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考MBA?
有人问,已经年近40的技术宅,为什么突然要考MBA呢?官方解释是:活到到学到老。而事实上我已经关注厦大MBA多年,只差下定决心。
近两年有跟参与一些技术社区和组织活动,跟外界的接触也较多。几番交流下来,发现当我还在考虑技术解决方案和落地的时候,人家都是在讨论技术的市场空间以及技术如何变现,只能围观而无法深度融入。
恰逢2020疫情肆虐,从经济和市场结构,到企业的业务模式,再到团队协作方式,均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疫情带来的巨变,让原先沉浸在舒适区的自己,瞬间有了压力,是时候想办法突围了。于是2020年7月1日,打开了厦大MBA的网站,注册了帐号,开启了备考的旅程。
为什么考厦大?
作为全国首批MBA院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且在国内一直处于前茅,无论是教学模式,还是教学质量,以及对外交流和影响力,在国内也是颇具竞争力的。加上美丽的厦大校园,以及一批批优秀的MBA学长学姐,给厦大增加了不小的光环。
当然,对我来说,厦大是我的母校,这个理由足矣,已经忘记当年录取通知书去往何处,百年的通知书值得珍藏。
备考过程分享
鸡汤撒完了,接下来分享一些备考过程的经验和心得,希望对备考的学弟学妹有所帮助。
厦大是有提前面试的院校之一,如果你满足提面条件,建议申请提面。提面如果拿到优秀了,国家线直接拟录取,这个可以给备考过程减少很多压力,特别是对于时间比较不宽裕且记忆力开始衰退的人来说。常规批除了顺序不一致以及分数要求不一样之外,大体是差不多的。下面以参加提面的批次为例,大概介绍一下整个流程如何准备。
提面材料准备
提面材料的准备应该是提面环节最重要的事情,材料准备得好等于成功了一半。
那么,什么材料才是好材料呢?报考MBA的同学,绝大部分已经有了一定的管理经验了,至少也是业务骨干,多少会有带团队、面试新人的经验,在你看到一个简历的时候,什么样的简历你觉得无论如何都要见一见,哪些觉得可以见见,又有哪些你连看都不想看的。换位思考一下,当你看到一份如你自己准备的简历,你会给这个简历打多少分?
材料的准备过程,绝大部分是常规内容如个人阶段履历等,照实填写即可,但是其中有个模块是“附加问题”,这十个附加问题会是你给面试老师的重要的第一印象。细节不展开,这里简要说下三个准备材料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尽量通过一些案例来描述你的经历、能力和价值。
使用案例而非纯理论描述,避免看起来像照抄网上的岗位职责和岗位要求。例如 “我参与了XXX项目,在这个项目中承担XXX角色,用了XXX方法,解决了XXX问题,给公司带来了XXX的直接/间接收入。” 来替代 “擅长使用XXX方法来解决问题。”、“带领团队经过不懈努力终于解决了困难” 之类的内容。
善用括号和分行、空行以及列表形式,让排版更清晰。
普通文本框字数太多时,内容的堆积看起来很难受,而良好的排版可以让你的内容看起来更清晰,给老师带来较好的阅读体验和观感,列表式的表达,也可以让老师知道你是个比较有条理的人。
如果你是一个不善表达的人,那么材料对你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不善表达的性格在面试过程中是很吃亏的,所以通过材料让老师看到你的价值,老师在面试打分的时候也会考虑到实际的情况给出评判。
提面流程篇
当我提面材料提交完,就开始做提面的准备了,此时离提面大概还有一个月。没有报班,纯粹通过网上找一些攻略,包括面试流程和常见的问题。这里也简单说说我自己的感受。
首先,英语对我是个硬伤,虽然在面试过程只有3-5分钟,但不怕不会回答,就怕听不懂,因此这一个月时间,每天都安排练至少半个小时的英语口语,至少能够简单的对话。
其次,对于组面,发言质量比发言时间和发言次数更重要。网上很多攻略都提到组面过程如何表现自己,争取发言甚至总结机会等等。而现实是每个人性格不一样,有些人就是不善表达。如果你是不善表达的同学,思考清楚之后,善用属于你的发言时间,将你想要表达的核心论点抛出来;如果你是擅长表达的同学,也重点关注你的发言质量,然后适时照顾一下团队中不善表达的同学。
最后,关于政治,很多同学面试前都会很担心,个人认为这部分只要你认真关注下近一两年的时事,问题都不大。
笔试准备篇
这个要展开就可以些很多了,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也不一样,有些人擅长数学,有些人擅长英语,有些人写字很快,有些人看到逻辑就头大,有些人看到英语卷子就只看得懂字母。针对这些不同的情况,网上有很多学科名师给出了自己的方法,在这里我只分享一个我认为可以通用的思维方法:拆!
题型拆解的方法很多,以上参考某大师的分类方式
根据不同的方式进行拆解,拆解完之后,根据不同科目的子分类做以下排序:
① 哪些题目是目前可以较轻松拿到分数的?
② 哪些题目多刷点儿题目也可以找到感觉的?
③ 哪些题目需要多花点儿精力也是能拿下一些的?
④ 哪些题目怎么都找不到感觉?
当你把这个排序理出来之后,也就抓住了自己复习的优先级:
③ 需要重点突破并加强练习;
② 需要多练习加强;
① 需要定期巩固;
④ 时间充裕则想办法突破,时间不足且分数占比不高,可以战略性放弃。
有人会问,我怎么去梳理这个排序?
找某一年的真题做一遍,就大概就知道了,一遍不够,再做一遍。
笔试考场篇
考试过程最重要的是时间分配,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综合时间是不够的,英语时间是有剩的,所以如何合理安排综合的时间以及做题顺序,直接影响到你最终的分数。这里也简单说几点我认为比较重要的注意事项。
根据科目做好科目的答题时间和顺序规划以及每小题的时间安排,一旦出现某个环节超时,其他环节需要想办法补回来,如果补不回来,可能要考虑战略性放弃某些题目了。
综合的作文,只要写得不跑题、不反动,40-45分对大部分同学来说可以轻松拿下,这个对于很多同学来说,需要15道数学或22道逻辑全做对才能补回来的,所以尽量拿下作文。
有些人会把答题卡留到最后涂,结果发现做完已经来不及涂卡而留下遗憾。因此我的建议是答完一种类型题目就涂卡,然后再进入下一个环节,后面如果时间不够,可以答一题涂一题,剩下最后1-2分钟时,没做完的题目战略性放弃(随便涂个答案上去)。
总结
无论面试还是联考,针对学霸来说都信手拈来,但是对于大部分来说,时间和精力可能显得有些紧张,因此针对自己薄弱的部分进行有效的刻意练习,对于自己会的部分定期巩固一下,合理安排时间才能高效地复习,才能不给自己的付出留下遗憾。
最后,祝所有努力付出的人,都有回报!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