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档案
关键词:“学霸”“职业转型”
孔境怡 上外MBA2023FT4班 全国联考成绩251分 奖学金优秀获得者
初心:打破圈层壁垒 实现职业转型
我本科是理工科背景,跨行业进入了新媒体领域,在经过3年的工作后,我对自己的未来进行了思考与规划,决定向品牌咨询领域转型,这就需要我去建立完整的企业管理认知体系,培养挖掘并解决品牌发展痛点的能力。因此,我选择报考MBA,为职业转型奠定基础。
为了与理工科的背景进行互补,我主要是在上海几所偏文科风格的院校中进行择校,希望能进一步开拓思维。在深入了解过各个院校的核心优势、教学理念、特色学科后,我对上外MBA“行为科学”特色专业方向、丰富的海外交流资源以及“第二外语”的学习机会非常感兴趣,同时上外MBA还为考生提供了丰厚的奖学金支持。因此,我最终选择了上外MBA项目。
备考: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
在完成择校后,我便开始了预复试的准备。除了基础的材料填报外,我认为大家非常有必要去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以下几个核心问题:你在过往职业经历中收获了怎样的成长?你未来5-10年的职业规划是什么?你为什么报考MBA?你为什么选择上外?预复试老师基本都会从这些核心问题出发,根据考生的个人履历去提问。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全面且深入地去自己的答案梳理出来,方可明确自己的目标、找到自己的初心。
在通过预复试后,我便正式开始了联考的备考。正所谓“不打无准备的仗”,一个科学的、高性价比的备考计划,能够帮助我们事半功倍地达成目标,这就需要我们在前期去搜索、整合多样化的备考经验,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的计划,包括各科投入精力的比重、相应备考资料的选择等。在具体执行计划时,我认为效率非常重要,花两个小时进行深度的沉浸式学习,效果要比一整天坐在书桌前“一心多用”要好得多。另外,我们要学会主动地去疏解压力,例如运动、音乐、短途旅行等,保持一个健康积极的身心状态来应对挑战。
当然,在备考的过程中,我也曾陷入迷茫——值得吗?有必要吗?要不要放弃?事实上,考研或许是我们人生中最简单的挑战之一了,因为它是为数不多的“努力与回报”成正比的事情,如果这都坚持不下去,又该怎么实现自己更大的目标呢?我认为,考MBA,不仅是为了那一纸文凭,更是对自己的一次试炼,逼着自己跳出舒适圈,去尝试更多的可能性。
展望:积蓄能量 逐梦启航
正如尼采所说的,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我希望能够在上外开启人生的新篇章,学习新的知识、锻炼新的技能、结识新的朋友、开拓新的视野,为更好的未来积蓄能量。
最后,我想以作家史铁生在《病隙随笔》中一句话作为收尾:且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地去走你的夜路。不必因外界的消极声音而焦虑或灰心,请专注自我、相信自我、坚定自我,大胆地去追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