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工商管理硕士(MBA)复试录取工作办法

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综合报道    作者:fuzhenyu    责任编辑:fuzhenyu    03/01/2017

1933

    一、复试分数基本要求

    MBA教育中心在研究生院的指导下制定MBA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的基本要求,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复试基本分数线,和华北电力大学MBA招生的基本情况,按国家A线进行复试,参加复试的考生是第一志愿报考华北电力大学的合格生源。

    复试线为总分150分,英语41分,综合82分。

    二、资格审查

    资格审查时间:2012年4月13日(周五)下午14:00-16:30

    地点:教4楼D区505教室

    复试时考生必须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不合格或未进行资格审查的考生不得参加复试。考生应携带以下材料进行资格审查:

    1、本人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现役军官证、文职干部证)、初试及复试准考证。

    2、学历证书原件及一份复印件。

    3、考生所在学校教务部门或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的在校历年学习成绩单。

    4、华北电力大学报考研究生政审表。

    5、MBA面试申请材料(信封封面所填写的学习方式和考生类别,不能更改,请慎重填写)

    三、复试的基本内容及形式

    考生根据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复试基本程序及时间安排参加复试。MBA复试的满分为300分,内容包括:

    1、政治理论笔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由研究生院组织命题,MBA教育中心统一组织。考试时请携带身份证和复试准考证。

    2、外语听力测试,满分20分,考试时间15分钟,由研究生院组织命题,MBA教育中心统一组织考试。

    3、外语口语测试,满分30分,由MBA教育中心组织老师对考生进行单独测试。

    4、综合素质面试,一般以口试为主,满分100分。面试由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每组6—8人,复试时间为55分钟(10分钟案例阅读,45分钟小组面试)。

    5、面试申请材料:根据提交的面试申请材料,考察学生的工作背景等,由MBA教育中心组织老师打分,满分50分。

    6、凡参加华北电力大学MBA复试的考生都需要参加体检,体检地点为华北电力大学校医院。

    四、综合面试小组名称及面试时间、地点安排

        组别地点
时间        
第一考场
教4B501教室
第二考场
教4B505教室
第三考场
教4B401教室
第四考场
教4B405教室
9:00—9:50 1-7 8-14 15-21 22-28
9:55—10:45 29-35 36-42 43-49 50-56
11:00—11:50 57-63 64-70 71-77 78-84
11:55—12:40 85-91 92-98 99-104 105-110
12:40—13:00 各组考官对本组面试全部考生得分汇总、排定总名次,等待工作人员收回全部资料

    五、口语测试小组名称及测试时间、地点安排

        组别地点
时间        
第一考场
教4B509教室
第二考场
教4B510教室
第三考场
教4B511教室
第四考场
教4B512教室
9:55开始 1-7 8-14 15-21 22-28
10:50开始 29-35 36-42 43-49 50-56
11:55开始 57-63 64-70 71-77 78-84
12:50开始 85-91 92-98 99-104 105-110
13:45—13:50 各组考官对本组面试全部考生得分汇总、排定总名次,等待工作人员收回全部资料

    综合面试工作细则及评分细则,口语测试组织形式及评分细则

    (一)指导思想

    结合政治思想表现、身体及心理健康状况,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的原则和择优录取,宁缺勿滥的原则,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公开。

    要求:老师提出的问题要尽量客观,不能提出太随意的问题,要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突出对专业知识、研究能力等方面的考核。

    (二)组织形式

    综合面试:按照专业领域分别设立面试小组,每个小组由4名教师组成,另每组配秘书1名。

    口语测试:口语测试单独组织,分4个测试组同时进行测试。每个小组由2名教师组成,每组配秘书1名。

    (三)评价标准

    1、面试流程:

    ①复试考生依次进行自我陈述(时间不超过1分钟);

    ②案例讨论环节为20—30分钟;

    ③考官提问时间要控制在15分钟之内。[FS:PAGE]

    2、综合面试:满分100分。考官从以下五个方面给考生打分,综合面试的最终成绩为各个老师给出的总成绩取平均数。现场提问的2~3个问题,由面试教师根据案例结合专业培养特点和培养目标,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测评。

自我认知与
发展定位
(20分)
语言表达与
逻辑分析能力
(30分)
组织协调与
团队意识
(20分)
仪表与个性特点
(着装得体 发言主动、倾听尊重情绪稳定性、反应灵活)
(20分)
专业背景与
管理经验
(10分)

    3、口语测试流程:

    ①考生自我介绍 (大约1分钟)

    ②考生抽取考试题目进行即兴的观点表达 (大约3分钟)

    ③考官根据考生情况即兴提问 (大约1-2分钟)

    4、口语测试:满分30分。考官从以下三个方面给考生打分,口语测试的最终成绩为两

    个老师给出的总成绩取平均数。

分档 语言的准确性 语言的连贯性 语言的灵活性
26-30 语法和词汇基本正确
表达过程中词汇丰富、语法结构较为复杂
发音较好,但允许有一些不影响理解的母语口音
在讨论有关话题时能进行较长时间的、语言连贯的发言,但允许由于无法找到合适的词语而造成的偶尔停顿。
基本流畅,无不必要的停顿。
能够自然、流畅、积极地参与讨论
语言的使用总体上能与语境、功能和目的相适应
21-25 语法和词汇有一些错误,但未严重影响交际
表达过程中词汇较丰富.
发音尚可
能进行较连贯的发言,
组织思想和搜寻词语时频繁出现停顿,有时会影响交际
能够较积极地参与讨论,但有时内容不够切题
语言的使用基本上能与语境、功能和目的相适应
16-20 语法和词汇有错误,且有时会影响交际
表达过程中词汇不丰富,语法结构较简单 发音有缺陷,有时会影响交际
能进行较连贯发言,但多数发言较简短
组织思想和搜寻词语时出现较长时间的停顿,影响交际、但能够基本完成交际任务
能够较积极地参与讨论,但有时内容不切题或未能取得直接交流效果
有时无法适应新话题或讨论内容的改变
11-15 语法和词汇有较多错误,以致妨碍理解
表达过程中因缺乏词汇和语法结构而影响交际
发音较差,以致交际时常中断
发言简短,连贯性很差,时而妨碍进行交际
只能进行基本的话题讨论
无法适应新话题和新内容
0-10 只能用简单词汇断续地表达
语法基本不正确,严重影响交际
大部分发音不正确
只能用单词交流,毫无连贯性,讲话速度极慢,犹豫或结巴频率太高,严重影响交际严重妨碍交际 不具有英语口头交际

    每个小组的综合面试时间一般为55分钟左右。英语口语测试时间为6分钟左右。

    七、录取

    (一)成绩的使用

    1、入学考试总成绩由初试总成绩和复试总成绩两部分组成;初试成绩占40%,复试成绩占60%。

    复试总成绩(满分60)=综合素质面试成绩(百分制)*50%+政治理论笔试成绩(百分制)2.5%+英语总成绩(口语+听力)(百分制)*2.5%+面试申请材料(百分制)*5%。

    2、综合面试成绩不及格的不予录取;政治理论、英语及体检缺任何一项者不予录取。

    3、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二)录取办法

    在复试录取过程中,根据考生的初试、复试成绩,结合政治思想表现、身体及心理健康状况等,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的原则和择优录取、宁缺勿滥的原则,充分体现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考生入学考试成绩是录取的重要依据。对复试合格的第一志愿报考考生按入学考试总成绩进行排序,按入学考试总成绩择优录取。

    八、监督和复议

    (一)实行信息公布制度,复试基本分数线、复试工作办法、复试结果等信息及时公布。

    (二)对复试和录取工作实行监督制度和巡视制度,研究生院及MBA教育中心选派纪检、招生等专门人员到复试现场巡视、监察,严肃处理违纪违规事件。

    对复试和录取工作实行信息公布制度、复议制度、监督制度和巡视制度。

    考生对复试结果持有异议的,应在复试结束后3个工作日内通过书面报告向研究生院提出复议请求,涉及招生政策、原则的,招办工作人员应立即予以答复;涉及复试成绩等有关问题的,研究生院向院(系)调查后,报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在受理复议后予以答复。

华北电力大学MBA教育中心

2012年4月12日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