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MBA面试中必出现的一关,无领导小组讨论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分类。一是根据讨论的主题有无情境性,可以分为无情境性讨论和情境性讨论。无情境性讨论一般针对某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来进行,例如“什么样的管理者是个好的管理者”;而情境性的讨论一般是把应聘者放在某个假设的情境中来进行,例如假定各个应聘者均是某公司的高级管理者,让他们通过讨论去解决公司的裁员问题。另外,根据是否给应聘者分配角色,可以将无领导小组讨论分为指定角色的讨论和不定角色的讨论。不定角色的小组讨论,即小组中的应聘者在讨论过程中不担任任何角色,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指定角色的小组讨论中,应聘者分别被赋予一个固定的角色,如让他们分别担任财务经理、销售经理、人事经理、生产经理等职务,以各自不同的身份参与讨论,在各角色的基本利益不完全一致、甚至是有矛盾的前提下,进行自由讨论并达成小组的一致意见。
在实际运用无领导小组讨论时,可以根据具体的需要和实际的可行性选择适当的讨论形式。
一、无领导小组讨论测评的特点
1.适用范围:无领导小组讨论最突出特点就是具有生动的人际互动性,应聘者需要在与他人的沟通和互动中表现自己,无领导考察的维度也多与人际交往有关,例如言语表达能力、人际影响力等。因此,无领导适用于那些经常与人打交道的岗位人员的选拔,比如中层管理者、人力资源部员工和销售人员等,而对于较少与人打交道的岗位,比如财务人员和研发人员的选拔,无领导并不十分合适。
2.独特的考察维度。可以考察一些笔试和面试不能考察或难于考察的能力或素质,比如人际敏感性、组织协调能力、人际影响力等等。
3.对应聘者的实际行为进行评价,更加客观和准确。在面试中,评分者主要依据应聘者的口头回答进行评价,但说得好并不一定做得好。而在无领导小组讨论中,评分者是依据应聘者实际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来对其进行评价的,因而评价更加客观和准确。
4.应聘者较难掩饰。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应聘者往往会处于压力情境下,进而难以掩饰,往往会在无意之中表现出自己各方面的优点和缺点。
5.效率更高。能够同时考察多名应聘者。
二、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难点
虽然拥有种种优点,但与面试相比,无领导小组讨论在人员选拔中的应用还不算普及,主要是因为无领导存在以下难点:
1.对于讨论题目要求高。题目若太容易达成一致意见,则很难全面考察应聘者,若太难则冲突太大,很难达成一致,应聘者也可能因为压力过大而表现失当。因此题目难度应适中。一道好的讨论题目需要反复实践和修改后方可获得。
2.对评分者要求很高。主考官必须接受专门的培训,否则难以做出准确、有效的评定。主考官的主观性、偏见和误解,可能导致对应聘者评价的偏颇或不一致性。
3.评分维度定义困难。维度定义应当清晰、明确,并避免概念上的重叠和混淆,但这一点往往很难完全做到。
4.应聘者表现受同组其他成员影响较大。例如,一个思维清楚但不善言谈的人如果与几个言语表达能力很强的人分在一组,就会显得迟钝木讷;若分到一群同样不善言谈的人中,给他更多发言的机会,他敏捷的思维就会脱颖而出。因此在无领导中,不同组的应聘者很难进行相互比较,在实际应用中,应尽量将竞聘同一岗位的应聘者安排在同一组。同时,同组内的应聘者也应该都是竞聘同一岗位或相似岗位的人。
[FS:PAGE] 5.若应聘者有过这方面的经验或受过类似的培训,则仍有掩饰的可能。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