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李红昌副院长:交通强国x数字动能 锻造新商科领军人才

来源:北交大MBA教育中心    作者:原作者    责任编辑:黄梦格    10/24/2025

4213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在数字科技革命浪潮澎湃、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新时代,商科教育作为支撑国家战略、赋能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正面临“守正创新、提质升级”的重大挑战。如何立足行业特色,培养兼具战略视野、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管理人才,成为商学院的时代使命。


聚焦国家“交通强国”与“数字经济”双战略,深耕商科教育与行业融合创新,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始终以育人为本,在特色化发展道路上持续探索。近日,中国MBA教育网特邀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书记、副院长李红昌教授,围绕学院发展脉络、MBA人才培养模式、新时代MBA教育发展以及2026招生政策新动向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分享,解读商科教育与行业融合的前沿趋势,展现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的强大品牌优势,为广大考生提供权威参考。


百年薪火相传

成就交通商学深厚底蕴


“北京交通大学因铁路而生,由管理起家。”李红昌副院长深情回顾了学院光辉璀璨的发展历程。1909年,清政府创办了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管理人才的高等学府,也就是北京交通大学的前身——铁路管理传习所,开创了中国商科教育的先河。跨越116载风雨,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始终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与学校发展紧紧交叠,穿越岁月的长河而生生不息,并愈加特色鲜明:1996年,学校整合相关院系成立经济管理学院,开启学科发展新阶段;2011年,学院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全国17个首批试点学院之一;2018年以来,学院在Eduniversal全球最佳商学院排名中稳居中国大陆前10名。在教育部近三轮学科评估中,学院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先后获评A类学科,展现出强大的学科综合实力。


李红昌副院长满怀自豪地提及,学院于2021年一举斩获EQUIS、AACSB、AMBA&BGA三大商学院国际认证,成为国内首个在一年之内通过三大认证的商学院,成功跻身全球前1%的商学院行列。2024年,EQUIS 再认证获最高标准五年期资质,AMBA&BGA 认证亦获准延至五年期。这些里程碑式的成就,充分印证了学院完善的学科体系、雄厚的综合实力、领先的发展态势,以及在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领域的卓越成果。


如今,学院秉持“贡献商学智慧、培育领军人才、造福经济社会”的初心与使命,充分发挥在经济和管理领域学科齐全的优势,通过智力支持、人才保障和专业服务,深度赋能国家交通运输、现代物流、资本金融、信息技术、建筑地产、旅游健康等行业发展,成为支撑国家战略、引领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交通强国×数字经济双轮驱动

重塑MBA人才培养体系


新时代商业环境的深刻变革,对组织管理者和实践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李红昌副院长介绍道,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敏锐把握数字经济与交通产业深度融合的趋势,以“交通强国+数字经济”双轮驱动的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构建了特色鲜明的MBA精英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MBA项目分为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两大板块,精准对接不同群体需求。全日制MBA(英文授课)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通过产学融合、案例教学强化实践能力,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与职业转型需求;非全日制MBA下设“综合管理”与“智慧交通与物流MBA”两大方向。综合管理方向通过“知识+教学”双整合,完善学生知识体系,提升学科融合、新技术应用能力,助力职业升级;智慧交通与物流MBA则聚焦大交通、大物流领域,依托学科、行业与校企师资优势,定制交通物流特色课程,着力打造“交通领域 MBA 标杆”。


从单一形式到多元体系、从借鉴模仿到创新突破、从扎根本土到放眼国际,北交大MBA教育走过了31年的历史进程。李红昌副院长强调,自1994年成为第二批MBA教育试点单位以来,学院形成了五大特色优势:


第一,丰富的教学资源。作为集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综合实验中心,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实验研究中心引入了人机工程测试系统、心理测试工作站、司机模拟操作台等,可开展多项测试实验。此外,学院先后开发购置了多种课程软件和实验教学辅助资料,配备了条码、RFID等实验设备及微缩实物模型,安装了先进的物流管理应用与仿真软件,自主开发了铁路、港口物流信息系统和物流模拟系统,为学生提供沉浸式教学实践平台;


第二,顶尖的师资团队。截止目前学院共有教师230人,其中副教授100位,教授78位。近年来,学院获评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9人,形成了学术精深、实践丰富的教师队伍;


第三,广泛的国际交流。作为中欧商校联盟创始成员、联合国 PRME 签约高校以及中欧工程教育联盟“中欧可持续工程博士生院”建设点,学院现有120 余个国际合作项目、67 所合作院校,为学生搭建全球化视野培养平台;


第四,深度的实践融合。通过企业案例引入、实践基地实习、案例挑战赛等形式,采用小组合作、商业游戏、企业参访等多元教学方法,学院深度践行“知行”校训,全面淬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五,全链条的职业发展服务。学院在学生入学时即提供个性化的职业发展测评;在学习过程中,学院通过就业辅导课程、职业工作坊、就业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职业发展咨询;毕业前依托校友网络推荐就业机会;毕业后,通过校友分会、校友网络等对学生持续跟踪,反馈分析学生职业发展状况,为学生职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产教协同发力

贡献新时代管理智慧


当下全球经济环境正经历不确定性加剧的变革期,提及MBA 教育的培养目标,李红昌副院长指出,新时代的组织管理者需具备六大能力:战略决策能力、资源整合与执行能力、风险预判与应对能力、团队领导与激励能力、商业敏锐度与创新思维、跨领域认知与学习能力。“MBA群体的核心职责是“解决实际管理问题”——既要能定方向(决策),又要能推落地(执行),更要能在计划被打乱时快速调整(应变)。”他特别强调,在复杂环境中动态平衡“决策、执行与应变”的综合能力,是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针对新时代企业发展的痛点,李红昌副院长提出了通过管理释放生产力的两大路径:首先要加强管理创新与技术融合,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将其全面嵌入业务生态体系,采用AI处理交易,提升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利用大数据驱动管理决策,使决策更加扁平化,提高决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其次是要加强管理赋能,构建灵活的组织管理架构,强化人才培养与发展能力,构建趋势研判与监测体系,通过对社会、技术、人口等维度的深度分析,敏锐捕捉内外部环境的结构性变革,将其转化为自身的战略机遇。


为推进 MBA 教育高质量发展,学院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推动企业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构建了“企业深度参与、产学研用融合”的质量保障体系。李红昌副院长介绍,学院通过“教师-企业-学生”三位一体教学开发平台,定期开展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教学案例开发等项目,强化情境教学。例如2020年启动的整合实践项目,400 余名学生与 8 家企业深度合作,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实践创新能力。他表示,学院始终将“解决行业实际问题”作为培养核心,通过实践教学体系帮助学生整合课程知识、工作经验与行业洞察,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团队协作的综合能力。


2026招生新政

扩圈层、强特色、链未来


伴随2026招生季启动,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推出重磅举措:在招生阶段推出“知行”实训营活动,致力于将具有交大特色的招生、培养、职业发展各个阶段进行串联,融合并浓缩在实训营活动的具体措施中,通过项目宣讲、Mini-MBA课堂、团队拓展、职业规划等形式,将活动打造成北交大MBA向社会传递的一张名片。在招生政策方面,全日制英文MBA招生人数预计招收50人左右,学费为8.2万,授课语言为英文,可以按照国家及院校相关规定发放奖助学金。非全日制综合管理及智慧交通与物流MBA预计招收220人左右,学费分别为20.8万和22.8万,综合管理MBA分为集中班和周末班,而智交班为周末班。非全日制MBA可以根据联考初试成绩评选奖学金,最高奖学金为5万元。


同时,李红昌副院长表示,鉴于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考生考取外地院校相较北京院校的录取难度更大的现状,学院将在2026年扩大集中班的招生规模,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尤其是环京三小时高铁圈内的考生。后续,学院将重点在天津、河北、内蒙古、山西、河南等地区开展项目宣传与推广活动。


面向未来,李红昌副院长表示,学院将继续秉承“贡献商学智慧,培育领军人才”的初心,深化“交通 + 商科 + 数字技术”的交叉融合,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拓展国际合作,强化产教协同,努力将北京交大 MBA 打造为“交通特色鲜明、数字能力突出”的中国商科标杆,为国家战略实施与行业发展输送更多“懂技术、善管理、通国际”的新商科领军人才,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续写辉煌。


“在不确定的时代,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李红昌副院长向考生发出诚挚邀请:“选择交大MBA,即是选择与国家战略同频、与行业龙头共振、与全球智慧同行。期待2026年9月,与你在红果园共同开启‘知行·致远’的新旅程!”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