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李大为
北大光华沙赛首届参赛队员 沙赛官方摄影团队负责人
当商业摄影镜头对准中国顶级商学院菁英的沙漠征途,当企业战略思维邂逅艺术创作的无限可能,这位从海尔、施耐德电气走出来的跨界者,用十年时间完成了从职场到影像创作者的蜕变。在沙赛的漫天黄沙中,他用影像定格了无数挑战者的极限瞬间,更以模块化管理和视觉创新,不断尝试赛事品牌传播的新模式。他与沙赛共同成长,对他而言沙赛不仅是一场体能和意志的较量,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职业转型:从职场青年到摄影追梦人的破界之旅
2004年从知名学府毕业后,他踏上了传统职场人的晋升阶梯。在海尔集团和施耐德电气的经历,让他在影像传播方面能够及时洞察客户需求,实现同频沟通。
“接近十年的工作,我始终跟随公司目标前行。在海尔做渠道;在施耐德电气专注战略市场。但每当静下来思考个人收获时,总有一种空洞感。即使职位晋升带来成长,却始终缺乏触及灵魂的价值沉淀。”这种疏离感在偶遇《华夏地理》摄影专题时达到临界点。作为摄影助理深入摄影专题项目的经历,让他首次感受到创作的纯粹性:“取景框里只有光影与情绪,没有KPI和汇报线。”
沙赛情缘:用镜头记录极限,以专业重塑传播
与沙赛的结缘始于2012年,彼时作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学员的他,和同学一起参加了首届沙赛。沙赛的独特氛围,让参赛者之间建立起超越普通社交的深厚情谊。“第二天行程中,我独自走在金吉林沙丘上,前后渺无人烟。明知保障团队就在远处,却仍被强烈的孤独感吞噬。那是一种在城市中永远无法触及的绝望——你被迫直面内心最脆弱的角落,与自我展开赤裸对话。这种体验比任何商学院案例都深刻,它让我意识到:真正的领导力,始于对自我极限的诚实审视。”
2015年,他以志愿者身份重返沙赛。这一次,他带着相机而来,决心用镜头记录下这些挑战者的极限瞬间。然而,他很快发现,早期的赛事影像虽然足够真诚,但对于品牌传播而言,还不够专业和系统。
“最早的沙赛片子很打动人。但作为品牌传播来说,除了感动,在视觉上一定要专业。”他说。于是,他慢慢组建团队,从策划、拍摄到后期,每一个环节都深度把控。视频风格与之前有很大改变,但这种尝试一开始并不被所有人接受,有人认为过于追求专业,丢失了最原始的情感释放和共鸣。
但他坚持自己的理念:“对品牌传播来说,更重要的是平衡。最直接的情感释放减弱是必然,但视觉上的专业和品牌调性的打造,”随着团队的不断壮大,他的角色也逐渐从摄影师转变为策划者和统筹者。
他创新构建了“自主驱动 + 弹性容错” 的管理模式:各组组长不仅能独立完成基础拍摄任务,更被赋予创意探索的空间 —— 在沙漠通讯受限的环境中,团队成员主动调整拍摄方案、尝试即兴创作,即便偶有方向偏差,也被视为打磨专业度的必要试错。这种模式让团队始终保持旺盛的创作活力,而平面组、肖像组、后期剪辑等核心岗位的稳定成员,更以 “沙漠铁军” 般的执行力,成为每年赛事视觉传播的坚实骨架。
在他的带领下,团队对沙赛的贡献早已超越影像记录本身:通过模块化管理提升传播效率,以专业视觉体系强化品牌辨识度,更在极限环境中淬炼出“战友式” 的协作文化。如今,团队成员将每年的沙赛之行视为 “精神聚会”,在流动沙丘间既完成着对赛事精神的影像叙事,也以彼此托举的默契,让 “利他基因” 在工作中生根发芽 —— 这种由内而外的价值输出,恰是沙赛品牌传播得以迭代升级的核心动能。
他开始与组委会深入沟通,明确沙赛传播的价值观,规划内容方向。这些创新不仅让沙赛的视觉传播更加专业、高效,也让参赛者和关注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赛事的魅力与价值。
对于未来,他有着清晰的规划和愿景。他相信沙赛能够继续发扬光大,成为更多青年菁英展现自我、挑战极限的舞台。他希望自己的视觉团队能够不断创新,用更加专业、高效的方式记录和传播沙赛的精神与价值。同时,他也意识到,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周期和变化规律。沙赛的影像传播也不例外。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参赛者需求的变化,沙赛的品牌传播也一定会不断创新和调整。
“没有人会一直留在沙赛的舞台上。参赛的队员是这样,摄影团队也是。每一个摄影师未来都会离开这个赛场,但我希望每一次都能沉淀有益于沙赛的内容或模式”。他希望这些影像资料能够成为沙赛历史的一部分,让更多的人了解沙赛、认识沙赛、爱上沙赛。
流动沙丘上的生命哲思:超越胜负的精神沉淀
对他而言,沙赛不仅是一场极限挑战,更像一面照见生命本质的明镜。当双脚深陷滚烫的沙丘,当汗水与泪水在风沙中交织,他逐渐领悟:人生中的“圆满”并非终点式的堆砌,而是动态流淌的过程。那些曾被视作“全部”的成就或挫败,不过是成长路上被风沙磨砺的果实,记录着某一阶段的炽热,却永远不会是终章。
沙赛赋予他的最大收获,是以“旁观者”的清醒拥抱“当局者”的热烈。无论是冲线时的狂欢,还是受挫时的消沉,他都不再将其视为命运的最终判决,而是生命长卷中灵动的笔触。这场赛事教会他:真正的强大,是在混沌的世界中依然能守护内心的方向,在泥沙俱下的现实里始终葆有理想的温度。
这种精神辐射早已超越赛场本身。沙赛像一座熔炉,将不同背景的个体淬炼成彼此信任的战友;更像一粒种子,让“利他基因”在现实的土壤里生根发芽。许多参赛者赛后自发投身公益、商业合作,甚至人生抉择中都带着赛事赋予的责任感——这或许正是沙赛最珍贵的“溢出效应”。对他而言,这场赛事重塑了“竞争”的定义:真正的精英精神,不是碾压对手的孤傲,而是与同行者相互托举的温度。
回望沙赛的发展历程,他始终心怀忐忑。当商业化浪潮汹涌而来,当赛事规模不断扩张,他期盼沙赛能始终守护那份纯粹的初心。在他眼中,沙赛不应仅是体育竞技的秀场,而应是承载中国青年菁英价值观的精神容器。
“当你走进沙赛的那一刻,你代表的就不只是个人荣辱,而是一个群体的精神风貌。”他希望未来在赛事组织中强化价值观引导,通过细节设计传递尊重、协作等核心精神,无论赛事如何迭代,愿参与者始终坚守尊重、韧性与理想主义:对对手报以掌声,对队友给予扶持,对志愿者道声感谢;在风沙中跌倒,也要以跪姿继续前行。
沙赛的终场哨声终会响起,但那些被风沙磨砺过的灵魂,终将如星辰般照亮彼此的人生荒漠。这或许正是沙赛最动人的传承——它让每个参与者都成为传递正能量的火种,让理想主义的旗帜永远飘扬在沙丘之上。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