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力课程】华东理工大学 毅路有你,行知皆易!——2017凝聚力课程有感

来源:华东理工大学    作者:郭丽    责任编辑:Elim    07/11/2017

2841


1499741580283888.jpg


      【中国MBA教育网讯】刚结束新生拓展那会儿,我和我的队员们虽然都沉浸在全身酸痛中,不过这种酸痛是幸福的, 那动人心魂的体味还在持续着。这不是一般的学习培训,不是简单的游戏 ,而是情感与情感的碰撞, 心智与心智的交流。


      清晨,怀着期盼许久的心情,大家都早早的来到学校集合,淅淅沥沥的小雨并没有浇灭我们激情的火焰。 一群互不相识的人一起出发到了目的地,简单的便餐之后我们便开始了第一课--华理商学院新生凝聚力课程。



1499742077865585.jpg


      当看到摆放整齐的非洲鼓时,我想大家的心情如我一样,初次触摸非洲鼓的那种欣喜若狂让老师看出来了, 接着老师就泼了冷水:手掌的疼痛感渐渐减弱了大家对对非洲鼓最初的热爱感。接下来是四个小时不间断的敲打,手慢慢由震动而疼痛,最终变得麻木。


      训练开始我们分成五大组由几个老师带领去学习敲打的节奏,虽然仅仅五到六个节拍, 大家还是很认真的学习着。怕不熟悉节奏,影响团队的成绩, 此时大家忘记了手痛,忘记了已经嘶哑的嗓子,休息的时间也不放过,跟着别的团队在轻轻的敲打着。整整4个小时,大家没有过多的言语沟通,更多的是心与心的交流,合奏开始了,鼓声没有优美的旋律,动人的心弦,没有惊天动地,震耳欲聋的感觉;只有高中低音的错落有致,五彩衣服的激情舞动,激动高昂的呐喊声。只听那整齐的鼓点:恰恰 恰恰,咚!恰恰 恰恰 咚!---咚恰恰,咚恰恰 。 鼓在震,会场在震,地面在震,身体在震,心也在震,整个世界都随着我们的鼓点在震。又好像不是鼓声,是500 人身体与身体,心灵与心灵碰撞而成的震撼乐章。


2017.7.11huali——XL2.jpg


      非洲鼓五大联盟集体合奏完美结束,让我领悟到: “ 没有完美的人,但是可以有完美的团队。”  

 

      要说500人的非洲鼓震撼的表演体现了团队的合作力的话, 那第二天的22公里徒步毅行赛更让我深刻体会到团队的凝聚力。


1499742188322710.jpg


      比赛开始,大家像弦上的箭,只见一群蓝色,橘色, 红色,绿色, 黄色热情高涨,斗志昂扬地在涌动着。 开始我们团队的目标是不做第一(倒数)只做第二(倒数),这是分析了大家的能力后得出的结论。然而理想是美好的, 现实是骨感的,由于小组另一个错误的决策导致我们成了第一( 倒数)和第二名(倒数)差了15-20分钟的路程。

 

      此时每个队员的心像被箭刺到了,大家重新整队,树立目标,有运动基础的队员当旗手走在前面,旗在哪里, 队员在哪里。体力可以的队员保持行走节奏,紧跟旗手,体力好的男队员压队尾,陪伴着有伤痛和体力弱的队员走,给他们鼓励加油,保证整个团队的全整性。这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比赛,是意志与体力的较量,是团队协作力,凝聚力的考验。此时团队队员像打了鸡血,这使得团队的集体主义精神在我们每个队员的心里和精神上发酵了,在团队荣誉的催化下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这种力量鼓舞着团队的每个成员,向前! 向前!向前!!途中,大家有说有笑,有苦又累,有伤有痛,有活力有激情,有犹豫更有坚持,有自信更有坚强;相互鼓励,相互帮忙;体谅体弱队员,积极承担过重的任务。用心去行走,用心去珍爱队友。为了团队荣誉,大家根本顾不上自己的伤和累,要紧牙关,不抛弃,不放弃。最终我们以前20名的成绩冲过了终点。


1499742255340775.jpg

     

      比赛结束了,现在还清晰的记得每个队员: 行走矫健的李欣欣, 在前面帮我们举旗,指引我们前行的道路;激情执着的90后唐舒,神情淡定的李汝佳,坚定着跟随旗手,默默的给我们加油;好胜热情的王祥瑞,每每超过自己同学带给我们的胜利喜悦鼓舞着我们;活力美丽的上海姑娘陈心洋, 更像铿锵玫瑰是我们的榜样;优雅大方的王丹华,有英雄女杰的飒爽英姿的气质;更有带伤坚持的政委刘凯,有种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气势,看似风流倜傥的缪小星,有江湖大侠仗剑走天涯的潇洒;思维缜密的队长陈磊,是荣辱与共,情同手足的仗义大哥的表率。

 

1499742340866899.jpg


      为期两天的凝聚力课程结束了,走进商学院,学习不仅是知识,也是一种意识,一种理念,一种态度。团队的凝聚力似乎很简单,是团队队员的齐心协力, 是团队责任感,归属感,荣誉感的体现。既然大家走在一起,珍惜每位队友,给予信任,承诺,责任, 共赢,感恩和爱, 我们将满怀期待并不遗余力的完成每一次艰难的挑战。


毅路有你,行知皆易!


文/44组 郭丽


1499742409255221.jpg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