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MBA面试指导:简历包装之添油加醋

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综合报道    作者:mbazlc    责任编辑:mbazlc    03/01/2017

1739

    1.英语水平

    要在简历中列出最能反映你的英语水平尤其是口语水平的成绩和证书。仅有“大学英语四、六级”是不够的,这是作为一个合格毕业生必须达到的水平,几乎所有的考生都有这样的证书。所以要有一两个更有说服力的描述,比如获得“校内英语演讲比赛最佳表现奖”、“能用口语会话”等就很能表现你较强的英语沟通能力。

    有些考生在简历中提及“第二外语”,除非与报考院校的要求有关,或者你的水平真的很高,否则建议不写在简历上,因为有故意卖弄之嫌。而且外国人会多门外语的非常普遍,说不准他会在面试中要求你用第二外语进行一下沟通,你这“二把刀”一下就露馅了。

    2.计算机水平

    在描述自己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时,中国人最爱用“熟悉”这样的字眼。“熟悉”就等于知道,是一个很弱的字眼,说明你不熟练、不常用。如果几个软件,有的熟练,有的熟悉,建议只写软件名,而且只写目前最新版的名称,一些已经处于淘汰状态的软件就不用写了。完全没把握、一点儿不熟悉的软件千万不要写。不要以为面试房间里没有计算机就不会有人考你,面试官会口关上考你一两个关键用法测试你是否会用。如果确实对某些软件用得很多,不妨写上“经常使用”。

    Excel和Power Point是公司内外交流中最需要掌握的两种软件,但是Word千万不要写,因为那无异于在向招聘者说“我会写字”,这只会降低你计算机操作水平的得分。

    3.爱好与特长

    “爱好与特长”的说服力本身就弱,如果再不具体只能是浪费笔墨,甚至适得其反,所以在描述你的爱好与特长时一定要注意以下问题。

    《1》写强项。弱项一定不要写,面试人员说不定对哪个项目感兴趣,有时会跟你聊两句,尤其是接连几个、十几个面试之后,有些面试人员爱聊一些轻松的话题,一旦聊到的是你的弱项,绝大部分人会很尴尬,显出窘态,丧失自信,这对你很不利。更重要的是,面试官会觉得你在撒谎。

    《2》强项要写也只写两到三项。因为极少有人能够达到“十项全能”水平。如果你觉得自己有很多强项,那么面试官会认为你的标准可能稍低了点儿。当然,确实有人有七八项强项,但一般人不相信个人强项特别多,所以你也没必要写那么多,以免给人轻浮的感觉。

    《3》不具体的爱好不写,如体育、音乐、阅读。这些都是非常宽泛的词语,比如你是钢琴九级,而你在简历中只说自己爱好音乐,很可能会被误解为你就是爱唱唱卡拉OK。不具体的爱好,通常会被大家理解为你根本就没有真正的爱好,更糟糕的是,人们会认为你的写作水平很差。而阅读这样的爱好最好不写,哪个考生不是寒窗苦读才熬到今天?除非你对于某段历史、某种文学真的很有研究,否则建议不写为妙,要知道中资企业的人事经理大多都是文科出身,业务上不能把你考倒,文学方面鹿死谁手就不得而知了。

    《4》列举几个特长,如旅行。如果你喜欢旅游,而且真的去过很多地方,有些工作需要经常出差,那么你写上爱好旅游非常有利,有些女性写上烹饪,很实事求是,也给人以踏实的感觉。

    《5》最好能写上一两项体育爱好,否则面试官会认为你的体质很差不适合运动,或者你缺乏毅力不愿运动,因为有些MBA毕业后需要经常出差或者加班,如此高强度的工作可能你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妨写上羽毛球等日常生活中经常玩的运动项目,既没有高抬自己大多数时间都在捡球的水平,也没有让面试官失望。

[FS:PAGE]    4.性格怎么描述

    求学比较传统的国内商学院时,可以适当写一些面试官一见面就能认同的性格,但是用词不能自相矛盾,大概只有双重性格的人才同时具有“性格外向”与“沉稳内敛”的特点,这样写在面试官眼中无异于说谎。

    5.有凭有据

    关于“资格证书”最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将注册会计师笼统地翻译成CPA,但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注册会计师证书,比如英国的注册会计师叫ACCA,加拿大的则叫CGA,有些还互不承认,所以一定要写上国别,写明考取年份。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