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物简介
商文江,男,汉族,1965年10月生,浙江金华人,民建会员,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民商经济法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MBA教育中心主任,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监督委员会委员;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专家库专家(第一批)、雄安新区法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深圳国际仲裁院仲裁员、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1981年9月—1985年7月,华东政法学院法律专业本科学习,获法学学士学位;
1985年7月—1993年9月,浙江大学法学院讲师;
1993年9月—1996年7月,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专业学习,获法学博士学位(其间,在中国人民银行外资司实习并参与了《外资金融机构监管条例》的制定,参与了中国国际金融公司设立和友邦保险广州分公司筹建的审批作业);
1996年7月—1999年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后(其间:任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法律税务部高级顾问,主导设立了国内第一家中外合资的财务公司、参与设立了国内第一家电力机车中外合资有限公司、主导设计了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对西屋中国投资公司的吸收合并操作),博士后出站获评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职称;
1999年8月—2001年3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副研究员,其间,参与了中国金融租赁公司的重组和华阳金融租赁公司的托管清算、主导了华康信托投资公司的托管清算;
2000年,受财政部委托,参加了国务院《国债条例》制定工作;
2001年3月—2008年6月,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法律事务部二处处长(其间:2003年10月挂任重庆市巴南区区长助理,2004年10月挂任重庆市人民政府金融办公室主任助理,2005年10月挂任重庆市人民政府金融办公室副主任,2005年9月兼任中央汇金公司委派任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董事);
2008年6月—2009年3月,重庆市人民政府金融办公室副主任;
2009年3月—2011年3月,重庆市金融工作办公室副主任;
2011年3月—2014年10月,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两江新区金融改革创新小组组长,任期内推动两江新区成为国家自愿结汇试点(其间:2011年3月—2013年10月兼任重庆两江金融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4年10月—2022年1月,西南政法大学副校长、工会主席,分管继续教育和培训、离退休、工会和体育工作(其间:围绕“法律如何有效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搭建平台,开展一系列研究和落地工作;结合国家急需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促成设立“东盟法商学院”,推动西南政法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加强交流合作,助推国家级“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在教育领域落地落实);其间还任重庆市人大常委、重庆市委副主委、重庆知识产权保护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西南政法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院长、西南政法大学营商环境研究中心主任;
2015年起,通过重庆市特殊人才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同时受聘西南政法大学研究员;
2017年起,任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监督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18年至2019年,主编《新时代法学继续教育拓展研究—以西南政法大学为视角》,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9年10月,作为专家为司法部等部委制定《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提供意见;
2019年,主持完成中国法学会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开创平安中国建设新局面课题;
2020年,主持完成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会决策咨询课题;
2020年起,担任亚杰商会(Asia America Multi-technology Association)创业导师;
2020年12月,受中国人民银行邀请,参加海南自由贸易港的离岸金融等金融创新制度设计;
2022年2月起,被中国政法大学以人才引进方式引进,任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2年6月,受聘担任新加坡国立大学重庆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2022年6月起,受聘担任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和MBA教育中心主任。
二、研究领域
从事专业:经济和法律;擅长领域:业态分析、金融风险、经济安全。主要政策建议:
1. 2021年,“我国新发展格局下保险行业资本金监管改革建议”获得全国人大常委会郝明金副委员长的肯定性批示;
2. 2013年,“地方招商引资过程中形成的地方债务及其处理建议”获得时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领导的肯定;
3. “以物抵债税收”、“地方隐性债务”和“科技创新促进”等文章和建议分别获得时任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批示。
三、研究成果
代表性论文:
1.《投资基金的法律分析》(《金融时报》,1995年5月);
2.《论投资基金经理机构在投资基金结构中的法律地位》(《中国基金观察》,1995年9月);
3.《中国投资基金业之法律分析》(《投资与合作》,1996年1月);
4.《信托投资公司清盘作业中的法律问题》(《金融法苑》,2000年);
5.《如何改进现行<公司法>的公司投资条款》(“江平教授70华诞文集”,2001年);
6.《关注开放式基金的法律问题》(《金融时报》,2001年6月);
7.《物抵债作业的法律分析》(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内部刊物,2002年);
8.《以市场建设为先导打造长江上游金融中心》(《重庆金融》,2005年);
9.《关于中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形成原因、现状及其应对措施的建议》(重庆市人民政府内部交流资料,2007年);
10.《激励金融创新支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政府需要做什么?》(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专题研讨文集,2008年4月);
11.《对我国地方政府直接债务的认识及建议》(获时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获时任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2013年);
12.《关于盘活和规范我国地方债务的建议》(《重庆金融》,2015年);
13.《实现全民守法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重庆日报》理论与实践版,2015年4月);
14.《全面依法治国实践的法学支撑》(《重庆日报》理论与实践版,2015年5月);
15.《正确理解负面清单》(《人民日报》理论版,2015年5月);
16.《新时代小农与社会化服务研究》(《行政管理改革》2018年第7期);
17.《消费金融法律监管研究》(《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9年第1期);
18.《当代中国语境下知识产权法价值构造的展开》(《南京社会科学》2020年第2期);
19.博士学位论文为《投资基金之法律研究—行业本位立法模式在商事特别法领域的确立》;
20.博士后研究报告为《金融业务和金融监管的逻辑关系》,为国家加强金融领域的功能监管提供了学理基础和法律基础。
代表性课题:
1. 2019年,主持中国法学会课题“我国区块链技术应用中的法律措施研究”;
2. 2019年,主持中国工程院关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重点研究项目;
3. 2020年,主持中国工程院关于成渝地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研究项目。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