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维尔潘、姜建清共同出席中欧“高朋满座”论坛,洞见全球化的未来

来源: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作者:中欧北京 边晓璇    责任编辑:李靓楠    03/24/2019

2419


      3月23日上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特聘教授、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学兼职教授、中国工商银行原董事长姜建清共同出席中欧北京校区“高朋满座”论坛,围绕《全球化:融合、分歧与未来》这一主题发表演讲。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丁远出席论坛并主持圆桌对话。

1553407662236179.png 

      “在过去40年中,中国受益于改革开放,成为全球经济稳定的增长点,如今中国GDP已占到世界经济的15%。”德维尔潘始终高度关注中国的发展,他认为未来几年人民币影响力将进一步扩大,并成为全球货币稳定的关键因素。他尤其认同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认为这不仅为中国企业创造着独特而充满活力的发展机会,也将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推动不同文明间的连接与融合。他提议在政治上继续建立深入的高层互动机制,共同确定重点发展领域和路线图;在经济上进一步推动金融合作,如集合亚洲、欧洲、非洲各区域的投资银行等资源,推动协同、包容性发展。


      对于中国企业融入全球化进程,德维尔潘认为最重要的是全面塑造“可信度”。他总结了中国企业从以往经验中可汲取的几点重要启示:首先是了解当地的政治、文化及监管政策;其次是保持投资的透明度、普惠性,以长远的战略眼光,本着利益共享和多方共赢的原则,全面考量利益相关者,增强彼此间的互补性。例如中远海运2016年收购希腊港口、复星集团2015年投资法国著名度假村品牌地中海俱乐部等,由于保持透明态度、与当地政府开放对话,同时考量投资者利益,通过资源投入带动当地就业,最终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益。德维尔潘建议,中国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国际咨询委员会,或与当地大学、智库进行合作等方式,帮助企业海外战略的制定和海外项目的实施。

 1553407726643361.png 

      “全球化是近年来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经济融合是维系和推动未来全球化的关键因素。”姜建清在演讲中援引国际贸易指标和投资指标,说明国际贸易在过去半个世纪中实现了快速发展,全球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也呈现曲折上升的趋势,但波动程度更为剧烈,如2007-2009年间,该数据从3.07万亿美元跌至1.36万亿美元,下跌幅度超过一半,至今尚未修复。尤其是近年来“逆全球化”的贸易保护主义和投资保护主义抬头,对于全球经济可能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不幸还难以估量。


      姜建清说:“今天的世界已经不可分割了,企图把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隔绝开来,就像试图隔绝水和大气的循环一样,注定是无效的。”他认为中国40年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秘诀,就是坚持和平与发展、合作与共赢,积极融入全球化、参与全球化分工,不断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他还回顾了十年前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全球政治、金融政策的协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说明“全球化过程中的问题,只能在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予以解决,通过加强全球化的治理予以完善”。而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各种各样的质疑,这就需要更好地与世界各国及企业沟通。只有各国政府、企业和民众以合作、共赢发展为目标,共同致力于维护和发展包容和开放的世界经济,才能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1553407776636177.png 

      2018年,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受聘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特聘教授,同时担任中欧国际顾问委员会主席;姜建清从工商银行董事长的位置上退休后,就加入中欧担任金融学兼职教授、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至今。两位不仅分别是政治、经济领域的专家,同时也是颇有见地的艺术鉴赏家。此次共同出席中欧“高朋满座”论坛,还就“全球化语境下的艺术与商业”进行对话,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丁远主持了这一环节。三位共同就艺术市场金融化、建立有中国文化元素的品牌形象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回答现场中欧校友的提问。姜建清认为,艺术品市场的关键在于价值、鉴定、估值与流通,随之需要配套的法规建设,目前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尚不完善,艺术品金融化也还远未成熟。德维尔潘在对话中特别强调,无论是艺术还是品牌,最初首先是打磨品质,只有经得起时间和全球市场的检验,才能成为真正的全球化品牌。


      作为唯一一所由中国政府和欧盟委员会合作创办的商学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今年将迎来建校25周年,本场论坛是中欧北京“高朋满座”论坛开办第19年的首场活动,也是中欧25周年校庆的预热活动之一。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