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MTA《旅游营销》案例课堂走进天津滨海文化中心

来源:南京大学MTA教育中心    作者:原作者    责任编辑:杨继尧    05/28/2024

4234


2024年5月19日——在一个雨后清爽的下午,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旅游营销》课程的2023级MTA学生们迎来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实地教学体验。在陈晔教授的带领下,同学们进入了“行走的课堂”——天津滨海文化中心。

滨海文化中心位于天津滨海新区心脏地带的滨海文化中心,是由滨海新区政府投资打造的一项关键的民生项目。该项目覆盖了12万平方米的土地,总建筑面积达到了31.2万平方米,构成了包括“三馆两中心一廊”在内的复合文化设施群。其中,“三馆”指的是滨海美术馆、滨海科技馆和滨海图书馆;“两中心”涵盖了滨海演艺中心和市民活动中心;而“一廊”则是指文化长廊。自2017年10月1日开始运营以来,滨海文化中心凭借其雄伟的建筑、集中的功能、人性化的便利性以及舒适的体验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并迅速成为了天津甚至整个京津冀区域的一个新的文化标志。在实地考察过程中,大家为这里每一个角落散发出来的现代艺术与工业历史气息所熏染。

图1滨海文化中心


活动伊始,同学们首次亲临《庆余年》电视剧的取景地——天津滨海图书馆。在荷兰MVRDV建筑师团队设计的“滨海之眼”和“书山”面前,同学们不禁感叹于这座建筑的创意与美感。大家在图书馆走过的每一步路,都是在仔细品读这座震撼人心的建筑。在南开大学师生的眼中,滨海图书馆不仅仅是一个文化符号,更是助力天津滨海新区实现文旅深度融合的神来之笔。

图2 滨海网红图书馆


图3同学们在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解文化中心的设计来源


随后,大家参观了天津滨海科技馆,它是一座具有鲜明后工业风格的建筑,向人们展示了天津滨海近代工业的辉煌历史。在科技馆内,各种展览和活动应接不暇,以寓教于乐的形式传递了科学知识,使公众的科学兴趣得到激发。同时,讲解员的详细讲解让同学们对如何结合科技元素进行旅游产品创新有了深刻的认识。

图4 同学们在感受机器人的歌声与舞蹈


图5 同学们在模拟火箭发射


课程的最后安排师生与滨海文化中心管理团队的交流会。陈晔教授首先结合本次课程与学生们分享了他对滨海文化中心的参观感受,从文化场馆的运营、公共文化产品与旅游功能的融合以及如何更好地实现主客共享等方面提出了值得思考的问题。滨海文化中心的于总为同学们介绍了滨海文化中心的发展历史、规模以及当前的发展战略。学生们针对疫情背景下文旅企业的运营策略、滨海新区与天津市区在旅游市场开发方面的双城联动、以及大运河项目开发等问题与于总进行交流,于总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条分缕析地进行了解答,让同学们受益良多。

图6 同学们全神贯注地参与学术企业交流会


接近尾声时,陈晔教授做了总结发言,对天津滨海文化中心支持MTA教育表示衷心的感谢,行业的实践前沿是MTA最好的教材和课堂,期望未来能继续加强学院与文化中心之间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携手培养文旅行业的专业人才。

图7滨海图书馆合影留念


通过此次实地考察和交流,MTA学生们不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而且开阔了视野,启发了更多思考,深化了大家对特定文旅市场开发与营销的理解,对文旅融合创新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