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学院)举行2022年工商管理专业硕士(MBA)毕业典礼。在毕业致辞中,院长王建明代表学院向顺利毕业的201位MBA学员表示热烈祝贺,向辛勤培育、支持他们完成学业的老师和亲友表示衷心感谢。同时,王建明院长向毕业学员及亲友介绍了工商管理学院近年来的发展动态。临别之际,王建明院长语重心长,希望同学们能“胸怀祖国,维护祖国,报效祖国”,铭记“小胜靠智、中胜靠情、大胜靠德”,深谙“大江东流、静水深流、细水长流”。
王建明院长致辞原文——
亲爱的MBA毕业生、远道而来的MBA家属们、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和庆祝201位MBA学员顺利毕业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首先,我谨代表工商管理学院、MBA学院向顺利毕业的201位MBA学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祝福!向为你们顺利毕业倾注了无数心血的老师们和家属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次毕业典礼有两个独特地方:
一是,这次参加毕业典礼MBA学员有些是2019年毕业的,有些是2020年毕业的,有些是2021年毕业的,也有些是2022年毕业的,所以我们没有称为2022届,因为称为2022届是不准确的。由于众所周知的疫情原因,我们已经两年没有举行正式的毕业典礼,所以我们今天一方面是为2022年毕业的学员举行毕业典礼,另一方面也是为2019年、2020年、2021年毕业的学员补办毕业典礼。
二是,这次顺利毕业的201位MBA学员的入学年份跨度整整有10年。最早的是10年首批入学的,最晚的是19年入学的学员。而且,我看了下数据,从10年入学到19年入学每一个年份都有,11、12、13……19年。按最早的10年入学计算的话,实际上历经12年才毕业(整整一轮了)。这反映了我们的MBA毕业证的含金量有多高,也反映了我们MBA学员为了实现顺利毕业获得学位付出了多少努力和艰辛,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阻碍。特别是这两年,在疫情影响下,学员们在MBA学习研究期间,克服了工作、学习、生活的种种困难,开展“线上教学”“线上活动”“线上开题”“线上答辩”等教学活动。我想这种学习的经历一定也是大家受用一生的精神财富。
#2
这里考虑到有些学员及其家属对我们MBA学院还比较陌生,特别是对下沙主校区的工商管理学院还不一定很熟悉,这里我简单再介绍一下我们学院的基本情况。我们工商管理学院和MBA学院是2016年合并建制,工商管理学院和MBA学院目前是一套班子两个牌子。其中工商管理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99年的,1999年工商管理学院成立。2008年我们成立MBA教育中心,当时MBA还没有获批,2009年我们获批第八批MBA培养院校,2010年首次招生MBA学员。
目前工商管理学院(MBA学院)现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4个本科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供应链管理专业是新设专业。
根据 2022-2023 年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排行榜(武汉大学邱均平版),工商管理类专业全国位次比为前1.72%(全国5★专业)。其中,市场营销专业获评 5 ★专业(全国位次比前 4.08%),工商管理专业获评 5 ★ - 专业(全国位次比前 7.85%),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获评 4 ★专业(全国位次比前 13.02%)专业。供应链管理专业是在过去的物流管理专业基础上升级改造而成的,软科的最新排名也进入前20%以内,办学实力也非常强。
在2018年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我院工商管理硕士(MBA)项目获评B-(35%~45%),与浙工大、浙商大并列省属院校第一,在全国108家第八、九批MBA院校中仅有7所高校进入B类行列。我们有企业管理和技术经济及管理2个学术型硕士学位点,1个专业硕士学位点(MBA)。从学科排名来说,我们工商管理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B(20-30%这一档),最新软科排名进入前20%以内。学院的主要的学科特色是数字时代企业转型升级与绿色管理研究,主要的研究对象和服务对象是各类浙商企业。
这两年我们学院对学科专业进行了数字化转型和改造。工商管理类的 4 个本科专业都进行了数字化转型和升级改造,体现了数字化特色:工商管理专业(数字化管理)、市场营销专业(数字化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数字化人力资源)、供应链管理专业(数字化运营)。从21年开始我们推出数智管理创新班。MBA专业也会进一步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
在科研、学科方面也进行了数字化转型。引进一批数字化管理研究的博士,近两三年设立了八个数字方面的研究中心。如数智组织与管理研究中心、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研究中心、数智价值共创研究中心、数字化服务营销研究中心、数字营销研究中心、数字人力资源研究中心、智慧交通与物流研究中心、数字供应链研究中心。
我们MBA项目的特色是财经金融特色,突出体现财经特色,培养具有扎实财务金融知识与能力的商界精英,专注培养“懂财经的管理者、善管理的财经人”。我们学院也连续几年获评金融特色MBA十强。金融MBA这一特色我们会继续坚持并发扬。
几年前,来自省内或省外五湖四海的你们,面对众多MBA高校的“诱惑”,你们最终选择与浙江财经大学MBA“私定终身”。从此,你们身上就烙上了永远擦不掉、磨不灭的浙财MBA印记:你们从此永远是浙财MBA的学生、永远是浙财MBA的校友。这里欢迎各位MBA学员/校友以后多多关注、关心、支持我们浙财MBA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的发展。我们也会更多关注、关心、支持我们MBA毕业生的发展。毕竟母校好,大家也会更好;大家好,母校也会更好。当然,如果各位MBA毕业生当时在学习期间有什么不如意、不顺心的(比如答辩、盲审过程中被反复折磨的),也期望大家能多多包容,多多理解,毕竟这是我们自己的母校。母校好,大家也会更好;大家好,母校也会更好。
#3
今天在你们离别母校校园,追梦于广阔天地之际,作为院长,按惯例我总要提几点期望。一般无非是保持学习热情,坚持学习,终身学习,保持奋斗初心,勇往直前,坚韧不拔、勇挑重担、直面逆境、永不言败。这些同学们都耳熟能详了,我就不讲了。这两天我自己梳理了一下,总结了三句话,以作临别赠言吧。
第一句话是,胸怀祖国,维护祖国,报效祖国。简单来说就是爱国。进一步说,我们每位MBA学员都要自觉做到心念苍生,胸怀社稷,感恩祖国,笃行报国。也许有人觉得爱国这个话题似乎太过于“俗套”。我之所以想强调这个话题,是因为2天前即2022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说了下面这样一句话。这句话我听了很多遍,总书记说这句话时语速很缓慢、语气很坚定、语调很深沉,总书记说:“必须落实‘爱国者治港’。政权必须掌握在爱国者手中,这是世界通行的政治法则。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人民会允许不爱国甚至卖国、叛国的势力和人物掌握政权”。这里,总书记是针对必须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来讲这句话的。我想从商业和事业角度来说也是一样。世界上也不会有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人民会允许不爱国甚至卖国、叛国的势力和人物获得商业和事业的成功。即便那些不爱国的人取得短期的物质或经济利益,那也是令人鄙视的,或者是不可持续的。古今中外正面反面的案例都有,我就不再举例。所以,爱国就是爱惜自己的羽毛,就是爱惜自己的商业或事业。自古以来,家国一体。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一点请大家务必铭记在心。
第二句话是,小胜靠智、中胜靠情、大胜靠德。短期看智商、中期看情商、长远看德商。从短期看,取得商业事业的成绩需要我们具有观察、记忆、想象、分析、判断等能力(即智商);从中期看,取得商业事业的成功需要我们具有人际交往、情感沟通、人脉拓展、关系维护、耐受挫折等能力(即情商);从长远来看,取得商业事业的成就需要我们具有体贴、尊重、宽容、真诚、负责、平和、礼貌等品德(即德商)。这句话是我自己总结的。我国明代思想家吕新吾和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认为,作为优秀领导,“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这一思想与“小胜靠智、中胜靠情、大胜靠德”有些接近。
第三句话是,大江东流、静水深流、细水长流。这也是我的原创“三流”理论。大江东流是指你们永远不要忘了自己的初心、便命和梦想。这就意味着你们也要像涛涛江水一样,最终是要一路奔涌向东的,不能向南,更不能向西,那是逆流。有两句古话,一是正面的,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再一个是反面的,五心不定 输的干干净净。静水深流是指你们要实现初心、使命和梦想,那就要沉下来,静下来,踏实下来,脚踏实地地去学习、去思考、去实践、去创新、去奋斗。中国的儒家、道家、佛家都认同“静能生慧”、“静能开悟”,“心静极则智慧生” “安静多一些,灵感和创意就会多一些”。细水长流就是未来要实现初心、使命和梦想,你们一定要一点一滴地坚持,长期不间断地踏实前行,一月两月,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地坚持,实现可持续发展。绝不是今天热血沸腾一下,血脉偾张一下,熬几个通宵,明天就一夜实现成功和梦想。你们的学习、工作是这样,未来的生活也是这样。这就是我的“大江东流、静水深流、细水长流的三流理念”,是我总结原创的,大家引用时最好要注明出处。
最后我衷心地祝福大家:此去繁花似锦、归来永远是少年。不管你们走到哪里,走得多远,飞得多高,我们学院永远在这里。欢迎MBA毕业生们常回家看看。
谢谢大家!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