总的来说,今年的考试大纲与往年相比,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尤其是考试要求和范围与以前是完全相同的。因此 ,在重点和难点上,考生对于形式逻辑规则,应重点掌握主要是在假言命题的有关内容,而对于不可形式化的逻辑试题,难点和重点仍然是假设和削弱。尤其是假设试题,它可以说联结了结论、加强和削弱。是重点中的重点。

    中国MBA教育网:孙老师能否谈谈MBA逻辑考试的特点和规律,因为逻辑每次考试起来比较困难的,能否说一点复习的建议和备考的建议。

    孙勇:逻辑考试不是计算、不是逻辑规则、更不是无聊的死扣字眼的游戏。事实上,逻辑考试就是对一段文字的阅读理解。考生可能学习了许多逻辑规则,但正是因为这种学习,反而忘记了逻辑考试“阅读理解”的性质。于是,出现了一种“逻辑学的越多,逻辑考试越差”的现象。这是因为,许多考生把逻辑当成一种与数学相似的计算了。再加上一些不负责的考前辅导老师交给学生一些所谓“神奇”的套路,于是,逻辑被完全“神秘化”了,仿佛是比数学还要难懂的科学。

    事实上,逻辑就是语言文字的阅读理解,我相信考生做英语的阅读理解不会想到用什么数学知识,逻辑更不需要。要记住,有关逻辑规则是为了阅读理解服务的,而不是代替阅读理解,更不能不阅读,而直接象数学一样,“计算”一下就可以找到答案。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考生复习逻辑,只要搞清楚哪些文字的理解是有确定涵义的,将过去做错的试题搞清楚为什么错,保证以后不再错就可以了。千万不要再去记或者练什么“武功套路”了,越练,成绩只会越糟,就像,我上面这段文字是什么意思?你告诉,用什么“套路”来理解?

    中国MBA教育网:以往逻辑题目当中有很多答案存在争议,各个辅导机构推出的答案有很多是不相同的,请问逻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针对这种问题如何应对备考?

    孙勇:首先我不认为有“很多”试题答案存在争议,但确实有些(少数)试题的答案是存在争议的。存在争议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某些GMAT试题被最初的老师做错了,于是错误的答案流传下来,甚至进入了我国的MBA考试试题,这样,就出现了争议,关于这一点,我曾经写文章指出了我国MBA考试中错误的答案,如果是错的,就改正过来,这一点实际上也不是真正的争议,但可能有些教师或者学生对于错误的答案有自己的理解,不愿意修正自己(有时候可能是面子或荣誉问题),于是争议扩大了,像我在南京上课时,前面的老师上课留下了近15题有争议的试题,让我去重新讲解,有些试题是教师不理解试题,因此解释的不清楚,回答不了同学的提问,或者其回答与解释就不逻辑,当然不能说服人,再加上某些错误答案的试题,也不更正,就错误的解释,更不能说服学生,于是争议出现了,而教师却以,“你们没有搞懂,回去好好想想”来结束这15题,这实在不能让人信服。于是“逻辑很混乱,很难理解”就是考生的印象了。对于那15题,我将错误的答案列出,再把正确答案解释清楚[FS:PAGE],好象不到半小时,争议就全消除了,所以,对于存在错误的答案产生的争议,这本身就不是争议。这方面的值得争议的可能是教师的逻辑水平。

    但有少数试题确实有争议,这源于自然语言的模糊性和歧义性。因为,这种歧义性存在争议是命题的原因。命题者写一段话可能想表达的是这种意思,但读题者却读到了另一种意思,这样就出现了争议。这种争议是可以通过对试题质量的提高来消除的。但目前的练习中确实有些试题经不起推敲,对于这种试题,一方面其数量不多,另一方面,教师只要使考生将其中的逻辑涵义弄清楚即可,不必计较于其中的答案对错。

    中国MBA教育网:请问孙老师逻辑备考当中是有哪些窍门可以掌握?向我们的考生透露下。

    孙勇:读懂了题干和选项的意思,不要急噪,这是最大的窍门。当然还有些具体的窍门,比如向最好的、最有经验的老师学习。你想知道全国最好的、最有经验的老师是谁吗?孙勇,不是一般人我不告诉。

    中国MBA教育网:有部分的考生觉得逻辑越来越不像逻辑,有点像汉语的阅读理解咬文嚼字,请您谈谈阅读能力在逻辑考试当中的地位?

    孙勇:阅读能力可以说就是逻辑考试的全部。逻辑规则和技巧是为了阅读理解服务的。如果像某些教师所认为的,逻辑计算太少了,或者逻辑规则用的太少了,逻辑就不是逻辑了,那是数学。
但我不认为逻辑是咬文嚼字,事实上,逻辑考试的理解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理解没有什么太大区别。我甚至认为,从对日常生活的用处来讲,MBA中的四门课,逻辑是最有用的。

    中国MBA教育网:对于目前阶段复习逻辑考试的考生,主要应该加强哪些方面的知识储备?

    孙勇:在形式化的逻辑内容中的假言命题的规则,假设试题上的否定带入的思考方法,加强、削弱中的四种基本思路,这些都是逻辑考试必须的知识储备。但我想,也许比这更重要的是考试的信心和以此而来的从容。我曾经对我的学生说,逻辑考试事实上是MBA考试中最容易的一门,其过程就像,你去地里拣菜,菜就在那里,不要急,花45分钟左右拣,于是菜(56分左右)就被拣进篮子里了。希望,每一位考生都能有此信心和从容。

    中国MBA教育网:谢谢。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