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改革春风 探索中国管理学派——专访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李曦辉教授

来源:中国MBA教育网    作者:刘柳    责任编辑:刘柳    01/11/2019

4071


        “我们这代人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成长。从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一步一步走上讲台,成为一名教师、教授。从个人来讲,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发展的舞台是非常重要的,包括现在研究的好多问题都是改革开放的产物。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中国才真正开始对经济学、对管理学有了深入的研究。1998年,管理学科诞生。改革开放催生了学科的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人生的舞台、事业的舞台,让我们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春风中,得以发展、得以成长、得以成熟。”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李曦辉教授)


1.jpg


改革开放助推管理教育创新与发展  


       “2002年9月,我们开始筹备管理学院。12月12日,在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科、法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历史系旅游管理学科基础上,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成立,并在四天后成立领导班子,我担任常务副院长并主持行政工作。”2004年6月,李曦辉教授调离管理学院,先后在继续教育学院、规划发展处继续开展教学与教务工作。无论处于哪个岗位,作为见证了管理学院成立、成长与发展的“老管院人”,他的目光从没有离开管院的发展。


1547188374364612.jpg


       2018年1月,李曦辉教授重回管理学院,并担任院长一职。这一次回归,他带来了“中国管理学派”的探索之路,并许下了“弯道超车”的愿望。


       “在计划经济的时代,管理的作用可能并不是特别的重要。全国就像一个大工厂,而企业管理仅仅是作业管理和生产管理,因为它不用面对市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与完善,企业需要开始面对市场与竞争,这便间接地推动了管理思想的形成、管理体系的逐步完善与管理幅度和效率的扩大。“以前,中国虽然有传统的管理思想,但是它并不能被称为传统的工商管理或企业管理的思想。真正的管理形成于改革开放的40年间。”


       经济发展需要以中国视角进行特色化发展,与经济不可分的管理教育自然也需要探索并形成自己的方式、方法,解决中国的管理问题。从最开始向西方学习到如今探索中国自己的道路,中国管理思想的发展已经到达了关键的阶段。“将西方理论与中国存在和我们传统的管理思想融为一体,是未来的一个探索方向。”


打造中国管理学派  寻找战略制高点


       问题在于从管理教育引入中国,到伴随改革开放的春风深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版图,再到开启探索中国特色发展之路。如何创新发展?如何在国际标准下寻找并打造中国模式? “中国管理学派”及新一批探索者的出现或许将带来新的希望与曙光。


1547188408983196.jpg


 

       2018年7月24日,由宁夏社会科学院、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现代化发展战略理论研讨会暨2018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宁夏银川市举办,李曦辉院长出席并做“现实版全球化的理论悖论与一带一路的创新发展”主题报告。“现实版的全球化在理论指导上是存在悖论的。”悖论在哪里?李曦辉教授告诉记者,与欧陆国家秉承陆权论、英美海洋国家秉持海权论从而形成的博弈状态不同,中国在民族形成的过程中就是以和为贵,寻求融合的形态存在。


       “中国不是按血统而是按照文化论民族。这种世界观和全球观使得我们的模式优于西方,而这也是我做中国学派研究的一个前提和基础。我们做中国学派研究,就是为了突破西方经济学在理论上的一些弊端,或者是一些无法突破的节点,用中国的传统智慧、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理论做指导,以中国经济学、管理学的传统智慧为依托,用中国学派做载体,来诠释我们的现实,来解释中国40年来的改革开放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来指导未来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过程中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实践。”


1547188434594692.jpg

5.jpg


       带着这样的目的和初衷,回归管理学院之后,李曦辉院长先后组织、参与了“经济学管理学中国学派研究60人论坛”、“2018年首届经济管理中国学派建设研讨会”等相关活动。“秉承‘美美与共,知行合一’的校训,我们希望将中央民族大学及管理学院打造成为中国学派的一个重要阵地。”从大而言,中国学派是从全球化角度来做,结合中国现实与发展,解决中国问题;从小出发,则是要为中央民族大学及管理学院再创里程碑。


       “我们首先建立了新民族经济学的课程,以专门研究民族的结合与分解对经济的影响。民族结合,市场的规模和范围变大,民族分解,市场规模和范围变小。无论是从全球化理论、亚当斯密的分工和规模范围效益理论还是马克思的国际交往理论,都解释了这个问题。我们希望以此为课程先导,塑造中国学派中新民族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支撑。”据了解,该课程将全面贯穿到本硕博的全部教学中,为民大的学生奠定中国学派的理论基础,为他们提供多元的视角和多维度的思考方式。从微观角度而言,这也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一带一路”中国版全球化的实践需要,使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顺势而为  依托优势特色化发展


       中央民族大学作为国家985、211重点院校、双一流A类院校,每每被人提及时,人们脑海中出现最多的词根便是“民族”。李曦辉院长告诉记者,“中央民族大学首先是大学,其次是民族大学。作为大学,它拥有与其他学校所通识的东西,也拥有属于自己的特色之处。”


6.jpg


       “曾经有人向我征求意见,‘如何定义中央民族大学的特色?’他认为是以民族定义的大学,我说不是。中央民族大学是一所专注于民族问题研究的大学,民族问题研究就是属于我们的独特优势。”与之相对应地,管理学院也特别注重涉及到民族因素的一些管理问题。李曦辉院长所带领的研究团队便深植于涉及民族和民族地区因素的经济和管理问题,并形成了多民族企业(多民族要素企业)50强排名的显著学术成果。“在研究管理过程中,如何从人的角度、从思想的角度、从文化融合碰撞的角度,将不同民族的员工整合到一起,如何形成一种交叉优势的大学,都是我们所考虑的重要因素,也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所在。”


       结合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两个一级学科优势,回归教学本质。多年来,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秉承“宽口径、厚基础”培养理念与导向,不断向社会和世界培养、输出优质人才。“我们会针对每一个一级学科进行通识教育与规划,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偏好,确定个人喜欢的研究方向并制定方向性培养方案,实现宽口径与专业化相结合的特色之路。不仅如此,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国家涉及民族问题的大政方针服务,也是我们办好管理学院的一个思路和未来服务方向的取向。”


       而MBA教育作为在管理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个体存在,李曦辉院长认为,民大管院MBA最突出的优势便是对民族多元化对企业影响的研究、对跨文化管理的探究。其中跨文化研究不仅仅局限在民族之间,更包括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融合,并思考如何通过不同文化的有机结合,形成倍加效应。“全球化正在如火如荼地发展,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如何实现民心相同?这是中央民族大学MBA项目所要追求的目标。我希望MBA学员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真正做到民族文化相融合。”


7.jpg


        “我有一个大胆的设想——实现弯道超车。让中央民族大学经济管理学科,在从工业化转向信息化,从西方主导的到中国主导的过程,实现弯道超车,形成我们基于学术的重要支点。”也许这个设想,将在某一天会伴随着中国管理学派的成长与成熟,落地并且开花。


8.jpg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李曦辉教授与中国MBA教育网记者刘柳合影)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