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40周年院庆系列高端论坛第三讲——创新驱动发展和创新科学的兴起

来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商学院    作者:原作者    责任编辑:王威林    11/16/2022

8726


2022年10月28日,国际商学院40周年院庆系列高端论坛第三场“创新驱动发展与创新科学的兴起”讲座在科研楼二层会议报告厅顺利举行。讲座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教授主讲,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邢小强教授主持,由国际商学院院长陈德球教授致欢迎辞,学院师生近60人在现场参与,另有1500余校友及社会各界人士在线上观看了讲座直播。



邢小强副院长首先概述了陈劲教授的学术研究特色,然后陈德球院长代表学院对陈劲教授表示欢迎和感谢,并向广大参加讲座的师生着重介绍了陈劲教授和他取得的学术成就。陈劲教授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学术期刊《Int. J. of Innovation Studies》创始主编,《Int. J.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Studies》主编、《清华管理评论》的执行主编。他致力于新时代科技创新思想、科技创新的政策与管理研究,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技术创新管理理论,对自主创新、全面创新、开放式创新、协同创新,整合式创新、有意义的创新等有深入研究。



本次讲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和创新科学的兴起”展开,陈教授首先介绍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创新发展的重要论述,指出报告中提出的“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扩展了关于创新内涵的理解,具有鲜明特色和巨大的创造力,是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随后,陈教授从“熊彼特范式”、“新熊彼特创新范式”和“后熊彼特创新范式”3个阶段系统梳理创新研究的脉络,为大家清晰地展示了创新焦点从创新制度到创新政策再到创新公地,创新主体从企业家到科学家再到创客、大众的演化过程。讲座的后半段,陈教授结合传统创新思维,在吸收东方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整合式创新”、“有意义的创新”等创新形态,突破了传统创新范式的原子论思维范式,并将创新的思考上升到“人文层面”乃至“哲学层面”,推动创新研究的理论边界不断向新的领域拓展。在报告的结束阶段,陈教授基于创新研究已有的理论基础和科学范式,提出“创新科学”可作为独立的新兴学科进行建设,强调创新人才的培养应融合不同学科领域。



最后,邢小强副院长对陈劲教授的讲座做了简要总结,勉励在座学子既要熟悉理论的脉络,又要扎根于创新管理实践,特别是中国企业实践,争取做原创性的研究。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