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科创时代青年精英,复旦MBA聚创领导力发展项目隆重发布

来源:复旦MBA项目    作者:原编    责任编辑:范思雨    09/14/2023

5333



8月19日,复旦MBA“聚创”领导力发展项目隆重发布,2024年入学复旦MBA第四场公开课暨招生宣讲会圆满收官。来自各行各业寻求自我突破的考生们相聚于复旦,聆听科创时代的领导力公开课、复旦MBA聚创领导力发展项目亮点以及复旦MBA招生政策划重点,由此积蓄力量,向上生长。


主题公开课


科创时代的领导力——“聚创领导力之旅”的学理逻辑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系主任李绪红教授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系主任李绪红教授首先以《科创时代的领导力》为主题展开精彩公开课分享。


李教授指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企业对领导力的呼唤变得特别迫切,尤其对于科创企业来说更是如此。她指出,时代对于科技创新的呼唤也让中国企业由过去几十年的抢速度扩规模的“跑马圈地”的发展模式转向精耕细作和创新内涵的发展模式。解决重点科技领域的“卡脖子”问题,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成为中国科创企业的时代使命;而研发周期长,技术壁垒高、更迭快,科创成果的非线性积累,需要长期持续投入和能否成功的高度不确定性等这些科创企业发展规律的独特性,也对科创时代的领导力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和内涵要求。



对此,李教授在比对经典的领导者胜任力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创+领导力”的“一核-两轴-三维度”模型,为科创企业的领导人进行画像。该模型在管理学研究的领导力的要素基础上增加了科创属性,由“管理”和“科创”两轴构成的坐标体系来定位“科创+领导力”的要素,形成科创企业独特的领导力。根据这个坐标系,李教授提炼出科创领导力构成的三个重要系统,即动力系统、能力系统和意志系统,形成科创+领导力模型的三个维度。李教授认为,“科创+领导力”的核心是科技向善,科创企业领导力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根植于心的使命感、长期主义的价值观和源自兴趣和热爱的内驱力,科创的使命就是做有意义的创新科技,为国家、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李教授通过对科创+领导力模型和国内外多位科创企业家的案例讲解,勉励科创企业的领导者,首先要有站在后天看明天的前瞻性的科技思维,要精通专业;要有洞察能力和底层思考力,即通常所说的第一性原理来做原发性创新,要想些大的目标,而非仅站在与对手竞争的层次思考;要有学习能力和空杯心态,培养成长性思维,敢于思考和面对一切不可能,挑战潜能极限做更好的产品。



李教授表示,科创是一条漫长而艰难的道路,需要很强的目标感和理想来支撑,不可或缺的还有面对困难的乐观和坚韧。这条路走着走着就会发现,在解决一个个来自技术、资金和管理的难题过程中,对于自身成长、对于国家的发展乃至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的意义感会让人充满热忱和激情,累并快乐着。


聚创领导力发展项目发布


一个聚焦、一条主线、一套生态系统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早在2020年就启动了学院的科创战略,以管理赋能科创,培养科创人才。顺应时代所需,复旦MBA项目一方面升级培养体系,另一方面研究引领未来发展的动力。继去年培养体系升级后,今年重磅推出聚创领导力发展项目。



复旦大学MBA项目主任、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系冯天俊教授指出,聚创领导力发展项目以聚汇资源,培养科创时代的全球领导力为目标,打造一个聚焦、一条主线、一套生态系统。该项目将贯穿复旦MBA学习旅程,从“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两方面着手,让学生从入学起就建立起领导力提升意识,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科学的评测看到自身领导力发展现状,有的放矢地展开学习和锻炼,在毕业时形成对自身领导力特点和进步情况的清晰认知,并应用到未来职业发展与生活中。此外,该项目将充分调动学院各科系、MBA项目团队、MBA在校生,校友、企业家、行业专家、外部合作伙伴等优势资源,培养具有科技创新、创业精神的未来领导者。


他强调,复旦MBA聚创领导力发展项目致力于提升学生在自驱力、凝聚力、决策力、科创力、生态力五大维度的领导力,而“专业力”则是根基。具备前沿管理知识,拥有扎实的专业素养,持续精进的专业能力,是卓越领导者的根本。“专业”,是过去二三十年中用人单位对复旦MBA学生最多的评价,这也是支撑每一位复旦MBA申请人、每一位在读学生,支撑每一位校友面向未来的根基所在。


“只有持续学习才能不断提升领导力的品质。”冯教授以彼得·德鲁克的名言勉励大家在学习中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在全面介绍了复旦MBA聚创领导力发展项目后,李绪红教授与冯天俊教授一起按下按钮,正式发布复旦MBA聚创领导力发展项目。


招生政策解读


为你的早日上岸点亮灯塔


复旦大学MBA项目副主任、复旦大学国际MBA项目执行主任孙龙


聚创领导力发展项目发布仪式后,复旦大学MBA项目副主任、复旦大学国际MBA项目执行主任孙龙老师对项目进行全方位解锁。


复旦大学于1917年在国内率先设立商科,1985年恢复组建管理学院。经过30多年的发展,学院的声誉、学术研究水平及教学能力等多方面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1991年,复旦大学作为全国首批授予MBA学位的9所院校之一正式启动MBA项目。在深入研究经济发展新特征、全面融合中西方管理教育新理念的基础上,复旦MBA构建出具有知识深度、科学高度和能力广度的“视野(Vision)、学术(Academic)、领导力(Leadership)、大学(University)、砺炼(Experience)”全方位学习价值体系。


为满足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培养需求,2022年,复旦MBA对培养体系进行全新升级,提出了“培养改变世界、造福人类的商业和社会领导者”的全新使命。将科创思维、创新实践能力、ESG(环境、社会与治理)、人文意识、领导力等纳入培养体系,并全新架构了金字塔培养体系,从上到下为引领未来、整合实践、精进专业、拓宽视野、东西管理、奠定基石。特别设置“未来发展模块”,包含环境、社会与治理(ESG)、组织行为和领导力、数字化管理三门必修课,帮助学生打造面向科创时代可持续发展的领导力。



2020年复旦管院推出了“无科创、无未来”的科创战略,以管理赋能科创,帮助科学家成为更好的企业家,赋能中国科创企业发展和转型。复旦MBA顺势首创“复旦MBA科创青干营”,配备科创双导师,培养“青年精英,科创先锋”。


在整合实践方面,更是将iLab商业挑战赛和iLab商业咨询项目覆盖复旦MBA全体学生,学生们通过深入企业咨询解决真实管理问题,学以致用。2023年,复旦MBA创新推出了投资与创业方向的iLab投资项目,同学们深入投资前沿,开展研究实践,深化对资深市场及投资行业的认知并积累宝贵实战经验。


在国际交流方面,复旦MBA开设了长期第二学位、中期海外交换和短期一周的海外课程,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将教学延展至全球。中期交流交换和短期课程,与全球100多所知名商学院签定中期交流交换协议。短期课程方面,今年已安排300多名同学到MIT、耶鲁、以色列特拉维夫、LBS、西班牙ESADE等全球知名商学院进行学习。寒假期间,同学们也将前往以色列、新加坡、韩国等进行创新创业、领导力等方面的学习。


此外,复旦MBA与全球高端管理联盟(GNAM)31所成员院校如耶鲁、UC Berkeley等顶尖院校开展短期海外课程,同学们可以前往全球多个商学院与其他成员院校的同学一起开展海外学习。


在助学方面,复旦MBA也推出了种类丰富的奖学金类型,包括全国MBA联考奖学金、非全日制MBA预审奖学金、全日制MBA新生奖学金、全日制MBA GMAT奖学金、在读学生奖学金、复旦MBA公益奖学金、兴·泉“一带一路”留学生奖学金、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专项奖学金等。未来还将增设科创奖学金。其中,公益奖学金额度高达48万元/人。GMAT成绩750分以上的考生申请复旦全日制MBA项目,可以拿到全额奖学金,不限名额。



复旦MBA采取预审制,申请人全员参加预审,在参加统考前进行背景评估及面试,统考后不再安排面试。孙龙老师特别提醒,第三轮预审将在8月24日截止递交材料。


本次发布会由2020级复旦MBA校友冉思宜主持


科创企业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注重人生意义、使命感、长期主义和价值观。复旦MBA以“聚创”领导力赋能科创,聚汇资源,致力于培养科创时代的全球领导力。


复旦MBA勾画出的精彩蓝图是大家都可能并肩到达的未来。希望各位怀揣梦想的复旦MBA备考同学,都能够以更热切的期待和更坚定的信心,激发无畏拼搏的动力,踏上明日征途。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