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MBA教育网讯】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全国各大高校都纷纷开设旅游学科专业。作为全国最早设立旅游学科本、硕、博、MTA的院校,南开大学MTA专业从设立之初,就被作为全国MTA的标杆,更设有全国MTA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作为全国MTA的排头兵,它的发展历程、专业特色、人才培养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是什么样的呢?中国MBA教育网有幸采访到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副院长陈晔教授,他将为我们一一解答。
人才需求驱动 MTA顺势而生
陈晔教授指出,旅游业在形成之初偏向非市场化,最早的旅游导游更倾向于接待外宾。如今,旅游业逐步市场化,面临着新的需求,人们对服务品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业界需要高度洞察人们需求的变化,把握产业发展趋势。要适应这种市场变化,就必须培养更加具有综合性、全面性的复合型人才,要让他们对行业有更深入的理解。”
人才是制约一个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旅游业更是如此。国发41号文件对旅游产业进行了重新定位,“旅游业要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2010年,在国家旅游局的推动下,南开将商学院旅游系和中国旅游干部管理学院合并成立了旅游与服务学院,同年MTA项目也获批设立,2011年正式招生。“MTA的设立就是要为旅游业培训和输送更多的高端优秀人才。”
发挥独特优势 做出行业高标准
MTA项目设立之初,教育部将全国高校的MTA专家组成了MTA教育指导委员会,并在南开大学设立了秘书处。“南开大学不仅需要办好学,做好项目,更要做全国MTA的标杆,做出标准。”
陈教授表示,“在设立MTA项目时,南开大学就在课程设计、培养方案等过程中倾注了极大的力量,将南开的优势和旅游业的人才需求充分结合,要把MTA做成一个有竞争力、对行业人才培养有推动的项目。”
顺应市场需求 培养复合型人才
“扎堆旅游”问题一直是我国旅游业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副院长陈晔教授表示,除了在节庆制度上呼吁柔性假期之外,“企业端要开发更多多元化产品。通过多元化产品刺激更多元的消费,如景区更加多元开放,游客错峰旅游,景区收入分散,淡化淡、旺季旅游界限。”
2015年,南开大学牵头成立了现代旅游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以更加开放的机构合作、更加平台化的发展模式,整合多种资源,推进旅游业的发展。致力“将旅游业打造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建设人民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和世界旅游强国。”协同中心设立了全域旅游、文旅融合、旅游扶贫、红色旅游等多个不同的专业性平台。陈教授介绍道:“这种专业性平台的建设不仅服务了国家的发展战略,也服务了地方旅游业,同时对旅游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协同中心模式下,通过联合更多国际教育机构和资源,对接企业、当地政府等,将科研、服务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形成了体系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南开大学MTA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采用业界导师制度,为学生提供有力的人才培养保障。学生不仅有学业导师指导课业、论文及科研,同时也有具有影响力的业界导师进行辅导,为学生分享业内的观察和经验,提供研学、实习和就业机会。
陈晔教授强调,南开在教育工具和模式方面越来越多元化,线上线下的结合、研讨性质的课程等比重都在不断地加大,让学生接受知识的同时,能够带着问题进行研讨。
开放合作 走向国际化
“知中国、服务中国”是南开的办学理念。一方面,教育、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紧密衔接在一起,南开越来越倾向于人才的培养与行业对接和对旅游业发展需求的满足,不断提升社会服务。另一方面,南开高度强调国际化和国际合作。“当下教育和产业发展,越来越开放。在包括人才培养的很多方面,南开与国外优秀高校都达成了国际合作意向,联合更多的高校开展合作,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去游学和交流。”
选择学校,首要考虑学校的平台与资源
陈晔教授表示,学生在选择学校时,首先要考虑学校的平台和资源。“在好的平台,不仅接触的老师不一样,同时会接触到更多校友、社会等学校的周边资源,会有更多的国际交流、行业对接等学习机会。对于在职学生,选择南开会让很多学生将两年半的宝贵时间获得更多的收获。”
作为全国旅游学科设立最早的院校,南开大学拥有更悠久的历史、更丰厚的学术积淀、更强大的师资力量和更完善的办学模式,并为学生提供优厚的奖学金与丰富的国际游学项目。“引领文旅融合发展、打造数字时代新教育模式、创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南开大学将是广大优秀学子值得信赖的选择。”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