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做客上财:中国航天与航天精神

来源:上海财经大学MBA    作者:原编    责任编辑:夏文文    11/05/2024

6484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强化对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解,进一步推动以伟大建党精神助力立德树人。10月29日,应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邀请,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来校开展《中国航天与航天精神》讲座。上海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许涛,校党校副校长、党委组织部副部长王峰,商学院正处级专职组织员薛丽萍,商学院党委副书记王体,校科级干部、中青、组织员培训班学员,商学院师生代表以及金融家俱乐部会员嘉宾近300人参与了此次活动。讲座由商学院正处级专职组织员薛丽萍主持。

在讲座开始之前,上海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许涛会见了戚发轫院士,双方进行了亲切交流并合影留念。



在讲座中,戚发轫院士带领大家追溯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艰辛历程以及辉煌成果。自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至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顺利升空,再到2007年“嫦娥一号“探测器的成功探月,中国航天在应用卫星、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不断取得突破。天问探火、嫦娥六号月背取样返回等壮举,更进一步彰显了我国作为航天大国的实力与地位。这一系列非凡成就的背后,是党和国家坚持自力更生、勇攀高峰的决心、是全国人民协同攻坚的鼎力支持,以及深植于心的航天精神的持续激励。

戚院士结合他的亲身经历,生动诠释航天精神的内涵。他认为,爱国应该是一个人最深层的感情,一个人如果没有爱,是绝对不可能把最宝贵的东西奉献出来。解放之初,当老一辈航天人可以堂堂正正地做中国人时,他们的爱是自发的,更在工作中展现出无私奉献和拼搏奋斗。一代代航天人更是接续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推动了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实现关键性的飞跃。他寄语青年,爱国之情是崇高而神圣的,却绝非遥不可及,年轻一代,只要愿意把自己的时间奉献给国家,爱自己的事业、爱自己的团队、爱自己的岗位,把学习和工作做好了,就是爱国。

讲座结束后,全场听众报以长时间的热烈鼓掌。面对纷纷走上前台的师生,戚发轫院士亲笔寄语——“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探月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讲座的举办,更激励广大师生赓续红色基因、传承奋斗精神,认识到新时代青年所肩负的使命与责任,承载爱国信念,不断前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结稿之际,

欣闻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并完成中国航天史上第5次“太空会师”

致敬中国航天人!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