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祖国同成长,献礼祖国70周年华诞】华理商学院专题报道五 董海艺:幸福感是奋斗来的

来源:华理MBA    作者:原编    责任编辑:    11/29/2019

5027


 编前语:

因为一代代青年人的奋斗和付出,古老而年轻的中国一次次焕发出蓬勃向上的生机。而一代代华理商院人,与祖国同行同奋斗,共路共成长,以奋斗之姿向新中国70周年华诞献上烙印着一代代华理商院人特色和梦想的美好祝辞。

 

1970年代生的华理商院人

1573007824831078401.jpg


       董海艺,1979年生。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中外合作项目部主任。

 

       她是“土生土长”的华理人,在这里度过了最美好的青春,也贡献了最热情的意气风发,她是“土生”非“土长”的上海人,却说,“只有奋斗,上海才会成为你的上海。”她就是董海艺。

 

壹 

 忆苦思甜:没有奋斗就没有幸福感

 

       董海艺出生于1979年,作为改革开放的同龄人,作为知青子女一代,她的眼中一半是苦,一半是甜。她跟随父亲母亲插队到贵州遵义,在那里成长、生活,这段不在上海成长的日子对董海艺的一生都影响深远。

 

       “我父母是061基地的航天人。那时坐落于贵州的三线工厂的生活条件普遍很艰苦,一周赶集才能买上一次菜,衣服打补丁是常有的事儿。我成长的记忆里,父母和祖辈们隔着几千公里的距离遥遥挂念着,每隔两年才能挤着绿皮火车回沪探亲的时光总是美好而短暂。即便如此,我的父母依然多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地努力工作、真真切切地热爱生活,因为这是他们的一种幸福。”看着父辈的无私奉献,董海艺也耳濡目染,“等我回到上海读大学和工作之后,我没有自己是上海本地人的优越感。我和所有来到上海奋斗的青年人一样,坚信唯有奋斗和踏实工作才有幸福。你不奋斗,上海永远不会成为你的上海。”

 

       1998年,董海艺来到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经贸英语系就读(现国贸专业),毕业后留校担任本科生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党建工作和新建学生社团——“艺海艺术团”。“做学生辅导员时,常常整天和学生们待在一起。”她的青春和华理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继承了父辈的吃苦耐劳,在指导学生社团工作时,董海艺更是凡事都亲力亲为,没有指导老师的架子,而是深入在每一位学生中间,事事大家一起干。“记得一次艺海艺术团举办一场大型户外晚会,结束收场时,我和学生们一起收拾,一块砖头突然坠落擦过我的额头,当时血流不止,学生赶紧将我送到了校医院,直到今天我的额头上还有一道淡淡的疤痕,”董海艺笑着回忆,“学生们笑着说我太拼命了,当时若不是旁边的学生及时推了我一把,那砖头可能就不是擦过额头,而是直接砸到脑袋了。这个工作中的小插曲,这道小疤痕,感觉成为我和华理之间的独家记忆,是一种奇妙的联系。”正是与学生一起的努力,才有了艺海艺术团蓬勃的发展。今天,艺海艺术团已从院级学生社团成为了校级学生社团,为更多的学生服务,提供绽放的舞台。

 

       79年的董海艺,一半是经历的苦,一半是奋斗的甜。

 

贰 

砥志研思:不做则矣,做则不负初心

 

       2012年,董海艺在三年赴美外交官随任的经历后,回到华理商学院工作。对她而言,那一年是职业生涯转型的一年。“在我还未回国时,时任院长吴柏钧教授多次和我邮件沟通,关心我回国之后的工作安排。那时我的内心十分感动,对于一个远在国外的员工,日理万机的院领导们还能记挂着。另一方面则是内心的忐忑,因为我即将转岗至专业学位中心的中澳MBA项目工作。这是从学生管理到一线招生和项目管理的转型,对我而言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到了今天,我十分感激当初学院领导的高瞻远瞩,没有这样的安排,也就没有我今后的职业发展。”

 

       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这是董海艺的性子。接手中澳MBA项目的主任一职后,她花了半年左右的时间摸透了项目的情况。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在上海遍地开花的中外合作项目中走出自己的项目特色。“当时的中澳MBA项目内秀却不外扬,我开始思索从‘外部品牌建设’和‘内核课程建设’两手出发,打造具有华理品牌辨识度的中外办学项目。”

 

       外部品牌建设上,董海艺着力打造“澳”字特色,“当时我调研发现,在上海的中外办学项目中,与澳洲大学在研究生教育层次合作的项目非常少,我就想何不借此抓住先机,创下我们的特色。”自此,董海艺拜访了澳洲商会、澳洲领事馆、澳中同学会等多家之后成为合作伙伴的机构以及上海和上海周边的知名企业和合作办学院校,通过全方位的联系与合作,逐步扩大华理中澳MBA的知名度。

 

       内核课程建设方面也围绕着“澳”字特色展开,“与我们合作办学的堪培拉大学是一所新兴大学,但其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有着领先国内的成熟课程体系,通过与合作院校的协商,‘创新创业模块’成为了我们的特色课程模块,这一模块的各门课程均创新能力培养设置,我们的任课老师全部都是有着丰富的创新创业经验或者承担着相关重大课题的教师,这极大地保证了我们的模块授课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现学院知行合一的特色与使命。”

 

       今年,华理商学院成为了中澳合作办学联盟首届理事单位,“首届理事单位共有14家,这些理事单位大多或是示范性中外合作项目,或是办学规模较大的合作办学机构,而我们华理中澳合作MBA项目得以入选,我想这是对我们的初心、我们的努力的最好认可。”董海艺自豪地笑了。

 

       79年的董海艺,不做则矣,做则不负初心。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不尝辛苦,不知甜之甘也;

不去奋斗,不知幸之乐也。

谨以此文献给1970年代的幸福奋斗者!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