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科技快速发展并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数字经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中山大学第二届“数字经济学科交叉前沿论坛”于2023年12月21日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召开。
中山大学数字经济专业硕士项目是全国第一个非全日制数字经济硕士项目,高度重视培养方案设计和课程体系建设。为了将学科交叉和产教融合的办学特色做实做细,将本届论坛主题定为“数字经济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来自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中山大学软件工程学院、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中国信通院、广东数字政府研究院、广州数据交易所、一财商学院、广东财经大学数字经济学院、广东工业大学经济学院等数字经济、数字技术、数字管理、互联网平台的业界专家和学者教授们,以及我院领导及数字经济专业硕士课程任课老师共聚一堂,系统深入研讨数字经济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路径。
12月21日上午,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党委黄毅书记致欢迎词。黄书记代表学院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强调,岭南学院作为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要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与中国特色经济理论创新为中心,在“十四五”期间布局“数字经济与数据科学”学科方向,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他倡议各位嘉宾共同推动数字经济学科交叉前沿的发展,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人才培养作出更大的贡献。
论坛主旨演讲环节由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数字经济专硕项目学术主任陈斯维副教授主持,六位专家分享了他们对于数字经济产业和学科发展的见解。
一财商学院院长黄磊先生的主旨演讲以《数字化的2.0时代·中国企业如何应对全域数字化》为题。他总结了政策对数字经济影响的四个阶段,引出“数字经济进入全域时代”的观点,深入阐述全域时代的特点以及企业所需的运营策略和人才策略。
广州数据交易所副总经理沈海先生的主旨演讲以《数实融合,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广州数据交易所的探索与实践》为题。他回顾了从中央到地方层面有关数字经济的重要观点和最新政策,介绍了广州数据交易所的运营概况和特色平台,分享了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的最新实践案例。
广东财经大学数字经济学院院长王方方教授的主旨演讲以《以集成融合理念推动数字经济专业建设》为题。他重点分享了广东财经大学数字经济专业的特色,主要包含全链条的人才培养体系、“商技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和“4+3+2+1+1+1”的创新教育平台集群等几方面。
广东工业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谢卫红教授以《地方重点工科院校数字经济专业建设探索》为题做主旨演讲。她主要从跨院系的学科交叉、本硕博全链条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融合的教学模式、产教融合内外双协同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等几方面分享了广东工业大学数字经济人才培养的经验。
广东数字政府研究院院长余坦先生以《数字政府2.0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题做主旨演讲。他主要围绕数字政府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公共数据为数字经济提供强劲动能、政企合作繁荣数字经济发展生态和数字经济技术应用创新牵引数字产业创新升级等四个方面展开分享。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广州分院副院长朱金周先生以《数字经济加快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为题做主旨演讲。他重点阐述了数字经济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的具体情况,并详细介绍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安排。
12月21日下午,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院长林建浩教授为数字经济课程建设和学科发展讨论做开幕发言。林教授作为全国数字经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委员,传达了12月16日举行的数字经济专硕教指委成立大会暨数字经济专硕人才培养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他进一步提纲挈领地介绍了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数字经济专硕项目的培养思路和课程特色。他特别强调,为了增强项目的实践性和前沿性,我院充分利用中山大学强大而丰富的理工科办学资源,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全面且领先的产业实践,在课程开设和师资选配中做实做细学科交叉与产教融合两个特色。在林教授主持下,论坛进入课程讨论环节,五位任课老师分别介绍了本项目第一学年即将开设的几门精品课程。
中山大学软件工程学院黄华威副教授介绍了《区块链技术与应用》。黄教授指出,本门课程主要针对区块链行业应用人才,涉及知识理论和场景设计与分析相关技能,由于科技行业发展飞速也会根据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时更新授课内容和方式。
一财商学院院长黄磊先生介绍了《平台经济》。结合黄院长丰富的业界实践经验,本门课程将重点根据其对平台经济的独特见解和行业沉淀,提出相关理论模型以及分析框架,进而提出全域时代各行业数字化的解决方案。
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助理彭国超教授介绍了《工业人工智能创新与应用》。本门课程围绕彭教授自编教材的框架展开,他重点介绍工业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除了常规了解的生产制造,还包括研发设计、市场营销、物流供应和售后服务等环节。
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杨柏儒教授介绍了《数字科技前沿概论》。结合杨教授本人丰富的研发和项目经验,本门课程将兼具概括性和趋势性两大特点,结合数字中国的建设重点介绍当前最热门、最具投资价值的新科技。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朱传奇副教授介绍了《数字经济学概论》。本门课程将由我院朱传奇副教授和陈斯维副教授联合授课,结合当前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市场和政府的新特点新举措,从宏观和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提炼和分析数字经济现象背后的经济学本质。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数字经济专业硕士项目陈斯维副教授介绍了《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数字经济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中山大学数字经济专业硕士项目作为全国第一个非全日制数字经济硕士项目,将融合经济金融、数字技术和综合管理等内容,结合岭南学院、中山大学计算机、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等学院,和经管学部其他兄弟院系的学术资源形成强大的学科支撑,叠加岭南学院自身强大的数字经济科研平台和丰富的业界、校友资源,致力于为新兴的数字化产业和处于数字化转型的传统产业培养具备数字经济思维、掌握数字技术和经济管理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国际化的数字经济专业领军人才。
最后林建浩教授主持数字经济专业硕士课程建设讨论。现场与会的专家学者从项目定位、课程设置、教学手段等多个方面对即将开启的数字经济专硕项目提供了宝贵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时代,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是新一轮国际竞争重点领域,我们一定要抓住先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陈春声书记在2023年秋季工作会议中强调要“立足学科优势和区位优势,系统推进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同时高松校长提出“学科交叉融合是学科建设未来的增长点和生命力,最有可能产生颠覆性技术和引领性原创成果”。为了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趋势,把握数字化发展新机遇,促进大湾区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岭南学院2023年在全国首批开启非全日制招生,实现经济学、计算机、软件和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将为我国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持续输出高层次人才,未来可期。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