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顶级期刊主编系列专题讲座之三:城市经济学顶刊《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主编讲座成功举办

来源: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原编    责任编辑:王佳昱    06/28/2021

5343

 

【中国MBA教育网讯】2021年6月14日北京时间20:00-22:30,城市经济学顶刊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联合主编、加拿大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罗德曼商学院Nathaniel Baum-Snow教授线上作了题为 The Microgeography of Housing Supply 的学术报告。该报告是经济学顶级期刊主编系列专题讲座的第三场,由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主办,爱思唯尔集团、香港大学工业及制造系统工程系和经管之家论坛协办,通过ZOOM在线会议、哔哩哔哩、经管云课堂在线直播。会议由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刘淑利博士主持,特邀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傅十和教授、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谷一桢副教授为点评嘉宾。会议吸引了超过1100位观众在线参与。

 

图片1.jpg

图片2.jpg


Nathaniel Baum-Snow教授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城市和房地产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和经济地理,他目前的研究兴趣包括美国和中国城市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变化的原因、大城市中工人工资更高、更分散的原因、以及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城市发展和福利的影响。


在讲座中,Nathaniel Baum-Snow教授指出,现有文献中关于住房供给弹性的研究主要从全国范围或大都市区域等宏观层面展开评估;因为数据的局限,很少有研究考察住房供给弹性在城市内部的差异;此外,也鲜有研究把经济生产的相关文献和土地供给的相关文献相联系起来。讲座中的研究则从微观地理视角,即都市内部的街区层面(普查地块,census tract),来量化估计住房供给弹性。该研究使用了306个美国城市街区的住房交易和人口普查数据,利用本地住房需求冲击作为工具变量,解释如何将住房供给分解为新增供给、更新供给等部分,以及城市内住房供给弹性如何随着住房用地到市中心距离、可建设用地比例以及地形条件而变化。他们的研究发现,在2000年至2010年间,楼面面积供给弹性约为0.4,单位用地供给弹性约为0.3,土地开发供给弹性约为0.1;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住房供给弹性随着所在地点到中央商务区距离的增加而增加。在各种不同假设下把街区层面的供给弹性加总,所得到的结果与Saiz(2010)对大都市层面的供给弹性估计相关但他们的估计值略小。该研究也丰富了与住宅生产函数相关的文献,研究中设定了一个标准模型,其中住房服务供给弹性取决于地块获取成本(地块选择)和给定地块大小的住房生产函数。现有文献中的证据表明,住房生产函数接近于土地份额为0.2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这使得大约为4的边际弹性估计结果更加合理化;该研究关于新建筑供应弹性的估计与现有文献在量级上保持一致。


随后,傅十和教授和谷一桢副教授分别对讲座内容进行了点评。傅十和教授称赞Nathaniel Baum-Snow教授的研究有很多创新,他将对住房供给弹性的研究从都市层面拓展到街区层面,采用了以结构模型为基础的因果识别简化式方法,同时对基于地方导向的政策(place-based policy)做了福利评估。傅十和教授指出,房产税可能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可以进一步讨论房产税对当地住房供给弹性的影响;在街区层面上,由于邻近地区住房之间的替代性较高,这对进行评估时解决空间相关性提出了要求。此外,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对称价格效应,例如对比研究人口正在流失的地带与人口一直增长的地带,考察住房价格在经济繁荣期与萧条期的变化带来的影响。在异质性检验方面,可以单独看看东西海岸线附近地区的住房供给如何随到海岸线的距离而变化,因为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给沿海房地产市场带来了风险。


图片3.jpg


谷一桢副教授认为,Nathaniel Baum-Snow教授的研究非常出色,其中有两点特别值得赞许。其一,研究进行了出色的大批量数据处理工作,使得住房供给弹性的细化分解分析成为可能,也使得在相当细化分解的水平上估计供给弹性成为可能。其二,研究使用一个基于模型的当地住房需求冲击作为工具变量,令估计结果更加有说服力。谷一桢副教授指出,该研究所使用的工具变量或许可简化以减少计算量,进一步讨论生产滞后性等。此外,如果加入收入类型与住宅单位类型,该模型也可以用于评估其它研究问题如不平等性。谷一桢副教授还与Nathaniel Baum-Snow教授探讨了中国的住房供给问题。

 

图片4.jpg

图片5.jpg

 

此次讲座,城市经济学领域专家Nathaniel Baum-Snow教授围绕着“住房供给的微观地理学”话题,对美国街区层面的住房供给弹性进入了深入的探讨。Nathaniel Baum-Snow教授在系统深入地剖析问题的同时,又能深入浅出地引导听众得出结论,令参会者受益匪浅。两位特邀点评人傅十和教授、谷一桢副教授则在总结这一前沿研究的内容与贡献之后,分别给出可进一步细化的研究点及相关思路,为参会者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层面与维度。与会嘉宾与参会人也在“问题与回答”环节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严谨的前沿研究、精准的同行点评、多维的参会互动,很好地为参加本次讲座的全部人员提供了彼此学习与共同受益的机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