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理师说】陈洪安:跳槽,如何抉择?

来源:华东理工大学MBA    作者:原编    责任编辑:Elim    07/11/2017

5605




1499740180695014.jpg


1499740180926804.jpg


      【中国MBA教育网讯 当员工个人能力越来越强大,可能会遇到猎头、其他公司等等抛来的橄榄枝,这是向上发展的过程必经的一段。跳槽,还是留下?成为了一个困难的抉择。


      在现代社会,跳槽是一个常见现象。或许是因为自己不合适目前岗位、或许是人际关系不和谐、或许是不满足现有待遇、又或许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发展等等这些原因。总之,跳槽真的不是一件稀奇事儿。美国劳工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如今人们平均一份工作干4.6年。“比起以前,人们更加习惯于同事的流动了”,Passion & Purpose一书合著者丹尼尔•古拉蒂(Daniel Gulati)说,“这是职场生活的一部分。”不过,关于你为何离开,难免会有人感到好奇。“同事们也许也会试图揣测你的想法,弄明白你为何要走。”


在古代,也有这么个“跳槽”的故事。



      韩信自幼熟读兵书,可以说,他具有一定的军事指挥能力。他初入仕途,是拜在项羽帐下的,为项羽做文书工作。项羽心里是知道他懂得的知识很多的,但却嫌他文弱,一直不肯重用他。甚至,他谋划出的良策项羽也不肯采纳。


      韩信拥有满腹才华和满腔抱负,却一直得不到赏识,为此他十分苦闷。


      在韩信不得志的时候,他遇见了刘邦的谋臣陈平,在陈平的劝说和引荐之下,他转投到了刘邦旗下。后来他的发展多亏了丞相萧何,伯乐萧何突然发现韩信乃举世奇才,极力推荐。起初刘邦任萧何怎么说都不信,彼时韩信决定再次跳槽,连夜逃跑。萧何听说后,深夜月下追赶,百般劝慰将韩信哄回来,再向汉王力荐,正巧,赶上了要打一次仗,刘邦便派他为大将,试探他的能力,和他彻夜畅谈,最终惊叹韩信满腹经纶、奇策也多,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于是韩信被刘邦拜为大将,帮助刘邦取得了天下。在楚汉争霸之中,韩信“战必胜,攻必取”,为汉朝江山的开辟立下汗马功劳,被誉为“兴汉三杰”之一。


      在韩信的跳槽过程中,其实在心里一直握着一杆秤:希望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项羽刚愎自用,“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自己根本不可能得到重用,在他手下没有发展的前途;而刘邦有识人之术,认定了是人才,就会善用,到刘邦麾下,自己才能一展宏图。“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就是这个道理。

 

      在职场上,我们确实强调,要忠于职业、忠于企业,但是不能将这种忠诚绝对化,应该根据情况而异。


1499740478932729.jpg


如何抉择自己是否应该跳槽,可以考虑两点。


      一方面,可以回顾自己的追求与规划。人应该重视自己的追求,看看自己当初有着怎样的规划,为此设定了什么样的目标。根据自己的规划和目标,可以在适当的时机跳槽。例如,当前的公司中,自己已经走到“头”,得不到进一步的发展时。


      另一方面,注意行业前景。行业的前景影响着企业发展,也影响着个人发展。建议多方面考虑行业的发展前景,结合公司的情况与个人能力,看自己是否能有所作为,再决定跳槽是否合适。


当然,跳槽也存在一定的原则,是作为职场人必须了解的。



>>>第一,注意行业积累,不轻易“转行”。一旦进入一个新的行业,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重新掌握行业信息资源,重新建立行业内的人脉关系。人的职业生涯有限,随意转行业、浪费时间是可怕的,更加无法成就事业。俗话所说的“生行莫入,熟行莫出”,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跨行业不跨工种。跨行后还做之前的工作,那么累积的经验可以继续运用。例如,在广告公司做品牌策划和维护,去了快消品行业依然可以做这方面的工作。




>>>第三,跨行业不跨职位。进入不同的行业,职位和以前相同,例如从服务性行业到生产制造业,同样都做主管,也是可以接受的。



【管理学奥秘】:一探“告别”的学问


      一旦决定跳槽,剩下的就只是“告别”。人们总会花很多时间准备与策划如何给别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却很少考虑到“最后印象”。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终于决定要离开现有的企业,如何优雅地辞职也是一个问题。


      走进老板办公室,抛下一句“我不干了!”,然后转身离开。也许你幻想过这么潇洒地离开,但那毕竟是幻想,在现实中,这样并不被提倡。那么,如何辞职?你应该先告诉谁?你应该多早给出通知?关于离开的原因你应保持多大程度的诚实?总之,如何合理处理和辞职相关的一切事务?下表给出了“三要三不”。


2017.7.11huadongligong—XL.jpg


      【微点评】:同样是跳槽,有些人跳得漂亮,来个华丽的转身,也有人跳得尴尬,跳槽之后原地踏步,甚至一蹶不振。其实在职场,跳槽是个“技术活”。只有把跳槽当成“撑杆跳”的时候,才能跳得高,跳得远。


作者:陈洪安

1499740325607206.jpg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员工力理论”提出者,被誉为“非正统管理学家”,倡导为人民服务的管理学、以员工为导向的管理学,关注领导与员工并重的管理学研究。


1499741087970551.jpg



1499740750195055.jpg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