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忱欢迎广大考生报考常州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学硕士研究生!

来源:常州大学商学院刘国钧管理学院    作者:原编    责任编辑:周子丁    07/12/2023

5289


关键信息

1.推免优势(为推免生提供丰厚的奖助金,优先提供硕士推免生“三助”(助研、助教、助管)岗位,优先列入研究生创新项目计划支持,配备优质培养资源)

2.就业优势(地处经济发达、人文荟萃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江苏常州,具备高质量的就业机会)

3.团队优势(具备教育与科研实力双雄厚的研究生导师团队)

4.学科优势(工商管理学科连续六年在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行榜中位列全国前20%,入选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学科、“十四五”重点学科)

5.初试优势(初试专业课给分客观公正,不存在压分等现象)

6.复试优势(复试公平,一切以初试成绩及复试表现决定,保护一志愿报考考生)


学院简介

常州大学商学院始建于1984年,在校本科和研究生人数2100人。学院拥有工商管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工程管理(MEM)和工商管理(MBA)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5个本科专业。工商管理学科入选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学科、“十四五”重点学科,连续六年在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行榜中位列全国前20%。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和市场营销专业入选江苏省工商管理类重点专业群。







工商管理硕士点简介


一、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80余人,教授20人,副教授23人,高级职称占比50%。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1名、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4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1个,江苏省“青蓝工程”人才6人,江苏省紫金文化英才2人,江苏省双创博士2人;拥有江苏省决策咨询培育研究基地“江苏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培育研究基地”、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校外基地“现代服务业发展与治理研究基地”;“积极组织行为与创新创业团队”荣获江苏省“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提名奖;“组织行为与创新创业管理团队”入选江苏高校哲学社科研究优秀创新团队。



二、科研成果:

学院高度重视科研工作、不断加大对科研的组织管理力度。近年来,学院教师获得国家级项目40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5项),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在江苏省商学院中排名靠前;荣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1项,省级优秀成果奖18项,市厅级社科奖63项。


三、研究生培养:

研究生活动丰富。2022年商学院荣获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高教主赛道金奖。2021年荣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主赛道成长组金奖和总决赛主赛道铜奖。近年来,商学院成功举办江苏省研究生“复杂性背景下的管理研究方法”暑期学校、江苏省研究生“新发展格局下的管理创新”学术创新论坛等系列大型活动。


研究生科研质量稳步提升。近年来,商学院研究生取得的高质量科研成果每年逐步增长,陆续在《Sustainability》《中国管理科学》《管理世界》《研究与发展管理》等高质量期刊发表论文。

研究生就业情况良好。近年来毕业研究生先后到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海大学等高校读博,2023年10%的研究生选择继续深造读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侨大学等),绝大部分研究生在长三角区域企事业单位就职(财政局、烟草局、高校、国企等)。


接收优秀推免生。近三年来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点持续接收优秀推免生。为推免生提供丰厚的奖助金,优先挑选心仪的研究生导师,优先提供硕士推免生“三助”(助研、助教、助管)岗位,优先列入研究生创新项目计划支持,配备优质培养资源。接收推免生的具体计划以常州大学发布的公告为准。欢迎优秀推免生联系咨询。


四、培养目标: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目的是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职业道德与责任感,愿意为祖国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毕生力量,具有较强的开拓精神和较强应用能力的高层次工商管理人才。


2024年考试安排

(一) 报名时间:网上报名时间:2023年10月左右。

(二)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三)初试日期:2023年底左右,以教育部公布的时间为准。

(四)初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3数学三、881管理学。

联系方式:

商学院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延政大道

商学院主页:
http://jgy.cczu.edu.cn/main.htm

商学院联系电话:0519—86330325

联系人:乔老师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